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记是一种记叙、抒写旅游经历的散文。它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游记是一种描写旅游经历的散文。它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诸如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风情和名山大川等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游记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自由灵活。它一般不要求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突出的人物形象.往往通过旅游见闻中的某些有深刻意义的片段描写,揭示事物的内涵.寄托作者的情思。游记的笔调轻快活泼,读后能给人优美隽永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论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纪游散文是关于作家旅行见闻思感的真实记录,它既离不开眼中之景,更离不开心中之景。20世纪中国作家有着较强的纪游意识,也创作出不少纪游散文佳作。这些纪游散文在继续了中国古代纪游散文优良传统的同时,又突破了以往的山水写景抒怀传统,以现代意识烛照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复杂内容。可以说,不论时代多么的不同,也不论作家的创作有多少差异,但为了个人、家庭、民族、国家和人类不停的漂泊、流浪、歌吟、寻找和追求着,这是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演进的基本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4.
纪游散文是关于作家旅行见闻思感的真实记录,它即离不开眼中之景,更离不开心中之景,20世纪中国作家有着较强的纪游意识,也创作出不少纪游散文佳作。这些纪游散文在继承了中国古代纪游散文优良的传统抽时,又突破了以往的山民景抒怀传统,以现代意识烛照着社会,历史和文化的复杂内容,可以说,不论时代多么的不同,也不论作家的创作有多少差异,但为了个人,家庭,民族,国家和人类不停的漂泊,流浪,歌吟,寻找和追求着,这是20世纪中国纪游散文演进的基本精神线索。  相似文献   

5.
一般而言,散文是一种注重抒写真实感受的文学体裁。散文家通过记人叙事、状物写景,有感而发、有为而作,表达出自己的日常感受和生活境遇。现代作家吴伯箫说过:说真话,叙事实,写实物、实情,这仿佛是散文的传统。不同于诗歌、戏剧、小说,散文绝不是仅凭想象就能编造出来的文体。它所写的真人、真事、真景、真物,都必须符合事实上的真实,而不是艺术虚构的真实。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散文具有非虚构性。较其他文体,它能更真实、更直接地体现作者的精神体验和品格情操。  相似文献   

6.
<正>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社会意义,它可以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加工创造。散文是一种作者写自己经历见闻中的真情实感的灵活、精干的文学体裁,所以散文提倡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这"真"的材料自然来自于作家的生活体验。现代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中逐渐加大了活动体验的分量,事实上,这是在要求中学生体验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提取散文素材。一、善于捕捉生活经历中的情感因素  相似文献   

7.
游记是一种描写旅游经历的散文.它以轻快的笔调,生动的描写,把旅途所见所闻,诸如某地的政治生活、社会风情和名山大川等真实而生动地记叙下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游记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自由灵活.  相似文献   

8.
游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一般说,它偏重于记叙,多以清新明快、生动优美的文笔,真切地记述和描绘旅途、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诸如山川草木,名胜古迹,人情风物等等。古人认为:“记者,纪事之文也”,“记以善取事为主。”(明人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记》)其实,何止“纪事”、“叙事”?写人、绘景、状物,无一离得开“记”。因此,游记实属记叙散文的范畴。 游记散文轻便灵活,舒卷自如,除“记”以外,往往还抒写一定的思想情怀,或发表某种议论。读者从中可以获得思想启示、情感陶冶、艺术享受和史地知识,以及写作技巧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编辑大朋友说:本文选自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少年英雄传》。作者黄庆云系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这是一篇纪实性很强的少年英雄传记。它真实、生动地记叙了海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传统的散文观受到挑战,这主要表现在散文能否虚构的问题上. 传统的散文观看重写实."所有散文,都是作家的亲身遭遇,亲身感受,亲身见闻.这些内容,是不能凭空设想,随意捏造的."(孙犁<散文的虚与实>)"描述真人真事是散文的首要的特征","散文特写决不能仰仗虚构"(周立波<(散文特写选)序言>)孙犁、周立波都是卓有建树的作家,他们为什么说散文创作不能"仰仗虚构"呢?难道他们不懂得艺术虚构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吗?显然不是.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对现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人们总忘不了那秦淮河的灯影波光,梅雨潭醉人的绿,威尼斯的异国情调,扬州城的风流古朴。朱自清的散文神韵别致,把真挚深厚的感情注入其中,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篇幅短小精悍,语言浅白朴素,富有诗情画意,勾画出一幅幅生动形象的浸透作者浓烈思想感情的生活画面。  相似文献   

12.
古代游记文学在现代中学文言文课文中占有一定份量,它们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记叙旅途见闻,描述山川景物,抒发旅游者感情的散文作品。这类作品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抒发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因而学习这类作品时应把握好下述几个方面。 一、情由景生与景理相成 在古代游记文学作品中,很少有单纯的写景之作,即使一些古代的地理专著,也常常是因水记山,因山记景,因景记人,同时它也记故事传说以及风土人情,历史掌故等,因而使这些著作也带有较强的感情色彩。 所谓情由景生,即作者因景生情,借景抒情,这是我国古代游记的一个重要特点。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他坐在小石潭上,“四面  相似文献   

13.
郑如登 《语文天地》2013,(11):49-50
记叙性散文是一种带有记叙性质的散文,属于记叙文。记叙性散文既有记叙文的情节要求,更有散文的抒情要求,两者相互融合就呈现出记叙性散文情节集中不枝蔓、情感真诚不生硬的特点。纵观近几年的高考满分作文和优秀佳作,其中不少都是记叙性散文。本文就结合具体佳作来简单谈谈高中生如何写好记叙性散文。  相似文献   

14.
<正>【课文特点】《汉家寨》来自人教版高中语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文章追忆途径汉家寨的情景,作品无论从题材内容、语言形式还是写作观念,都凸显出与其他作家完全不同的特质,以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来展示一个特殊地域、特殊社会以及生活在其中的特殊人群的精神文化。作者用苍凉而又饱含情感的笔调勾勒出一幅汉家  相似文献   

15.
散文的特点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上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形式上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融为一体,同时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从侧面暗示,行文自由,结构灵活。综合以上两点,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通过"形"抓住"神"。一、散文的分类以及文体特征散文可以分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记叙散文是指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  相似文献   

16.
巴金同志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记的是他一九三六年十月十九日至二十二日参加鲁迅先生丧仪全过程的见闻和感受。作者用第一人称详细记叙了自己在殡仪馆“四天严肃而悲痛的日子”里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无论是秃顶的老人,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杂志社的工友,穿西装的盲人或是穿和服的太太,都是作家亲眼所见。他亲眼看见他们怎样“忽然埋下头低声哭”,怎样“红着眼圈哀求”再看一下,怎样“恭恭敬敬地”向鲁迅先生的遗像  相似文献   

17.
近代域外游记指在近代出现的以记叙作者域外游览时所见所闻所感为主要内容的散文作品.这些作品内容庞杂,表现手法多样,采用了日记体、纪传体等多种形式,艺术水平参差不齐.除具有文学价值外,它们还具有史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当然也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8.
<正>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实情感的写作方式,是非常灵活的一种记叙类文学体裁。在文章中,通过对人、事、景、物的细致深入的描写,寄托着作者的情结,以其形散神不散的方式借助精美的语言、考究的辞藻、巧妙的手法把作者的情感作为文章主线贯穿全文,给人以诗一般的意境感受。初中语文课本中散文占有重要比例,旨在让学生感受自然美、诗情美、哲理美。一、泛读、精读齐并进,深入体验散文的情感文章需要读才能增加读者对于文章的理解,散文  相似文献   

19.
我国游记作为山水文学之一种,虽比山水诗晚出,但仍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东汉时期,便出现了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这篇文章虽然主要记叙的是汉光武帝刘秀登泰山举行祭祀天也的封禅礼仪,但其中有几个段落完整而形象地描述了作者攀登泰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读来真切感人。陈柱在《中国散文史》中说,两汉的写景散文“唯东汉马第伯《封禅仪记》为最善”。国内一些学者也据此认为:我国的山水游记起源于东汉。如果说《封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名篇。若将其置于开阔的文化视野中来品味,我们还会发现作品更为丰厚的意蕴。文学创作既是作家内心情感和审美体验的表达,又植根于作家所生活的文化环境。《背影》抒写的是作者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又与民族的文化心理、情感结构和道德倾向血脉相通,包含着深广的文化底蕴,从而赢得了广泛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