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施皮斯其人及其思想施皮斯(A·Spiess,1810~1858)是德国体育史上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德国的第三个“体育之父”。施皮斯的终身职业是体育教师,他从1833年(23岁)开始当小学体育教师,1844年开始任中学体育教师职务,1848年末就任赫斯(现德国西南部一个省)大公国高等学务局委员。《体育论》是其著作的总称,其中分成四卷:一卷是《徒手体操》;二卷是《引体向上运动体操》;三卷是《支撑运动体操》;四卷是《集体运动体操》。施皮斯体育思想的主要表现是身  相似文献   

2.
<正>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国内外教育界日益重视发展和完善学生的个性问题。经济发达国家都把发展学生个性列为体育教学的任务之一。从日本国的体育教学观的发展过程来看,就可以充分说明这一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中小学体育课以瑞典、德国的体操为主要教材,采用兵武操这种强制划一的训练,学生绝对服从教师。战后,进行了改革,采用田径、体操、球类等多种体育项目为教材,重视传授系统的体育知识、技巧,重视增强学生的体力。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七十年代以来,体育教学在强调增强学生体力的同  相似文献   

3.
<正>《侧手翻》是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水平二教材的必学内容之一,是体操教学技能中得一个重点教材。在宁波市第八届特级教师跨区域带徒小学体育组第12次活动暨2011年浙江省小学体育立项课题研讨会中,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象:中、美两国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研究结果与分析1.在中、美体育专业教育的发展中,中国体育专业教育的起源晚于美国。美国体育专业教育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中国只有将近100年的历史。美国最初的体育专业是以德式体操为主,且教师由医学专家担任,使得体育专业向着科学化的方向健康发展。而中国体育专业教育最初受军国民主义思想的影响,课程以“兵式体操”为主,且教师大多由兵弁担任,这无疑影响了体育专业的健康发展。综观140多年的发展史,社会需要与体育立法是美国体育专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动力,体育专…  相似文献   

5.
前苏联体院体操教材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前苏联体院近十几年各种原版体操教材进行研究,揭示了其编写特点与规律。与我国同期体操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我国在今后体操教材编写工作中应借鉴前苏联的先进经验,提出“适当延长我国体操教材更新周期,并把周期年限为偶数”,对其他体育教材也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从体操到体育的转变毛岸俊(美国)“甲辰乙巳之间,民间革命思想,日益膨涨;且鉴于各国海陆军之强盛,佥谓非提倡‘军国主义’,不足以救亡,于是学校体操一科,竟以尚武为唯一之目的,以兵式为必要之教材。此风一开,弊窦丛生,一般无知识无道德之营办之兵士,竟一...  相似文献   

7.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武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西学东渐,德国体操,瑞典体操,日本化了的德国体操、瑞典体操,美国化了的德国体操、瑞典体操,以及丹麦体操等,先后传入我国,并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但我们注意到,在外国体操一度风行的同时,我国传统体育中的一些项目,也跻身学校体育教学行列,为世人所瞩目。本文拟就中国武术教育兴起的历史背景,以及它在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发展中的历史地位,作一初步探索,旨在加深我们对早期学校体育在西学东渐后发展状况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内容与优化的确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教材研究为对象,根据1961年以来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材、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采用理论分析和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构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材框架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的交互影响分析方法确立了徒手、在器械上的练习方法、课堂组织与教学等为重点教材,体操基础理论、轻器械练习方法、练习中的安全措施、基本体操的比赛及游戏组织、体操教学创新等为一般性教材,体操发展简史为介绍性教材等内容。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学校兵操兴衰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式体操在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兴起与发展、衰落与废止都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军国民教育思想和中国留日学生对兵式体操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兵式体操本身存在的问题和弱点以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传入是导致学校兵操衰落和最后废止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体操为高中必选教材,是体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但由于受器材设备影响,加之教师的错误观念和体操意识淡薄,导致体操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影响了体育教学的长远发展和学生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养,增强责任心,解决器材设备与体操教学的矛盾,为体育教学纵深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 社会主义的中国已经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社会主义性质的学校体育也经历了四十年的发展,认真总结四十年来的经验和教训,对于深入进行学校体育改革不无意义。一、曲折的道路众所周知,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主导的教育思想是重“文”轻“武”(即轻“体”)。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体育的位置。只是到了本世纪初叶,清政府才在各级学校中引进了德、日的兵式体操和普通体操。结束了我国学校教育中没有体育的漫长历史。但由于缺乏近代科学知识的指导,缺乏受过专业教育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所发挥的作用甚微。到  相似文献   

12.
体操教材多年来是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1961年的体育教学大纲中,中学体操比重占体育课总授课时数的18—26%。可见,体操教材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这次大纲的体操教材是根据从事体操练习的目的和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而分类排列的,其内容包括:基本体操、技巧和器械体操。  相似文献   

13.
<正>《湖北体育科技》2014年(第33卷)第8期(总第159期)第722-725页刊登作者宋永旺同志题名为《第十二届全运会女子手球决赛各队攻防能力比较研究》的文章,第725页表5的数据刊登有误,应更正为:表5广东队与前四名队伍防守指标对比一览表  相似文献   

14.
清末,西方近代体育引入我国以后,即逐步得到实施。就内容而言,先是兵式体操、普通体操,而后是田径、球类等活动;就地区而言,先是沿海城市,而后是内地城市;就范围而言,先是军队、教会学校,而后是一般学堂,再向社会渗透。  相似文献   

15.
文摘栏     
<正> 中国体育之最▲在我国,“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1904年(即光绪30年)湖北幼稚园开办章程中。▲我国最早的近代体育团体是徐锡麟于1905年创办的中国体操学校。▲我国最早的体育期刊是徐一冰和王均卿主编的《体育杂志》,于1914年创刊。▲我国最早出版的体育史书籍,是1918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郭希汾编写的《中  相似文献   

16.
对我国体操专修教材编写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发挥教材功能,完善教材体系,促进教材的发展,以我国体育院系体操专修教材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操专修教材目前编写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目前体育院系所用体操专修教材的种类较多,自编教材得到认可,但质量有待提高;电化教材、辅助教材受到重视,音像教材得到广泛使用,但教学辅助教材及教学参考书可供选择的品种太少,专业教师用书有待开发;选定一本主教材,同时选用相应的辅助教材是目前教材的主要使用形式;培养目标不同却使用相同的教材情况有待改观;按学科体系还是按课程具体内容编写教材仍是争论焦点;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主的导学结构式"体例"成为教材编写格式的主导。  相似文献   

17.
一、要明确体育的概念十九世纪中期以后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把体育统称为体操。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所著的《资本论》中就有所反映。二十世纪初,我国受西方,尤其是受德国的影响,也把体育称之为体操,如毛泽东同志的早年著作《体育之研究》中也有所反映。三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现代体育教材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教材相关理论对我国近现代体育教材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剖析与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近现代首部体育教材是1903年出版的<蒙学体操教科书>,不同学段体育教材的发展存在差异性与潜伏性,教材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多、优、精的漫长历程,不同时期大中小学体育教材发展存在统一性与不平衡性,呈现出社会、教育、经济、文化、体育因素的制约性与时代性等规律.中国未来的特色体育教材应强调民族传统特色,加强大中小学的衔接性和实用性.教师和学生用书的特色、数量和质量将在不断完善的教材管理制度中得到体现和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一、选题依据(一)我国体操运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是我国先进的体育项目之一。我国女、男子体操运动,先后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1979年,我国体操运动员告别国际体坛18年后,第一次参加了在美国沃斯堡举行的第2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嗣后,在1980年第5届世界杯、1981年第21届世界体操锦标赛、1982年第六届世界杯、1983年第22届锦标赛和刚刚结束的第23届奥运会体操比赛中,我国体操运动员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国体操运动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是国际体操界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劲旅。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对建国以来八次体育课改中高中体育教材内容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认为:(1)高中体育教材选编原则、教材内容的变化符合各个时期政治、社会、文化的历史背景,并逐渐体现了教学以"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思想;(2)历届课改高中体育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与教学时数比重基本保持一致,并列为必修教材内容;田径教材内容教学学时数与比重变化较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体操教材内容的教学学时数从总体上说也呈现下降趋势,第八次课改许多省市则取消了体操教材内容。球类教材学时数与比重起伏不定,教材的性质从必修到选修中的限选内容;游泳教材内容主要体现了地域性特点;武术或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内容是我国特有的体育传统项目,基本列为必修教材。根据以上分析的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