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股份制作为集资形式和经营方式,不应限于资本主义企业,而且社会主义企业也可采用,并应加以革新、发展。这一方面,在我国实现横向经济联合中,和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过程,已有初步成效。问题是在于:社会主义国营企业要不要改为股份企业?股份制是不是国营企业改革的方向?在实际中,有些国营企业已进行改制,或搞了试点。对此,有不同的评价,或认为它是社会主义国营企业改革的新模式;或认为那是在实际方面和理论方面都没有弄清楚的“股份热”;甚至有人指责这种做法是化公为私的倒退行为。本文就几个主要问题。做一些探讨和评述。  相似文献   

2.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以后岗位培训如何改革大庆市工农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张俊,王雅江1987年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公布后.各级领导部门都自觉地“把开展岗位培训作为成人教育的重点.”岗位培训蓬勃地发展起来.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当我们的国营企业转换...  相似文献   

3.
遵循国营企业“两权分离”的改革思路。国家与国营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进行了很大的调整和改革。概括起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83年5月)以利润留成为基本内容的初步改革。1979年7月国务院颁发《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企业可以按全部利润的一定比例提取一部分利润自己支配。1980年初改为基数利润留成和增长利润留成。1981年底,对国营工交企业实行多种形式的利润留成和盈亏包干办法,即基数利润留成和增长利润留成、全额利润留成,上交利润包干超收分成或留用,亏损  相似文献   

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进入城市改革阶段。深化企业改革,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为企业创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宏观经济环境,则是改革的轴心问题。几年来,经济改革在冲破原有体制,调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前进中也出现了新问题。主要表现在还未真正放开企业的手脚,使企业出现活力不够、后劲不足和宏观失控的问题。为什么几经改革老是放不开企业的手脚,并常常出现“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大”明确宣布我们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次革命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经济体制。在这改革的大潮中,德育工作者也要换脑筋。  相似文献   

6.
生产“红灯”电子产品的上海无线电二厂,是列入本市国营企业“四配套”的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经过半年多的实践,企业的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去年全厂超额完成利润26.6%,职工工资平均增加14.3元,年平均奖金比上一年增长1.5倍。是什么原因使他们获得了这些显著的成效呢?通过调查,我了解到是改革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他们厂的改革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工厂的领导体制。改革工厂的领导体制有两个内容:一是实行了厂长负责制;二是改革了干部的管理制度。过去,上无二厂实行的是党委集体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党委决定和领导着工厂的一切,厂长只有执行党委决定的义务,而没有决策厂务的权  相似文献   

7.
论活力     
近来“活力”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人们都在谈论活力;实践的发展也愈益显示“活力”的重要性。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应该是企业有充分活力的社会主义。”这里不但把增强企业的活力看成是这次改革的关键,而且已把它上升到中国社会主义的一个首要特色来认识。为此,对“活力”作些理论上的探讨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数学课堂变化得太快,好像不管是谁都在努力地改变自己的课堂,不断地用新理念积极地充实我们的课堂,变换我们的教学方式,于是课堂“精彩了”“现代化了”。课程改革为数学课堂教学注入无限生机,焕发出课堂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是否具有强大的活力,是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国营企业是如此,乡镇企业也一样。今天的乡镇企业,已不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补充,而已成了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与思考不断提高它的活力问题,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一、课堂教学中的新问题和新现象事实上,对于课程改革这个问题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清楚明了,从课堂教学的具体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可见一斑。新课程改革给失去了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活力,但同时动态和生成、非预期又给目前的教学带来许多新的现象,而这些现象给一线的教师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具体可以从几个问题中看出:问题一:改革就是操作模式的以新换旧吗?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靶子,以往的教学过于注重授受的模式成为新基础教育改革的打击焦点。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也明确提出,改革就是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实施过于…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走过了八个年头。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一些新的教育理念、积极的课堂教学改革,使我们的教学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然而我们也不难注意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教什么”的问题不够明确,“怎么教”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如何有效“用教材教”的问题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中国电子商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状况、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职业院校必须立足实际完善“双元”育人教学模式:把企业引进来、学校主动走出去和校企共建合作平台,建立校企“双元”育人路径:改革教学模式、建设实训基地、改变学业考核体系和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营造一个“上得有意思,能让学生们全身心地投入体验,学得有滋有味”流淌活力的课堂,已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和努力的方向.如何在实际教学中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我认为深入挖掘教学资源、科学整合教材是构建活力课堂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一)在我国“开放、改革、搞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方针指引下,新闻事业也同样面临着一个改革的问题。近几年来,中宣部和各大报社也在研讨新闻改革,并提出了要增加信息量,更多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要使报纸充满生气和活力,把报纸办得更加可读、可  相似文献   

15.
习农村教育改革的现状既不能过于乐观,因为它尚未获得全方位改革气候和土壤的滋润;也不能过于悲观,因为它只是“不适应”“无活力”而已,解决这个问题,要靠我们积极地进行整体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最近,我们对一些大中型国营企业的状况进行了典型调查、资料分析,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座谈,了解到一些情况,产生了一些想法。一、企业目前的困境我国现有大中型国营企业一万多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13%,但全部实现利税的60%以上,财政收入的80%左右,是由这些大中型国营企业提供的(据1989年资料)。因此,大中型国营企业的状况如何,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从目前情况看,大中型国营企业的处境比较困难,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总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观。  相似文献   

17.
河口采油厂是胜利石油管理局所属以油气开发为主的二级单位,现有职工8900人,担负着年产250万吨原油生产任务。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大力实施“全员培训工程”,深入探索“复合型职工”培训方式,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企业改革发展注入了活力。一...  相似文献   

18.
纵观供销社改革史,其经历了恢复“三性”、“五个突破”、“六大发展”和实施“四放开”等变化阶段。特别是1983年全国推行的承租制和1992年推行的“四放开”,极大地刺激了供销社经营机制转换,对增强供销社企业活力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但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供销社没能在农村“根据地”发挥应有的职能,经营状况一直不景气。怎样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深化供销社的改革,增强供销社企业的活力,是当前全国供销社系统讨论的热点和焦点。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学改革的问题我们说得最多,文章写得最多,辛辛苦苦搞了2、3年,收效却不大,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去,我们侧重在教法的探索上,结果形成一种局部的改良,甚或是一种枝节的改变,形不成气候;在整体上,我们依然蹲在原地。教学改革,应该是总体的,全方位的,首选是我们的教学思想要根本改变。教材,是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思想的物化,以教材改革为龙头,带动教法的改革、学法的改革和考法的改革,新的教材、教法、学法、考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够给语文教学带来活力,带来生气,才可能开创教学改革的新局面。请大家读读这些首批参加S版高中语文新教材试验的学生写的文章吧。在们们的字里行间,我们读到了希望,读到了信心,也感觉到了一种沉沉的责任. 改革刚刚起步,试验仅仅开始,一双双殷切期待的眼睛正看着我们。我们不能停步,我们只能披荆斩棘地往前走去!  相似文献   

20.
从1980年7月1日起,天津市人民政府在天津锻压机床厂、第一毛纺厂、天津手表厂、天津自行车厂四户国营企业实行了“以税代利,自负盈亏”的试点。最近,我参加市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组,对四户企业一年多来试点情况作了调查。通过实际考察感到,这种“以税代利”盈亏责任制展示了国营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