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说起”武侠”,中国玩家都不再陌生,《金庸群侠传》、《剑侠情缘》这些武侠游戏早已被中国玩家理解和接受。“武侠”文化是东方人的文化,江湖也是中国玩家耳熟能详的武侠世界。所以武侠游戏是中国玩家自己的游戏。  相似文献   

2.
柯超 《武当》2008,(12):8-10
10月28日至11月1日,在第三届世界传统武术节期间,时值《武当》创刊25周年之际,武当杂志社与今古传奇武侠杂志社联合举办的“武当·盛世武侠论坛”在武当山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3.
解放前的“中国现代武侠小说之王”是谁?不是金庸、梁羽生,而是还珠楼主李寿民,还珠楼主正是以描写青城峨眉武侠事迹的《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而登上“中国现代武侠小说之王”宝座的。《蜀山剑侠传》已随港台影视红遍东南亚。  相似文献   

4.
<正>武侠是一种流行文化。在笔者看来,“武”是武功,“侠”是理念和信仰。而魔术也是技法和理念的结合,通过对武侠小说的阅读和对魔术艺术的研究,笔者认为,武侠中的一些元素、核心思想、艺术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与魔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相似文献   

5.
武侠电影作为最具艺术魅力的武术传播途径,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生动活泼的形式以及具有可重复播放等特点,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武术的发展.文章聚焦武侠电影,从武术场域入手,阐释武侠电影的武术文化的生产.出于以下考虑:一方面,回应武侠电影现代化话语关于“假之又假”、“玄乎其玄”的习惯认识;另一方面,将武侠电影的宏大话语微观化,凸显武术在武侠电影中的独特地位.电影《一代宗师》影视武术新空间的生产,以“专长文艺,涉足武艺、演绎历史,彰显现代、个体英雄,集体英雄”的三元对立生产方式,或深化导演解译武林,或拓展武术传人口述武林;以电影导演者还原历史真实的创作宗旨,电影演绎者先“破”后“立”的职业精神.从对一代宗师“叶问”的追溯,衍生出民国的整个武林轶事,诞生依托历史事实创作的新武术类型电影.  相似文献   

6.
全真棋子     
王祥云 《围棋天地》2014,(10):92-92
《射雕英雄传》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或许不是艺术成就、感染力最大的一部,但应该是影响力最广,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作。除了勤能补拙的郭靖与冰雪聪明的黄蓉这一对“互补情侣档”.以及“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气魄宏大的“五绝”构思.金庸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不动声色地赋予了原本在历史中并不起眼的“大群众”以武侠灵魂,从而使他们的历史真容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7.
金庸与围棋     
金庸与围棋金玉良金庸先生(查良镛),我国当代著名武侠小说家、政论家、社会活动家。著作甚丰,陈《越女剑》外,其它14部小说书名开头字组成一副对联,就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里,不仅是“武”,刀、枪、剑、棍,踢、打、摔、拿样...  相似文献   

8.
陶喻之 《收藏》2006,(9):124-125
从前读台湾女作家施叔青的系列短篇小说《香港的故事》(图1),对于其中在1985年巴金主编的纯文学刊物《收获》转载而反映香港收藏家生态,感情景况的《窑变》一篇印象深刻。其中的女主角方月是一位气质不丹的博物馆女职员,她因与美籍丈夫分手而从台北南下,后跟身居港岛“上只角”(高档住宅区)半山的陶瓷收藏家姚茫发生一段若叩若离的情愫。  相似文献   

9.
正应香港中国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邀请,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公司黄烈汉董事长一行69人,携武侠杂技剧《笑傲江湖》于2017年12月22日至25日在香港沙田大会堂进行了四场演出。《笑傲江湖》是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根据香港著名作家金庸的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大型武侠杂技剧。该剧采用了最新舞台灯光、舞美和威亚效果,将杂技与武术有机结合,并加入大量戏剧元素,升华出一  相似文献   

10.
武术与宗教的关系千丝万缕。少林、武当在武侠小说中一直作为中国两大武术门派而傲立,更因武当山“层峰叠嶂,标奇孕秀,杉松蓊郁,翳日清幽,历来被誉为乾坤秀萃之地”使得武当成为新派武侠小说家们心目中的天界、仙境而不惜笔墨撒泼的焦点。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古龙的《陆小凤》、陈青云的《武当争雄记》、司马青云的《武当七侠》及金庸等武侠小说名家都写过武当,特别是金庸笔下三部小说《书剑恩仇录》、《笑傲江湖》和《倚天屠龙记》均有大量笔墨勾写了武当,其中尤以《倚》(《倚天屠龙记》,下同)笔力最为集中。《倚》勾画了武…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实武”、“虚打”、“侠”的文化内涵和“侠”的表现形式四个方面,以传统武术文化为视角审视中国武侠电影中的传统文化精髓。研究结果表明:武术是中国武侠电影中“实武”的基础和文化根源;“虚打”是以“实武”为基础的电影创作成分;“侠”的文化内涵与武德在本质上存在一致性;“侠”通过“武”的形式与观众价值观念和心理需求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2.
武侠电影作为中国特有的电影类型,有着独特的价值观念、叙事模式以及深远的历史文化渊源。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侠电影的核心要素"武"、"侠"、"江湖"进行解读,探讨武侠电影发展与成败的关键要素是文化、艺术与审美的完美结合。对中国武侠核心要素的文化学解读,增加对于武侠文化和武侠电影的认识,深化对武术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当张艺谋精心制作的武侠巨片《十面埋伏》在重庆隆重上演之际,由重庆市邮政广告公司发行的一枚广告批号为“2004 (2200)-0059”的“马踏飞燕”加印片——《十面埋伏》入场券,亦随电影一起,于7月16日登场亮相。  相似文献   

14.
《中华武术》2008,(3):10-13
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武侠精神至今仍印刻在大家心中。现代赛事的形式被赋予武侠精神后,就会立刻闪现它的光芒。的确,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使得《武林大会》这项以传承武术精髓,留有深刻武侠烙印的赛事,更容易被广大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推理法,从历史学的角度,回顾了在晚清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武侠思想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研究认为,晚清社会动荡的时局,是武侠思想的发展、传播的社会基础;由于融入了反清抗暴的革命斗争,晚清武侠思想上升为民族气节的表达,因其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价值而广泛传播于社会的各个角落;通过研究来自民间社会大众文化的武侠思想,挖掘其中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因素,将其中的宝贵养料吸收消化,发扬光大,可以作为构建“和谐社会”中文化革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张艺谋 (电影《英雄》导演)中国武术是最能体现东方魅力的 每一个男导演心里都有武侠梦,拍一部武侠片,这个念头我由来已久。任何一个男性导演,都有拍一部武侠片的冲动,我也不例外。直到4年前,我才有时间和条件开拍,剧本最初改了很多的武侠小说,总是不理想,后来就决定自己写,四易其稿,最终成就了今天的《英雄》。可以说《英雄》是我梦想的一个体现。《英雄》是我想像中的武侠世界,是我梦想的出口。  相似文献   

17.
夜雨 《电子竞技》2013,(5):42-42
华山绝顶,寒云绵生。刀光剑影,谁是至尊?这不是纯文字的武侠小说,也不是武侠电视剧,而是国产网游大作《九阴真经》推出的一场电子竞技盛会——武林大会。武侠、网游、电竞,是《九阴真经》不可分割的三个元素。  相似文献   

18.
一封来信     
王颂 《收藏》2008,(10):141-141
编辑同志: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收藏》今年第三期所登《年画上的文革瓷》一文中称年画《创新》的作者为“何叔本”,明显有误,应为“何叔水”。何叔水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长期从事陶瓷艺术和中国国画创作研究,1978年被景德镇市委、市政府授予“陶瓷美术家”称号。该画原名《出新》,何叔水创作。这—题材何叔水与另一陶瓷美术家章鉴都曾绘制在瓷器上。  相似文献   

19.
陆定纲译 《杂技与魔术》2009,(6):32-35,F0003,F0004
“没想到杂技艺术这样唯美,这样时尚新颖,这样精彩动人!”“演出真是太棒了!”“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让人耳目一新。”……这是观众们看了杂技剧《花木兰》最直接的感受,其中包括众多杂技界的专家。重庆杂技艺术团杂技剧《花木兰》进京演出,受到社会各界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20.
冶存荣 《收藏》2001,(10):42-43
唐卡,藏语,为大多绘制佛教图像,用彩缎装饰而成的卷轴画。一般常见的唐卡,长宽都在一米左右,然而一幅世界罕见的巨型唐卡《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人观》(以下简称《彩绘大观》)已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问世。黄南州同仁县被称为“热贡艺术之乡”,这里是彩绘、彩塑、木刻、堆绣、建筑装饰等民间艺术的集中制作地,形成了顿有影响的“热贡艺术”。数百年来,“热贡艺术”不胫而走,足迹遍及青海、甘肃、四川、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及印度、尼泊尔、不丹、锡金等信奉佛教的广大区域。《彩绘大观》就诞生在这样的沃土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