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有两种液体,密度分别是ρ1、ρ2,且ρ1>ρ2.如图1所示,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现向两个容器内分别倒入这两种液体,倒入的方法如下:(1)取等质量的两种液体倒入A容器中,恰好倒满;(2)取等体积的两种液体倒入B容器中,恰好倒满.设A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 A,B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为m B,则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A.m A=m B B.m Am B D.无法比较分析:这是一道比较物理量大小的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的演算推理能力.由于已知条件少,物理过程复杂,不少同学会感到难以解决.下面介绍几种解答方法,相信会对同学们顺利解答这类…  相似文献   

2.
在初二物理《液体的压强》一节学习中,常遇到有关液体对容器底产生压力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只需会用公式F=pghs,即可解答。但当碰见诸如下列问题时,单凭会用上述公式,就很难求解。 例题1,如图1所示,圆台形容器内装深度为h的水,当将容器倒置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将怎样变化?  相似文献   

3.
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在浮力问题中表现在: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时,物体对液体也产生了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向下的压力.用这一原理解答的浮力综合题有两个特点: 一是容器为柱形容器,  相似文献   

4.
一、水流射程的理论表达式如图 1所示 ,容器内盛有某种液体 (例如图 1水 ) ,液面距容器底部的距离为 H,在容器侧壁某处开有一小孔a,小孔距液面距离为h,容器底部距参考平面的距离为 L,则小孔距参考平面的距离为 H + L - h.设容器中液体自小孔以速度 v喷出后的射程为 s.小孔的线度与容器内液体自由表面至小孔的距离 h相比甚少 ,把液体看做理想流体 ,在重力场中液体微团从小孔流出的速度 v=2 gh,而且每个液体微团离开小孔的运动类似于质点做平抛物体运动 ,不考虑任何阻力 ,由运动定律可得水平方向 s=vt=2 ght,竖直方向 H+ L- h=12 gt2 ,由以…  相似文献   

5.
<正>电、磁学部分是整个高中物理学习的重难点部分,为了帮助同学们突破这一重难点的学习,下面以实际例题为依托,就此部分习题解答中常见的几种易错题型进行分析。一、对运动理解不透彻例1假如平行金属板A、B中间的小孔与板面垂直,且两金属板间的距离为l,若在这两个金属板上加入低频交流电压,则A板电势为0,B板电势u=U0cosωt。在不考虑初速度和重力等物理因素的前提下,一个电子在t=0时经过金属板A上的小孔进入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物理中有一题常被作为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典型例题.本刊1992年第3期《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及其应用》一文中的例3也正是这题,但文中的解答我认为是不正确的.下面对这题进行一些讨论。题目:一根很轻的细线,系一质量为0.5千克的小球C,另一端穿过水平光滑桌面中光滑小孔O挂一质量为1千克的小球A,A的下端通过细线b挂一质量为1千克的小球B,小球C做半径为0.1米的匀速圆周运动,而此时小球A和B处于静止状态(如图1),当把细线b烧断后,达到稳定时小球C在桌面上仍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A则在新的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求此时小球C作匀速圆周运动的速率(g取10米/秒~2)  相似文献   

7.
贵刊1989年第6期刊登关路德同志的《加强物理学和其他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一文,读后使人得益非浅。但对于文中所举“物理与化学的联系”中“例二”一题的解法,提一点补充意见。“例二”及解原文如下: “两个钢制容器A和B,容积分别为2升和1升,用细管连通,在钢管中装有一密合的阀门K,A中充有12.3大气压、温度为27℃的氢气,而在B中充入压强为2.46大气压、温度为27℃的氧气,打开阀门,气体混合,然后用电火花点火,使氢气燃烧,反应后容器中温度达87℃,试求容器中气体的压  相似文献   

8.
本刊 2 0 0 2年第 6期刊登了《是“m12 -m2 2 ”还是“m1-m2 ”》的讨论文章 (以下简称《是》文 ) ,对一道力学复习题的解答提出质疑 ,并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研读之后 ,发现《是》文中疑点颇多 .本文将就此问题再进行讨论 .原题 :如图 1所示 ,一条细绳跨过相同高度的两个定滑轮 ,两端分别拴上质量为m1和m2 (m1>m2 )的物体A和B、在滑轮之间一段绳上的某点O ,系一质量为m的物块P ,设悬挂A、B的绳足够长、不计摩擦和绳重 ,欲使系统保持平衡状态 ,试求m应满足的条件 .原解 :m12 -m2 2 相似文献   

9.
本刊1992年第4期《浅谈解析几何中的常用技巧》一文中对例1的解答,犯了“以偏概全”的的错误,为便于说明问题,现将原题及解答抄录于下.  相似文献   

10.
学完立体几何后,进行了一次测试.有这样一道填空题:如图1,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容器ABCD-A1B1CD1中,分别在A1B,A1B1,B1C1的中点E,F,G处各开有一个小孔,若此容器可以任意放置,则装水最多的容积是(小孔面积对容积的影响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1.
李书满 《物理教师》2005,26(7):37-37
本刊2005年第1期的<与摩擦力有关的合外力来源问题浅析>一文中,作者例举一题为:两个相同的木块A和B放在转盘上,木块与转盘的最大静摩擦力为重力的k倍,用长为l的细线连接A、B,当R2>R1时,要使它们不相对滑动,角速度ω的最大值为多少?  相似文献   

12.
1 变化问题找联系例1 如图1,有一个重为G的塑料球,浸没在A容器中,这时容器底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该球重的1/5,B容器 上下部的横截面积分别是S1和S2,里面盛有另一种液体.已知A、B两容器中液体密度之比为pA:pB=3:5.若将球由A容器中取出放入B中(液体没有溢出),求其静止时,B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增大了多少?分析:本题提供了一个塑料球经历的两个物理过  相似文献   

13.
“用3、4、5、6、7、8六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使这两个数的乘积最大,应怎样排列?”这是课本中的一道思考题。在贵州2001年第4期《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极值问题》一文中,作为例1,给出了解答: “分析:根据题意,必须明白以下两点:①要使乘积最大,排列出的两个三位数应尽可能大;②要使两个三位数尽可能大,这两个三位数百位上应是8和7,十位上应是6和5,个位上应是4和3,从而可排出下面两组数:  相似文献   

14.
本刊 2 0 0 1年第 7期刊载了《圆台形容器中压强知识的应用》一文 ,文章作者对圆台形容器中有关压强和压力问题的计算与比较 ,介绍了一种独特的解题思路 ,笔者认为思路新颖、很好 ,但就是走了弯路 .下面对文章中的题目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图 1        图 2题目 1 :如图 1与图 2 ,向两个完全一样的圆台形容器中分别注入相同质量的水银和水 ,它们的深度分别为h1与h2 ,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1与p2 ,试比较p1与p2 的大小 .题目 1解答 :依题意 ρ大的h小 ,ρ小的h大 .因此不能直接用公式p =ρgh ,比较p1与p2 的大小 .方…  相似文献   

15.
错误1: 《数学》第二册(上)106页例3: 一炮弹在某处爆炸,在A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比在B处晚2s. (1)爆炸点应在什么样的曲线上?  (2)略. 课本解答如下: 解:(1)由声速及A、B两处听到爆炸声的时间差,可知A、B两处与 爆炸点的距离的差,因此爆炸点应位于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上. 因为爆炸点离A处比离B处更远,所以爆炸点应在靠近B处的一支 上. 评析:本题根据爆炸点满足的一些关系,试图依照圆锥曲线的第一定 义直接确定曲线的类型,但定义中有一个重要的条件被忽略了,即动点到 两定…  相似文献   

16.
题目 已知如图1,△ABC是边长为3cm的等边三角形,动点P、Q同时从A、B两点出发,分别沿AB、BC方向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cm/s,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s),解答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验装置和电路如附图所示。A、B、C(?)三个盛液体的密器,三个容器内均放有一片导电的铜片并与导线连接。A容器中盛有硫酸铜容液,底部有两个小孔,孔间距离主(?)厘米。可在孔中插上尖嘴玻璃管,使硫酸(?)  相似文献   

18.
1 问题回放《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2007年第1~2期刊载了陈开金老师《对一道中考试题的赏析与思考》一文,文中对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的一道中考题进行了分析,但笔者对问题(2)的答案尚有异议,并以此文与陈开金老师商榷.以下首先重点回放题目及问题(2)的两种解答.  相似文献   

19.
1变化问题找联系 例1如图1,有一个重为G的塑料球,浸没在A容器中,这时容器底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该球重的1/5,B容器上下部的横截面积分别是S1和S2,里面盛有另一种液体.已知A、B两容器中液体密度之比为ρA:ρB=3:5.若将球由A容器中取出放入B中(液体没有溢出),求其静止时,B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力增大了多少?  相似文献   

20.
<正> 《普通物理典型题解》(以下简称《题解》)力学部分1—2题,我以为存在两个可以商榷的问题,为了讨论的方便,现将原书题目及其解答,照录如下: “1—2、有一质点由A向B通过的路程为L,已知A点的速度V_A=0,加速度为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