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文言文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也是考生备考的难点,词类的活用又是这个难点中的重点。文言文有时因为词语不够丰富,有时也是出于修辞的需要,一些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要活用。不了解词类活用的道理、不能正确理解和解释被活用词的词义,阅读古文就会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2.
英文写作旨在训练学生所学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特别是检验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知识的活用能力,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实际语言水平。书面表达在中考、高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许多学生在此方面丢分很多。初中英语写作既是学习英语写作的初始阶段,又是初晴中衔接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能力势在必行。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对他们的写作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找出问题所在,然后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3.
名词活用为动词,是有方法可以鉴别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何鉴别呢?其中有啥规律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研究名词在句子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分辨它的意义与使用特点,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如此,便能鉴别,便能找出并掌握住其内在规律.鉴别的方法,大体说来,有如下十二种.一、在句子中,当名词带上了宾语,就活用为动词.因为名词不能带宾语,只有动词才可以带宾语.(名词+宾语)的关系,是述宾的关系.例如:  相似文献   

4.
林丽军 《教师》2020,(10):25-26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是学生进行思维与交际活动的过程。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活用教材教语文,依托文本,找出“读”“写”结合的训练点,把读写训练切实有效地融入阅读教学,巧妙地引导学生表情达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考点说明】这一知识点主要是指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关于这一个知识点 ,高考试卷中主要从两个角度命题 ,一是直接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现象的了解与掌握 ,如 1993年的全国高考卷就考查了“走”的使动用法 ,1994年的上海高考试卷就考查了学生对名词作状语的了解与掌握。另一个角度是将词类的活用现象和句子翻译结合起来考 ,如 1996年全国高考卷 ,就将“械”字的活用结合在句子翻译中进行考查。对此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复习时 ,主要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理解名词的活用现象 ,并能解释其词义。名词活用一般要注意以下四种情况 :①名词…  相似文献   

6.
怎样根据题目给定的条件,通过所学的知识找出待求量和已知量的函数关系,从而列方程求解,这是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也是学生不会解题的缘故。这个问题的要害之一是不会寻找等量关系,没有这个列方程的依据,就无从入手解题。下面谈谈如何寻找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7.
名词活用作动词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而又复杂的语法现象。名词活用后的含义只存在于特定的语法结构中,若离开了它,这一含义也就消失了。因此,一般的词典无法为它设立义行,我们也就无法靠词典来解释它活用后的含义。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部分对这类语法现象基本上都作了注释,但这只能使学生知其然,要真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还必须“知其所以然”,做到触类旁通。如何指导学生“知其所以然”?我认为首先是提醒他们注意名词所处的语法环境,即这个名词跟前后的词  相似文献   

8.
孩子一入学,一个复杂的人事环境就出现在他们面前。在集体中他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一个问题摆出来了,怎样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意识。首先,我们应找出这个问题的困难所在:一是孩子不能迅速摆脱幼儿园、学前班的影响;二是与独生子女优势并生的心理障碍,仅是这一点,就使人怀疑孩子能否按班主任的意图过好班级生活。更何况,还有来自家庭、社会等其它障碍呢。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意识的艰巨性,从一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一、培养他们心中有他人一年级学生自我中心色彩很浓,这保留了婴…  相似文献   

9.
<正>在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学生阅读文言文却有很大的困难,主要原因是文言文字词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所以学生不喜欢读文言文,答题也不知所云。为了解决学生文言文阅读的困难,教师要抓住课内文言文的教学,训练学生文言实词品答技巧,从而保证文言文阅读题的解答正确率。本文就将从语法、句式以及课内等方面来探究文言实词的品断方法。一、借助语法,分析推断这种推断方法适合文言文教学中的词类活用的现  相似文献   

10.
文言词活用中的使动、意动和为动用法,不少语法专著已多有论述。但是,文言词活用还构成一种特殊的动宾关系。翻译时,它要由“用”这个特殊动词和它后边的名词(有时也会是形容词或动词)组成词组,作为活用文言词的状语,再与这个活用文言词共同涉及对象,形成动宾  相似文献   

11.
郑丽利 《教师》2010,(13):71-72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许多学生面对繁杂的文言词类活用现象而无从下手,久而久之,词类活用成为学生头痛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其实,复杂的词类活用也并非无章可循,只要我们删繁就简,找到其中的规律,就能有效地解决文言文的一大“心病”。  相似文献   

12.
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要准确阅读文言文。就必须善于辨析文中的词类活用,掌握文言文词类活用的翻译方法。以下按词类活用的类型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和数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而这种语法功能与现代汉语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判断之时要参照现代汉语的一般用法推断.许多学生面对繁杂的文言词类活用现象而无从下手,久而久之,词类活用成为学生头痛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其实,复杂的词类活用也并非无章可循,只要我们删繁就简,找到其中的规律,就能有效地解决文言文的一大"心病".  相似文献   

14.
词类活用是古汉语中某些实词的特殊用法,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现象。仅常见的就有“名词活用为动词”、“动词活用为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使动”、“意动”等等。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较大,给我们学习文言文造成严重的阅读障碍,特别是文化积淀不丰、分析理解能力薄弱的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就更困难了。如果不了解词类活用现象,不理解并把握词类活用的规律,势必在阅读时“望古文而生今义,以今怀而体古情”,不  相似文献   

15.
英语学习中,口语交际能力是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在实践中,很多农村小学生感到与外国人进行口语交际有困难,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时应活用教材,时刻让学生接受英语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不久前,在批考卷中,发现一个学生用“贻笑大方”一词,造了这样一句话——“李老师谈吐文雅,贻笑大方。”看来很清楚,这个同学是想赞美这位李老师“谈吐文雅,落落大方”的,可惜事与愿违了! 不过,这使我们从中看出了问题:学生对“死”的书本知识,没有正确理解,不懂字、词的本义;学生当然更不可能理解活,他企图造句,活用,但由于“贻笑大方”这个词没有变成他的活知识,因此他就活用不了,用错了。结合上例,应怎样把“贻笑大方”这个  相似文献   

17.
赵克婴 《师道》2011,(6):42-42
"你喜欢上语文课吗?"我常常用这个问题咨询我的学生。在我的教学工作中,"学生喜欢语文课"一直是我的目标和追求,一切的教学过程和方法都围绕它展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努力做下去,要活用激趣,善用激趣。  相似文献   

18.
语言知识是为交际服务的,是整个交际能力的基础。学语言和学游泳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游泳教练只教给学生游泳的知识和要领,而不让学生下水练习,学生永远也学不会游泳。但是,如果一开始就把初学游泳的孩子带到大海中去,恐怕也没有多少人能学到游泳的本领。因此,语法教学要体现交际性,体现在“在用中学”,不但要“活学”,而且要“活用”。  相似文献   

19.
词类活用向来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重要考点。中学语文课文中最常见的活用词类主要是动词、形容词和名词,其中名词活用的情况较为复杂,学生对此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本文就来谈谈如何判定名词的活用,以期能带给考生们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有了教师这个鲜活的思考者,才可能为学生提供灵动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情况和实际教学的需要,对教材的内容、结构、顺序、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要学会使用教材、活用教材,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