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璇 《科教文汇》2011,(35):202-203
译场是翻译佛教经典的场所,也是我国古代佛经经典典籍集体合作翻译的组织机构。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译场发展演变的论述,探讨古代译场随着历史变迁功能和管理得到了不断充实和完善,评述其科学性。并且通过论述古代译场的组织结构和翻译程序以及集体合作的翻译形式,探讨了古代译场对后世的翻译事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
作为高校传统文化的通识类选修课程,"佛教文化"定位于从文化和知识角度,对佛教文化进行解读和欣赏,并挖掘其精神内涵。教学内容应契合当代大学生基础和要求,并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教学内容大致包括:佛教之缘起、佛教的基本思想、汉传佛教各宗派、佛教典籍与佛经导读、佛教史、佛教的人物与故事、佛教艺术、佛教建筑与遗迹、佛教对祖国文化的影响等。教学过程应贯彻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知行合一、中西融通四大教育教学原则,可采用讲述法、朗读法、实践法和直观式教学法等合适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1872-1942),河北省肃宁县北石宝村人.他的书法久负盛名,尤其是正楷小字写得最好,清秀挺拔,柔中有刚,司谓方圆刚柔,浑然一体.他考取状元前,曾有4年的时间客居北京为慈禧太后抄写佛经,深得慈禧的赏识.他考中状元的当年(1904年),其好友雷雨琴将刘春霖书写的&;lt;大唐三藏经教序&;gt;、&;lt;文昌帝君阴骘文&;gt;、&;lt;闲邪公家传&;gt;、&;lt;灵飞经&;gt;这4种小楷字墨迹带到上海石印,印成“小楷字贴“发行.这4部佛经类小楷,都是刘春霖考中状元前为慈禧太后抄佛经时写下的副本.……  相似文献   

4.
董力燕 《科教文汇》2008,(1):169-169
玄奘大师对佛教经典翻译的贡献无人能比,印度学者柏乐天称玄奘“无论如何是有史以来翻译家中的第一人”。本文结合玄奘大师翻译佛教经典的原则、方法及其取得的成就,揭示了翻译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魏道儒 《百科知识》2009,(17):48-50
有条成语是“清规戒律”,在多数场合下泛指苛刻、陈腐或不合理、不必要的规章制度和惯例,是带有贬义的。这条成语来源干佛教用语,本来指佛教徒必须遵守的戒律、规约,是没有任何贬义的。戒律不是中国佛教徒制定的,而是直接来自于印度佛教的戒律典籍。  相似文献   

6.
文章简略概括了公元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佛教正式从印度传入西藏,这已成为国内外历史学家的公识。大臣吞米·桑布札创制了藏文字,及其开始了佛经梵译藏工作。先后翻译了《二十一显密经典》等大规模地佛经,他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译师。松赞干布先与尼泊尔金成公主联姻,后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共同的影响下皈依了佛教,修建了大昭寺、小昭寺,从而周边的国家和民族之间学习、文化发展等方面友好往来,均有重大贡献。科学是整个现代文明的基础,而且佛教在中国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也是文化的根基,所以这两大思想体系能够走到一起,非常有乐意去研究、学习、探讨、以及跟相关人员进行亲密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西安碑林内有块<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件隔代合写一碑的奇事: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竟然写了200年后的唐朝文章! 怪事自有根由,这座<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由他精心译成后,请唐太宗作序文,再加上太子李治述记及玄奘的谢表.此碑立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当时朝廷要把它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字体来刻碑.  相似文献   

8.
树中有锦书     
贝多罗树的树叶不但能当信封,而且可以写信。 我国云南地区植有贝多罗树。傣族人民用贝叶刻写佛经,将其视为“修功德”和“祈福”的方式。 “贝叶经”源自古代印度.在造纸术传入之前,世界各文明古国就已经有了几千年的文字传承和文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人用竹木简牍,埃及人用纸草,两河流域用泥版,印度人用贝叶。古代印度婆罗门教、印度教和佛教的经文都是写在贝叶上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东汉佛经中表不定数的“所”作了简要分析,表不定数的“所”在东汉佛经中一般更多的是和别的词语组合,构成诸如“少所”、“多所”、“几所”、“尔所”、“诸所”。  相似文献   

10.
刘克龙  冯延举 《科教文汇》2008,(20):234-234
中古汉译佛经是研究汉语史的重要语料。选取了“毁破”、“毁犯”、“侵损”、“拘躄”和“煴”五个经常出现在中古佛经中的词语,力求正确解释其词义,并探讨其得义之由。  相似文献   

11.
印度佛教于后汉(约公元70年代)传入中国,其初始与当时流行的神仙方术思想相结合。而神仙方术在道教创立过程中,亦利用佛教的某些教义来编造道教的教义及科仪。魏晋“格义佛教”时代,大量印度佛教经藏转译成汉文经典,其中又以玄学名相、老庄思想来释明佛教般若思想。  相似文献   

12.
柴瑞 《科教文汇》2008,(34):256-256
佛教对中国古典小说影响深远。佛教典籍在文体形式、审美情趣、叙事模式等三个方面都与中国古典小说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为佛教与中国古典小说的结合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3.
周露 《科教文汇》2012,(28):69-69,74
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土,并逐步由印度佛教发展成为中国佛教.大量佛源外来词汇被译介到汉语中来,并逐步成为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对佛源词汇的古今之意比较.来探讨佛经翻译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孙闻浪 《知识窗》2006,(3):10-11
1935年11月13日,天空下着蒙蒙细雨。坐落在天津城东南的佛教寺院居士林笼罩在一片细雨中,寺内香火缭饶,供桌前坐着位大法师正在讲经。旁边的太师椅上,坐着一个身材不高、长着一双三角眼的人。他口念佛经,一副虔诚的样子,他,就是江浙大军阀孙传芳。  相似文献   

15.
魏道儒 《百科知识》2009,(11):54-56
唐代初年,有一位名叫那提的印度僧人,游历了古印度各地和南亚、东南亚诸国之后,来到中国。看到唐朝的佛教盛况,那提说:“脂那东国(指中国),盛传大乘,佛法崇盛,瞻洲称最”。“瞻洲”即“南瞻部洲”,也译作“阎浮提”,泛指当时已知世界的所有地方。那提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大乘佛教的兴旺发达,在隋唐时期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6.
戏剧小品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然而,我们现在所有"小品"的概念却与它最初的含义有极大的差别."小品"一词最早见于佛教用语,佛教称大部佛经的简略译本为"小品",是相对于大部佛经的"大"而言的.从明朝后期开始用来指一般文章.在明朝,人们提出"小品"这一概念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以往那些关乎国家政典、理学精义的"高文大册",而提倡一种灵活便利、抒发真情的新体散文.它并不特指某一种专门文体,像尺牍、游记、杂记、随笔、书信、日记、传记、序跋等均可以包括在内.在现代,"小品"指篇幅短小的杂文或其他短小的表现形式,如"历史小品""广播小品""戏剧小品",在明代被称为"小品"的一般文章现代统称为"小品文".近年来,"小品"的含义又发生了变化,由于戏剧小品尤其是幽默性戏剧小品的流行,"小品"一词似乎成了幽默性戏剧小品这种艺术形式的特指.  相似文献   

17.
一 “翻译”一词最早见于《隋书·经籍志》,当时是特指东汉以来佛教经典的汉译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翻译”早已不限于梵文佛典的汉译活动,不仅成为中国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或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时沟通不同的语言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  相似文献   

18.
王德亮 《知识窗》2006,(11):35-35
中华正史典籍中"宗教"一词,最早见于<宋史·儒林传>之<吕祖谦传>,中有"(祖谦)荫补入官,后举进士.复中博学宏词科,调南外宗教"之语.此处宗教乃为官名."宗"、"教"分别作为一词,在汉语中出现皆为时甚久,应用广泛,尤多见于佛门.特别是南北朝至隋唐之际,佛教天台宗、华严宗的学者在注解经典时,多从名、体、宗、用、教5个方面予以阐释说明,后"宗"与"教"逐渐被连缀成"宗教"一词,即指佛教的教理.  相似文献   

19.
佛家名树——七叶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七叶树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别名桫椤树、娑罗树、莎罗树、天师栗、开心果、猴板栗。根据一些古老传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是在尼泊尔蓝毗尼花园的一棵菩提树下诞生的;他长大悟道后用贝叶棕的叶片刻写佛经,传播天下,普渡众生;  相似文献   

20.
在《大唐西域记》里,印度人把唐代的中国称为摩诃至那。摩诃是梵文,表示“大,伟大”等意。由此可知,真正的中国国名,应是后两个字——至那。四个字合在一起,是印度人对中国的一种尊称。至那二字,在清代以前的佛经和典籍里,还有另外三种写法:郅那、脂那和支那。与唐僧同一朝代的高僧慧苑和尚编写了一部《华严经音义》,他给支那这个词下注:“支那,此翻为思维。”到了宋代,有位法云大师,觉得慧苑的说法不妥,就在自己编的《翻译名义集》一书中把慧苑的注释改成了:“支那,此云文物国。”这一改动,出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