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参与我们节目的每个嘉宾几乎都是职业的发言人,”鲍勃说。每周日,这个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对国家》节目的主持^都要试图从嘉宾口中发掘出珍闻。他的嘉宾主要是政府的公共关系官员。这些发言人都经过了政府媒体训练部门的培训,这个部门是上世纪70年代由智威汤逊(J.Walter Thompson)公司  相似文献   

2.
上个世纪60年代,电视访谈节目在美国就已经出现,在西方叫TALK SHOW,一些港台媒体则将其翻译为脱口秀。一般来说,访谈类节目是指邀请嘉宾参与节目,主持人与访谈对象就预定的话题在演播现场进行讨论,并开放现场热线接受场外观众的电话参与,利用主持人和嘉宾之间的对话来吸引观众的一类节目,它主要涵盖新闻时政类、社会生活类、情感交流类、专业话题类等内容,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强、感染力强,表现手法多样  相似文献   

3.
陈怡 《新闻实践》2013,(2):44-45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媒体已然成为反映民情、传播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特别是网络直播访谈节目,更以其即时、互动、自主、真实的鲜明个性,凭借其辐射面广、即时点播等优势,受到广大网友的青睐。由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推出的《市民问政》网络直播访谈节目,自2012年10月中旬开播至今。已播出11期(每周1期),该节目为政府与百姓新架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对于树立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有为政府的良好形象起到了积极助推作用。从节目形式上看,《市民问政》摒弃了传统访谈节目“完全按脚本走”的做法,它更注重“真实的声音”,除了话题和嘉宾是事先确定的之外,其他都是不确定因素。节目要求嘉宾对市民、网友提出的意见、质疑做到“有问必答”,对于一些迟迟未能解决的市政、民生问题。要当场提出解决办法或做出相应承诺。  相似文献   

4.
祁卫  汤浩 《视听纵横》2004,(5):79-81
2004年4月1日,中国科教电视协作体成员台在杭州召开会议,来自山东、广东、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吉林、武汉、四川、浙江等教育频道(台)的嘉宾就协作体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合作项目——联合制作大型系列访谈节目《白领人生》进行了研讨。会议最终达成了12家教育电视台(频道)联合制作、共同播出《白领人生》节目的意向。  相似文献   

5.
嘉宾访谈、谈话类主持人节目的特点是:每期节目围绕一个问题,由节目主持人、嘉宾、听众三方一起展开讨论,主持人在其中的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6.
《视听界》2013,(2):11-12
行业动态《对话苏州》电视"问短"形式受肯定2月6日,苏州广电总台时政访谈栏目《对话苏州》新年开篇特别节目《吃透百姓心中事实事工程办仔细》刚播出两天,新华网江苏频道头条播发了题为《苏州:电视"问短"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专题文章,对苏州通过《对话苏州》这个时政访谈节目平台,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  相似文献   

7.
海外     
《青年记者》2006,(22):3-3
日本出现广告插页电子化趋势 主妇喜欢浏览刊登电子版广告插页的网站;美访谈节目白送嘉宾1000美元 限定只能用于慈善目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英语频道“半岛电视国际”启播 圣诞购物季节前期 英国网上购物收入达70亿英镑;英国早报“上网”变成头天“晚报”;新闻集团将开通日本版MySpace社交网站。  相似文献   

8.
行业动态     
《视听界》2013,(2):7-8
《对话苏州》电视“问短”形式受肯定 2月6日,苏州广电总台时政访谈栏目《对话苏州》新年开篇特别节目《吃透百姓心中事实事工程办仔细》刚播出两天,新华网江苏频道头条播发了题为《苏州电视“问短”打开天窗说亮话》的专题文章,对苏州通过《对话苏州》这个时政访谈节目平台,推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的做法给予了肯定。  相似文献   

9.
高芳 《记者摇篮》2004,(3):33-33
新闻发言人与节目主持人都是舆论宣传的代言人,都要时刻体现国家的立场,人民的感情和主流的意识。舆论是监督的利器,媒体是舆论的传播载体,而新闻发言人的立场观点则恰是媒体的内容。之所以有新闻发言人,就是为了避免小道消息,就是让媒体有主流政府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发言人与媒体中的某些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有  相似文献   

10.
电视人物访谈节目的节目形态一般是主持人与嘉宾在一固定场所一对一的访谈,以两者的话语交谈推动整个节目的进展,并适当配以解说和空镜头.顾名思义,电视人物访谈节目关键就在于"访"和"谈".  相似文献   

11.
访谈节目要求主持人既要“访”也要“谈”,而且是要恰如其分地进行访谈。在这个过程中.主持人要驾驭好节目.就应该很好地和被访谈的嘉宾实现平等交流,并且善于引导,以控制好节目的进程和方向,主持人要发挥好引导嘉宾的作用,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初次接触电视新闻评论还是在很多年之前,接触到的是最简单的方式--电视访谈.在访谈环节中,嘉宾和主持人对坐,主持人采用问答的方式,引发嘉宾对于某一观点的看法.记得当时的话题是"考公务员热".多年之后,话题依旧存在,但是电视新闻评论却在2009年以来发生了飞跃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如今,电视人物访谈节目遍地开花,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都致力于打造属于自己频道的名牌人物访谈节目。但目前我国的人物访谈节目尚处于成长阶段,其发展面临不少问题。最明显的困境是在访谈嘉宾资源的有限与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人物访谈节目的“大批量”生产之间的矛盾使得人物访谈节目常常遭遇同入访谈撞车的尴尬。面对激烈的竞争,人物访谈节目如何在同人访谈中另辟蹊径,使自己的节目独具个性,从而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呢?这是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反观自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纪实类电视访谈节目通过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讲故事、塑造人物、传达情感、输出价值观。近年来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随着传播方式、传播内容和受众习惯的变化,纪实类电视访谈节目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受众流失、创收下降、创新遭遇瓶颈等问题。《邓璐时间》是广东卫视的一档纪实类访谈节目,迄今已经完成三季。通过创新,该节目成为频道收视率最高的自办栏目之一,单期节目曾创下广东卫视全年自办节目收视率第一的佳绩。本文以该节目为例,解码电视纪实类访谈节目如何通过谈话场景的创新带动节目模式的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5.
张迎 《视听界》2006,(1):104-105
在访谈节目中,知识性节目占有相当的比例,而要做好知识性谈话节目,主持人的驾驭意识很重要。一是体现在角色的定位上。知识性访谈节目邀请的嘉宾多是某一领域内公认的学者、专家。他们的话在节目中是有说服力和信服力的,所以做这类节目时:1.主持人要甘当“配角”。主持人千万不  相似文献   

16.
本文聚焦中国本土的信息公开机制的试睑一“网络发言人”现象。采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及访谈法,通过对现有网络发言人平台/网络问政平台的信息公开内容进行分析,归纳现有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特征;通过对其满意度调查,掌握现有信息公开试验的认知度、满意度和公众期待;通过对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从政府角度归纳影响政府开展信息公开的...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公开"在长沙成了流行词汇。中共长沙市委推出了党政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公开对话、公开述廉"(简称"三公开")活动,长沙电视台相关频道对其中的许多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同时,"三公开"活动也引起了长沙市民的热切关注,"三公开"电视直播节目的收视率持续攀升。大型时政访谈节目《对话长沙》2010年10月起在长沙电视台新闻频道、政法频道播出后,取得了骄人的收视率。  相似文献   

18.
时政新闻一直给人以严肃、刻板的印象,如何做好新闻选题策划,把时政新闻做得离百姓更近,引起百姓的广泛关注,从而更好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时政新闻工作者应该思考的命题。本文以广东新闻奖网络访谈一等奖作品《如何做人民满意公务员?要经得起"人肉搜索"》为例,谈谈如何实现时政新闻的亲民化。  相似文献   

19.
郑锦宁 《青年记者》2009,(14):71-71
电视访谈节目中嘉宾的表现是节目成功的基础。因为就节目形式而言,主持人的角色为“访”,嘉宾的角色是“谈”;就节目内容而言,嘉宾谈话的内容才是节目的重心。录制前做好嘉宾工作比录制时的组织协调更为重要。许多问题看起来出现在现场,而原因却出在播出前的准备工作中。比如,访谈对象进入演播室后紧张、怯场,准备得很好却难以发挥,回答问题跑题或枝权太多,收不住等。录制前最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呢?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新闻访谈节目制作的实践和体验,选取近年来获得好评的《城市零距离》为案例,从节目策划方法、提纲撰写要点、嘉宾选取侧重点、采访角度、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分门别类地对如何做好时政类新闻访谈节目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