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经济法学是一门历史较短的学科.经济法学说史宜采用两分法和分期特例来进行分期.两分法是以1992年为界,1992年以前是中国经济法学的萌芽时期,亦称"经济法学说老诸论";1992年以后为中国经济法学的发展时期,亦称"经济法学说新诸论".经济法学说的分期特例是"国家调节说".该理论认为,经济法是沿着"市场三缺陷—国家调节三方式—经济法体系三构成"这样一个过程而产生的.该学说又称"三三理论".通过合理的分期,我们可以将各家经济法学说纳入特定的时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学尚未定型的学科理论体系导致目前各高校在法学本科阶段的教学呈现出"割据"状态。过分差异化的教学现状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产生极大困惑,影响经济法学教学的整体效果,也不利于经济法学界构建统一的对话与沟通平台,阻碍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法学本科阶段的经济法教学应紧密围绕经济法学界业已达成共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尽量避免将学术分歧引入教学中。各高校应努力推动经济法学本科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国际经济法学是法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一门课程,由于其技术性强、体系庞杂,是较难掌握的一门课程。文章针对国际经济法专业特点,参照我国法学教育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以远程教育中该课程设置为视角,总结实践教学经验,阐述了国际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并探究其教学方法,以期对国际经济法教学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邹拴 《天中学刊》2014,(4):33-35
法律思想是法律制度的核心,在经济法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经济法思想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学者关于经济法史学的研究多集中于经济法制度史和经济法学术史,并取得了颇多成果,但经济法思想史的研究则较为欠缺。因此,探析经济法思想史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厘清中国经济法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发掘经济法学进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扩展和丰富中国经济法思想体系,促进中国经济法走向成熟,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漆多俊先生所著的<经济法基础理论>第三版是一部探求经济法最基本、最一般原理,研究各种经济法现象内在普遍规律的学术著作.该书在继承作者本人及同时代研究者成果基础之上,去努力质疑原有范式,探寻新思想,在我国经济法学研究中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经济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与经济法的研究对象和本质密切相关。在现阶段,关于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的讨论分歧众多,说明该研究在我国尚不成熟,其支撑理论仍待完善。目前,确定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条件尚不具备。随着经济法的不断发展和相关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经济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的基本原则,研究终将完善并标示经济法学理论的成熟。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法学留下了苏联经济法学说的烙印,我国经济法的成就主要体现在突破了计划经济法理论和对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经济法在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其部门法的地位将逐渐稳固。因此把经济法的回顾,同学科理论的回顾与经济法立法的回顾和经济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才能更全面地了解经济法。  相似文献   

8.
刘文华教授主编的《中国经济法教程》流传广泛,影响了一大批青年学子,这是有目共睹的。而《中国经济法教程》的核心思想均形成和体现于其《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一书。通过对刘文华教授的《中国经济法基础理论》一书的解读,尤其重点分析其"纵横统一说",并以费肯杰教授的经济法学思想为参照,解释中西方经济法学理论的契合与差异,利于揭示出经济法理论今后发展所应着力之处。如果说中国有些学者将经济法理解为国家干预法,是一种以纵制横的纵横统一"倒三角"结构,那么,费肯杰教授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法则是与这种"倒三角"结构完全相反的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纵横统一"正三角"结构。这恰恰是我国学者所应该注意的关键点。刘文华教授的"纵横统一说"与费肯杰教授的"一般——特殊"经济法结构极为相近。在两人的著作中,本末不可倒置。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学的范式转换问题上,民法法权与经济法法权均有不同。本文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考察了经济法法权的经济学转换范式的前提、路径和关键,并同民法法权的经济学转换范式作了比较,说明了劳动价值论向经济法学权理论转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理论是经济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法学的总纲,研究经济法学必须研究经济法理论。如果没有深入地研究经济法理论,学习、研究经济法学就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本文只就经济法渊源理论做一简要论证。  相似文献   

11.
国际法研究应注重实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法研究缺乏实证使得国际法不像“法”,且影响其结论的可信性。中国国际法研究之所以缺乏实证,原因在于国际法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学术方法的影响及实践资信透明度不够。对于普通研究者而言,加强国际法的实证研究不妨从法条和案例的深度分析开始。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时空延展对于各国经济法律制度造成的影响尤其明显。目前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不仅内容上存在“国家中心论”,而且在研究范围上也存在“国家中心论”,考虑问题时往往局限于国内,将国际因素视若无睹。姑且不论全球化的趋势,即便遵循转型经济法的预设前提推论,在转型过程中,国际因素与国内因素之间呈现出一种双向互动关系,甚至构成了对转型国家制度转型的推动力,成为国内制度转型动力的一部分。所谓“改革开放”,从空间上而言,恰恰涵摄了内外两个维度,即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这两个维度正是反垄断法出台准确概括,反映了内外两方面因素的交互作用、相生相引。本文从一个被学者们遗忘的研究视角解读反垄断法出台等问题的复杂成因。在中国反垄断法制定过程中,秩序在众声喧哗中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13.
作为空间广阔的大国的经济法律制度的设计往往与小国大相径庭.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大规模发展难题”,往往就是由于大国空间效应所造成的.中国法学要专注于一种“有容乃大”的性格,而经济法学的研究尤其应该如此.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将国内经济法与国际经济法割裂开来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两者脉脉相通,息息相关.在中国,地区保护主义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这两者均是竞争法所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地方保护主义有政府的身影.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亦不例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就是国家政府的一种行动,政府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助一臂之力.在某种意义上,中国经济法的“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的快速崛起,加强中国外交史研究的重要性与迫切性日益凸显。然而,在史实重建与个案累积尚且缺乏的情况下,中国外交史又面临社会史、新文化史带来的严峻挑战。长期以来,美国外交史研究始终处于同领域的顶尖水平,而1970年代以来,美国外交史在研究方法、取向、视野上受到的质疑,以及学界所作的回应,对未来中国外交史研究有一定的启示。未来的中国外交史研究应该加强与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法之间的互动;突破国家中心主义的束缚,重视非传统议题、非精英及观念因素的作用,寻求多元视角的外交史研究;尽可能与国外同行交流,将自己置身于更为广阔的国际视野中,凸显中国外交史的国际关系史特征,将外交史的国际面向和国内面向作为整体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5.
国际公法较为完善的今天,依然存在着国家地位不对等的情况。强国惯常于通过条约扩大自己的利益,对于条约的另一方,这显然是让人难以接受的。回归中国近代史,是一段缠绕着“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屈辱起于中国方面对国际法及外交知识的匮乏,随着留洋人士的归国后,近代中国才开始注重对外交方面的认识。如何消除“不平等条约”的严重侵害成为了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修约”针对此问题作出的努力,成为当时中国外交史上重要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国际有组织犯罪具有“混合”和“联合”的特征,其危害范围和程度远超出单个国家。中国-东盟刑事合作不仅是有力追击和抗制国际有组织犯罪的需要,也是促进双边合作和经贸发展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和东盟所建立的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的多边协商机制尚未涉及具体的议题,且缺乏法律效力,降低了打击国际有组织犯罪的有效性。未来中国和东盟应进一步加强合作,积极建立区域机构和区域统一逮捕令,加强刑事执法人员的技术培训合作,切实预防和惩治国际有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7.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正处于从普通外国语言教育向汉语国际推广教育的转型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重视汉语国际推广教育中出现的情感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以浙江大学的合作伙伴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的汉语教学实践为个案研究,从课堂教育中情感表现的三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推广教育过程中出现的情感问题进行分析,从保护学习者良好的汉语学习动机、降低课堂学习中的焦虑和抑制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等情感问题出发,探讨相应的汉语教学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中国历史研究视角经历了从"西方中心"到"中国中心"的转变。但在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历史研究视角应当超越"中国中心",培养"非中心意识"和多元化观点,从世界眼光和比较视野出发,将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大背景下进行考察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西亚非洲法制的研究在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研究体系和研究团体.这确立了西方在西亚非洲法制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我国对于西亚非洲的法制主要是从伊斯兰法和非洲法两个路径进行研究,目前还有研究力量薄弱、学术成果匮乏以及存在内在理论冲突等问题。我国开展西亚非洲法制研究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法制建设以及提高我国法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和认可度等都具有积极意义。结合我国法学家成熟的学科划分或研究方向.未来对于西亚非洲法制的研究将沿着西亚非洲法制的基本法学理论、宪政和人权、国际法、国别法、部门法不断发展和繁荣。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土地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土地资本是为改良土地而投入土地并附着在土地上的资本。土地资本作为产业资本,运动和增殖是它的本性。土地资本在社会生产关系体系中,代表的是土地经营者的利益。在我国广大农村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土地资本积累归承包者还是归土地所有者,需要深入研究。当前土地问题和房地产问题日益突出,各种矛盾交织而生,土地资本运动规律、运行规则、操作规程值得探讨。建议把"土地资本"概念纳入土地经济学理论体系,用土地资本概念统领土地经济学,以土地产权、土地价值、土地市场、土地财政、土地金融、土地经济发展等为基本概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经济学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