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永州阳明山拥有秀丽的山水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但秀峰禅师的“七祖”身份,以及他的肉身舍利,从明代以来,无可争议地成了阳明山的镇山之宝,也是阳明山的灵魂。进一步宣传、打造阳明山的佛教文化品牌,对于提升永州这张“文化名片”的含金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湖南永州阳明山是湘南风景秀丽的国家级森林公园。阳明山表面看来是一个地名,但她实际上是文化的代名词。阳明山文化底蕴来自于其秀美的自然环境与宁静的自然生态对人的生活情境的影响。永州阳明山文化彰显为四个基本维度:对阳明山上自然物加工形成的有形物而彰显其物态文化,阳明山上因释道二教教徒遵守教规而彰显其制度文化,因善男信女对佛道二教笃信而彰显阳明山上之行为文化,因人之宗教情怀而彰显阳明山之心态文化。阳明山文化彰显的四个维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阳明山独具特色的文化名片。  相似文献   

3.
“和”从其渊源看,实际上上是多样的和谐,在儒家多显现为人际与社会的和谐,在道家多预示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佛家则偏重于人自身灵与肉的和谐。永州阳明山从其“阳和”的本名来看,具备了“阳和”的性格,在当代社会它与台湾阳明山机缘巧合,可以从文化创意角度培育成为一座“和美”之山。  相似文献   

4.
中国以“阳明”名山者有三,分别为得名于宋代之前、位于浙江绍兴地区之被称之为道教第十洞的“阳明洞天”,得名于明代嘉靖年间、位于湖南省永州市的阳明山,以及蒋介石于1950年为纪念明代著名学者王守仁将位于台湾省台北市近郊的“草山”所改名的阳明山。又王守仁因在浙江绍兴的“阳明洞天”修真证道,自号“阳明子”。文章就“阳明”之语义内涵进行考释,进而讨论王守仁以“阳明子”自号以及阳明山(洞天)得名之原因,从而梳理出三处阳明山之内在的精神纽带关系。  相似文献   

5.
今天是个非常吉祥的日子。我们省里有很多有名的学者、教授汇集在舜文化、楚文化、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永州,参加由湖南科技学院主办的阳明山文化研讨会,实在是因缘殊胜,得未曾有。在这开幕式上,我谨代表湖南三湘四水的佛教弟子,对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阳明山文化研讨会应该来讲是第一次,但是阳明山的很多重大的活动举行了很多次,我就参加过两次。对阳明山,在这五六年,我来得比较多,第一次我来是为了永州高山寺的恢复问题到永州来的。  相似文献   

6.
蒋鏊,字汝济,号湘崖。明代零陵地方文人,明清地方志中时常称其为“蒋湘崖”。蒋湘崖与阳明山文化有密切关系,在秀峰禅师创建道场、涅槃坐化、崇为“七祖”的过程中起过很大作用。蒋湘崖的生平事迹散见于明清时期的永州地方志,以及相关的明人文集、刊本中。文章试对这些分散的史料作综合性的整理,勾勒、还原蒋湘崖的生平、交游等相关事迹,为阳明山文化提供史料依据。此外,文章还试图说明,蒋湘崖生平由儒而入道,在地方志中由《先贤》、《先正》而进入《仙释》,这种分裂的形象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普遍处境,是明代文人生活世界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7.
阳明山原名为阳和山,阳明之名始于明嘉靖年间,最早出现在蒋鏊的诗文中。清《康熙永州府志》载曰:“山最高,日始自旸谷出,山已明,故谓之阳明焉。”阳明山因郑秀峰禅师、道士蒋湘崖及王孙菊坡等人而成为湘南一带的一大佛家道场。但其事佛修道的历史更为久远,在唐宋时期,这里已有寺院与道观。它不仅是一座风光旖旎的自然画山,更是一座光照红尘的宗教圣山。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和合文化,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整合统一;儒、道、佛三教的和谐相处,和合为一。阳明山作为一座文化之山,恰好体现了这一精髓,它由道教奠基,因佛教闻名,从大儒王阳明而得名--三教和合为一体。打造阳明山的文化,也应该突出和合文化的特征,以和合三教为文化载体,建造立于一山的三教庙宇,打造优势互补的三教文化,再现各具特色的三教礼仪。  相似文献   

9.
依《秀峰禅师行录》,文章对明代禅宗高僧秀峰禅师的行止加以述评,以弘扬阳明山禅宗文化。文中涉及到了秀峰的出生、成长、出家、悟道、勘验、坐化等,秀峰志向远大,自主自信,苦行悟道,精进静养,真身不坏。正是由于出现了秀峰这样的禅师,阳明山的佛教的影响力才更加深远。秀峰七祖的遗迹成为人们来山礼佛的神圣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0.
明朝弘治年之前,永州只有一座山称为阳和山,从弘治初年到嘉靖三十一年约六十年间,阳和山一“山”而二处,实际上出现了两座阳和山,这种奇特现象是南渭王造成的;阳明山由阳和山改名而来,其名直到嘉靖三十一年才出现,从此,阳和山结束了一‘‘山’’而二处的历史,并在零陵城东南郊“定居”下来;阳明山的得名与秀峰禅师、蒋鏊道人、菊坡王孙有密切关系,也是南渭王命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依《秀峰禅师行录》,文章对明代禅宗高僧秀峰禅师的行止加以述评,以弘扬阳明山禅宗文化。文中涉及到了秀峰的出生、成长、出家、悟道、勘验、坐化等,秀峰志向远大,自主自信,苦行悟道,精进静养,真身不坏。正是由于出现了秀峰这样的禅师,阳明山的佛教的影响力才更加深远。秀峰七祖的遗迹成为人们来山礼佛的神圣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12.
我小学的时候演过广播剧,有一天自己也试着写了个剧本。写好后,很得意地拿给老师看,哪里知道老师才看一眼就说:“你写坐火车去阳明山?阳明山根本没有火车,你乱写嘛!”我当时好伤心,但是继续写,由剧本写到散文,写到小说,写到今天。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学国画,  相似文献   

13.
"和"从其渊源看,实际上是多样的和谐,在儒家多显现为人际与社会的和谐,在道家多预示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佛家则偏重于人自身灵与肉的和谐。永州阳明山从其"阳和"的本名来看,具备了"阳和"的性格,在当代社会它与台湾阳明山机缘巧合,可以从文化创意角度培育成为一座"和美"之山。  相似文献   

14.
"和"从其渊源看,实际上上是多样的和谐,在儒家多显现为人际与社会的和谐,在道家多预示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佛家则偏重于人自身灵与肉的和谐。永州阳明山从其"阳和"的本名来看,具备了"阳和"的性格,在当代社会它与台湾阳明山机缘巧合,可以从文化创意角度培育成为一座"和美"之山。  相似文献   

15.
阳明山虽然仅为永州零陵境内(今在双牌县境内)的三十七座山峰之一,而其人文遗迹亦有可采。自明代以来,秀峰、蒋鏊、南渭王与阳明山的关系最为密切。明代南渭王建府永州零陵,共传四代,即荣顺王朱音?、怀简王朱膺鉙、安和王朱彦滨、庄顺王朱誉橎。其中安和王朱彦滨及其孙菊坡参与了阳明山的命名和万寿寺的创建。论文对相关事迹作了初步的梳理,并公布了新近发现的蒋鏊《拙岩》诗刻、朱彦滨《歌朝阳嵓用元次山韵》诗刻、朱彦滨朝阳岩《聚胜》榜书三通。  相似文献   

16.
阳明山虽然仅为永州零陵境内(今在双牌县境内)的三十七座山峰之一,而其人文遗迹亦有可采。自明代以来,秀峰、蒋鏊、南渭王与阳明山的关系最为密切。明代南渭王建府永州零陵,共传四代,即荣顺王朱音??、怀简王朱膺鉙、安和王朱彦滨、庄顺王朱誉橎。其中安和王朱彦滨及其孙菊坡参与了阳明山的命名和万寿寺的创建。论文对相关事迹作了初步的梳理,并公布了新近发现的蒋鏊《拙岩》诗刻、朱彦滨《歌朝阳嵓用元次山韵》诗刻、朱彦滨朝阳岩《聚胜》榜书三通。  相似文献   

17.
惊心火海     
我很喜欢围炉,到了隆冬,几乎每天晚上都会点一炉熊熊的火。火使我静心,也使我惊心,甚至可以讲我是透过火的“惊心”来“静心”。惊心的是我13岁那年。大年初二,母亲带着我,和她的好朋友一家人到阳明山赏花。花我不  相似文献   

18.
秀峰禅师在阳明山苦修悟道,三年间全靠食“苦菜”度日,而精神矍铄。但此苦菜究为何物至今未有人破解。文章研究了大量文献,经过去伪存真,反复斟酌,仔细论证,确认该苦菜即是茶。从而也证明禅与茶之间的关系的确密切,“禅茶一味”并非虚语。  相似文献   

19.
舍利是佛家遗留人间的“灵骨”,因其为佛教中三学戒、定、慧所熏修,故甚难可得,历来被认为是佛教修行中的“最上福田”。舍利有全身、碎身之分,大德高僧的全身舍利在民间也被称为“真身舍利”或“肉身舍利”;以全身舍利驻世的大德又被称为“肉身佛”或“肉身菩萨”。明代阳明山秀峰禅师坐化后,留有全身舍利,被崇为“活佛”,受到周边地区民众的崇拜。  相似文献   

20.
王红 《文教资料》2007,(1):60-61
“东”字本义自古至今有两种观点:一是许慎为代表的“日木说”,二是现代语言学家提出的“囊橐说”。本文考查文献,从中国汉字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关系角度出发,认同《说文》中一说,并认为“东”字本义及其现代汉语中主要引申意义均和“日”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