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视野     
《视听界》1999,(5)
十年来中国电视发展历程描述1999年第4期《中国电视》刊登胡智锋文,描述了10年中国电视发展历程。他认为十年来中国电视本体建设有五个标志性阶段: 一、电视纪实。电视纪录片《望长城》在90年代初推出,标志了中国电视“纪实”的开始。到《东方时空·生活空间》的出现,使电视“纪实”达到了它的高潮。电视的“纪实”一时间成为电视业内外竞相标榜、推祟的时尚,甚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2005,(11S):47-50
在长沙动漫行业中有“三只猫和一只鹰”。说的是中国第一部赢利的动画“蓝猫”和“蓝猫之父”创办的虹猫,以及山猫。以及金鹰卡通频道。正是由于这“三只猫和一只鹰”才使长沙动漫行业一时间声名鹊起。  相似文献   

3.
周婧 《电子出版》2003,(7):44-47
网络媒体,踏着20世纪互联网技术兴起的风浪,呼啸而来,它以强劲的发展势头冲击着传统媒体的神经,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与网络相结合,走出自己飞跃性发展的新路成为业界学者和经营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人民网”的发展——中国传统新闻媒体“触网”历程的缩影 1991年4月,世界上第一份中文网络出版物——《华夏文摘》在美国创刊。1995年1月,《神州学人》在中国大陆创刊,成为我国第一份中文电子杂志。1995年10月,《中国贸易商报》将自己的新闻信息搬上了互联网,标志着中国网络新闻事业的起步。1997年,人民网前身《人民日报》网络版诞生,掀起了我国新闻媒体“触网”的浪潮。人民网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可以说代表了中国现阶段许多传统新闻媒体“触网”的经历1。 1、酝酿 从1993年起,《人民日报》光盘版就开始按年度发行。到1995年9月《人民日报》开始把自己的电子数据用域名“CNWEB”放到新加坡的一  相似文献   

4.
戴元初 《视听界》2012,(3):35-38
“电视在中国大陆的地位正在发生逆转。虽然它仍被摆放在客厅中央,但巳不再是荣耀的家庭核心。”新加坡《联合早报》4月8日的一篇报道将中国电视人心中的隐忧赤裸裸地抖落出来,虽然有些残忍,却是电视人必须直面的现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电子商务面临产业升级,在这场“正规化”的进程中,平台提供者、市场参与者都经历了阵痛。只是,一个按照正常的商业秩序收费的淘宝商城,是否还是适合每个人追梦的舞台。  相似文献   

6.
吴军 《新闻实践》2007,(1):10-12
2006年的中国电视业依然喧嚣且引人注目。喧嚣是表象,其背后是众多电视人理性的思索和坚实的脚步。正是有了这些,2006年的中国电视业才显得有些不平凡。品牌塑造:电视竞争开始踏上理性轨道2006年,以央视和东方卫视为代表,“品牌”这一本应尽早受到全国电视界关注的词汇终于开始成为热门。这在一定程度上  相似文献   

7.
春晚舞台上的一次亮相,捧红了两名此前少为人知的80后年轻相声演员,也让充满宝鸡腔的“娘娘,风浪太大了”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不过,回望从热爱、自学到真正以相声为职业的历程,苗阜与王声的生活的确是充满了波折、天意与无处不在的戏剧性  相似文献   

8.
金主直 《传媒》2001,(11):29-32
白岩松,蒙古族,因主持央视“国际奥运会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表决”实况,而再度成为焦点人物: 白岩松1993年参与《东方时空》栏目的创办,并在之后出任总主持人,至今共采访东方之子400余位,主持了中央电视台香港回归、三峡大江截流、国庆50周年庆典、澳门回归、第27届奥运会等大型现场直播,形成了独特的主持风格,出色的表现使他成为新一代电视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先后获得中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  相似文献   

9.
飞越世纪的风风雨雨,飞越中国电视的梦幻之巅。2004年9月23日,矫健的金鹰又一次向我们飞来。金鹰飞过的地方.山川如锦.彩霞如梦。星星般关注的目光,把金鹰照耀得更加奇幻。这是中国电视之鹰.这是中华民族之鹰!在她的身后,成千上万只雏鹰正拍翅腾空。翱翔在民族复兴的展曦中。  相似文献   

10.
此书是2004年底中国书业腾起的一匹骏马,李叔同传奇的经历与人生,与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心怀与智慧,使本书一直高居各销售排行榜首,成为人们不可不捧卷静读的佳作,本期“坐拥本书”栏目期待与您共享其中精妙的两文……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探寻     
前不久,由中央电视台选送的电视作品《生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名为《第二次生命》)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从亚广联作品评选委员会那里捧回了一座金灿灿的奖怀——亚广联纪实类电视作品特别奖。这是中国电视新闻工作者近年内继《沙与海》、《最后的山神》、《龙脊》等电视片之后,再度在国际电视节目评比中蟾宫折桂,从而成为中国电视事业和电视人争光的优秀之作。  相似文献   

12.
《记者摇篮》2007,(4):34-35
2007年3月4日,一场暴风雪袭击了抚顺,面对半个多世纪以来最强的降雪,抚顺电视人挺胸面对。雪大,电视人的毅志更坚,在雪灾面前,抚顺电视人展现出了一种可贵的人格魅力,经过三天两夜的连续奋战,全台上下不仅经受住了暴雪的考验,更取得了抗击“3·4”暴雪报道的全面胜利。统一部署协调作战雪是行动的号角,雪是工作的  相似文献   

13.
胡振宇 《声屏世界》2005,(12):47-48
“真人秀”节目自2000年央视二套的《地球故事》播出了删节版的《幸存者》开始被引人中国。许多中国电视人看准了这个新兴节目的市场潜力,纷纷“试水”,起先是全盘移植和模仿国外成熟的真人秀节目基本的规则和元素,而后开始探索“真人秀”节目的本土化之路。本文对2005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欢乐英雄》之凯越HRV汽车训练营节目的优势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对中国式“真人秀”节目发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电视台《纪录片编辑室》的创立,使电视纪录片开始登上中国的电视荧屏,因其比电视专题片更客观真实、更自然流畅、更接近生活、接近社会、接近群众而倍受观众青睐,从而使电视人认识到纪录片并不仅仅是电影的专利。90年代中期,以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为代表的电视纪录短片的出现,将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发展推向一个新阶段,“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了千千万万中国人的口头禅。渐渐地拍摄电视纪录片成为广大电视人的一种追求,将它看作改变电视说教形象的一贴催化剂,让普通百姓在荧屏上占有一席之地的理想途…  相似文献   

15.
1552年,第一位耶稣会士圣方济各·沙勿略发觉中华帝国的无数百姓“是具有接受福音真理的资质的”,于是开始了他绝意跨越海禁进入中国的艰辛历程,最终,阻挠他的是同样信仰上帝的马六甲守官、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之子阿尔瓦罗  相似文献   

16.
羊年央视春节晚会是电视观众的一场视觉盛宴,其中微信“摇一摇”功能的应用吸引了广大电视人的关注,为电视媒体和观众的互动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考。本文深入研究了电视“摇一摇”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其对电视和微信的作用,探究其对电视媒体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媒体的营销宣传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几千年前,传统的人声吆喝就已经成为了人们使用最广泛的宣传方式。几十年前,电视这种具有巨大信息传播功能的电子媒体诞生。当“吆喝”遇见电视,两者便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遮遮掩掩的“犹抱琵琶半遮面”到大大方方的“自卖自夸”,中国电视人“吆喝电视”意识的成长,仅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这是一个从“从不吆喝”到“无意识吆喝”,从“无意识吆喝”到“有意识吆喝”,从“有意识吆喝”到“科学系统的吆喝”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从电视吆喝到吆喝电视的两者互动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电视媒体从事业向产业转化的过程,更是其逐步走向…  相似文献   

18.
最近,由中国科学院系统研究所等机构共同完成的“2002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结果”成为电视人议论的热点话题,因为“天气预报”出人意料地高居收看电视节目类型排行榜的首位,似乎颇有些让电视人不服和质疑。  相似文献   

19.
1998年,中国电视走过了40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如果说,“而立之年”的中国电视主要表现在基础规模的硬件上,那么,“不惑之年”的中国电视则在队伍建设的软件上进入了一个成熟期。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电视,在传播技术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上突飞猛进,电视事业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然而,中国电视的现代化决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指标的量化概念,“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中国电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内在动力,就在于电视传播中最活跃的因素──电视人的现代化。相对于人类悠久的信息传播历程,相对于壮…  相似文献   

20.
肖涛 《新闻战线》2024,(3):40-42
<正>从首都北京到“世界屋脊”,变的是海拔,不变的是标准;从雪域高原到洞庭湖畔,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初心;从新闻记者到新闻教师,变的是职业,不变的是情怀。大学毕业21年来,我以梦为马、以笔为鞭,奋力追梦、圆梦、筑梦,以家国情怀书写新闻人生。追梦: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与新闻结缘,始于初中,始于文学。20世纪90年代,文学风靡校园。初中时,有位同学创办了“鹧鸪文学社”,写诗组稿、手工刻字、油印小报、刊载诗文、赠阅师生。我虽没有入社,但每每观之,心向往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