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铭传(1836~1896年),字省三,安徽省肥西县人。1861年参加李鸿章的淮军。其后因追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有功,官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老家闲居。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刘铭传被清政府重新起用,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在台湾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并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以后,多次向皇帝呈递奏折,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今大局虽云粗定,而前车可鉴,…  相似文献   

2.
刘铭传(1836—1896),字省三,安徽省肥西县人。1861年参加李鸿章的淮军。其后因追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有功,官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老家闲居。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重新起用他,授予其福建巡抚衔并负责督办台湾军务。在其后的台湾保卫战中,他立下赫赫战功。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以后,清政府鉴于台湾在国防上的重要战略地位,决定在台湾正式建立行省,并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省巡抚。刘铭传就任台湾巡抚以后,多次向皇帝呈递奏折,指出:“台湾为东南七省门户,各国无不垂涎,一有衅端,辄欲攘为根据。今大局虽云粗…  相似文献   

3.
中法战争结束后,刘铭传留驻台湾,对台湾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建设,政绩卓著,不愧为台湾近代史的开发者.  相似文献   

4.
面孔     
刘铭传:创办西学堂 提起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必然要与刘铭传联系在一起。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刘铭传受命督办台湾军务,挫败了法国侵略者。战争结束后,清廷正式宣布台湾建省,任命抗法有功的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在任期间,刘铭传为台湾的近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教育方面,刘铭传对吸收西方先进科学知识、培养近代化所需的人才一向十分重视。1887年3月,本着“开西校、译西书、拔真才”的指导思想,刘铭传在台北大稻埕创办西学堂,任命曾经留学外国的张尔城为总监,聘请英国及丹麦人为教习,学生皆享受官费待遇。  相似文献   

5.
刘铭传(1836~1896年),字省三,安徽省肥西县人。1861年参加李鸿章的淮军。其后因追随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有功,官升至直隶提督。1873年因故辞职回老家闲居。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刘铭传被清政府重新起用,授予巡抚衔督办台湾军务,在台湾保卫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相似文献   

6.
刘铭传,安徽合肥人,是清末著名的淮军将领。早年,他曾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北方捻军起义。因其屡建军功,深受朝廷重用。一八八四年中法战争时,他以福建巡抚督办台湾军务;一八八五——一八九一年期间,又首任台湾省巡抚;一八九○年时,还以兵部尚书帮办海军,名噪一时。在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捻军起义之后,刘铭传从军事上学习西方先进火器发展型工业上仿效西方各国的先进技艺,大力推进洋务运动。在巡抚台湾期间,他整顿和加强台湾的海防,“鏊山治铁作驰道,俯海列炮屯坚营,宅中议设都护府,坐控南北如建瓴”(梁启超:《游台湾追怀刘壮肃公》,  相似文献   

7.
刘铭传在台湾建设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推行的多项政策都极富特色和创新性,超过了同期大陆的洋务运动。文章试对刘铭传在台湾开发建设中重视商务、独创邮电、利用外资和外国技术、利用侨资、建设台湾近代交通体系等方面的创新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8.
刘铭传从基隆撤师,又坐失收复基隆的多次良机,使法国侵略者据地为质,给台湾军民的抗法斗争和整个中法战争,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9.
刘铭传(1836—1896),清末淮系名将。1884年6月,奉命督办台湾军务,筹划台湾抗法斗争事宜。1885年10月,清政府改台湾府为行省,刘铭传被任命为台湾省第一任巡抚。刘铭传在督办台湾事务和台湾省巡抚任内(1885年10月——1891年5月),对如何加强台湾防务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思想。 首先,刘铭传认为:台湾在中国整个海防中的战略地位是“南北洋关键”、“东南七省门户”;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加强台湾防务。这是刘铭传台湾防务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也是刘铭传台湾防务思想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丁日昌(1823—1882年)是洋务运动的活跃人物,一生举办了许多洋务项目。他曾首倡修建台湾铁路,并且积极实践,使台湾铁路终于在他的后任刘铭传手里建成。本文拟就丁日昌在台湾铁路建设中的作用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刘铭传是清朝晚期的一个将领,他家世代业农,他是行伍起家,由于得到曾国藩的识拔,由千总而总兵,一直升到直隶提督。他曾积极参与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农民起义,是用义军鲜血染红顶戴的清末宿将。但他在抗击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建设台湾方面,却又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对他这样的历史人物,我们应该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加以具体分析,不因其过而尽讳其功。中法战争爆发,台湾危急,刘铭传奉旨  相似文献   

12.
黄振南先生的《中法战争诸役考》在对诸多史料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 ,对中法战争中似乎已成定论的“基隆大捷”提出大胆质疑 ,对法军在淡水的伤亡人数进行认真考证 ,并对刘铭传从基隆撤军的功过是非作了重新评价。这些观点证据确凿、见解独到 ,是刘铭传抗法斗争研究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3.
1884年10月的淡水之役是中法战争中的重大事件.督办台湾事务的刘铭传基于双方军事力量对比,采取以守为攻的军事牵制战略,利用气候和沪尾附近有利山势地形及民心等有利条件,最终取得淡水战役胜利,实现了抗法保台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法战争前台湾寓闽的行政建置逐渐显出弊端,不利于开发台湾本岛的资源,进行独立防务的建设和闽台防务体系的构建.中法战争后,清政府在闽台战场的惨败,闽台防务体系所暴露出来三个缺陷,成为清朝统治者思考台湾行政制度变革的出发点.建省之后,省一级的行政建置从制度层面上解决了这些缺陷,总体上加强台湾的独立防御力量,抵御外侮,维护祖国统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考察了刘铭传在台湾进行教育实践的大气候和小环境并把他在台湾的教育实践归纳为继续维护科举取士制度、创办西学堂以培养新式人才和对高山族人推行“汉化教育”三个方面。刘铭传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台湾近代化和高山族人民的抗日斗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简要考察了刘铭传在台湾进行教育实践的大气候和小环境并把他在台湾的教育实践归纳为继续维护科举取士制度,创办西学堂以培养新式人才和对高山族人推行“汉化教育”三个方面。刘铭传的教育实践活动对台湾近代化和高山族人民的抗日斗争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创平 《文教资料》2011,(30):119-120
1885年10月清政府设立台湾省.刘铭传奉诏出任台湾巡抚。作为台湾的首任巡抚.刘铭传在抚台期间,在台湾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从五个方面分析刘铭传在台湾推行洋务的优势所在,分析刘铭传在近代的洋务大潮中.在台湾推行影响深远的改革,奠定台湾近代化基础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刘铭传作为台湾近代化的先驱者,对台湾煤矿的近代化费尽心血,从官办、商办到引进外资、官商合办,无不以失败而告终.总结台湾煤矿近代化的历程,我们应对刘铭传作出公允的评价;对刘铭传勇于革新的精神和高尚的爱国情操,我们应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刘铭传与台湾铁路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铭传从御侮图强的目的出发,力主修筑台湾铁路,妥善解决资金短缺和技术力量不足的难题.台湾铁路的兴筑,便利了台湾的交通,促进了台湾的开发,传播了近代化观念.刘铭传在台湾近代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由于清廷对台湾“番民”实行“弃”和“剿”的消极政策,从而使得台湾岛内民族矛盾非常尖锐。刘铭传为了促进了台湾岛内的民族融合和加强对“番地”的管理,便实行了“以抚为主,攻心为上”的“抚番”政策。由于刘铭传“抚番”方法得当,措施得力,终于将台湾的全部“生番”归化,为台湾的开发和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