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丽琼 《考试周刊》2011,(36):113-114
「と」「ば」「たら」「なら」都能表示假定条件的意思。不过除了假定条件的意思以外,其实各自还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用法,这四者的用法各有异同,又互有联系,关系较为错综复杂,对于初学者来说不太容易准确地它们的正确用法。《「と」「ば」「たら」「なら」的用法异同(一)》主要对「と」和「ば」的异同进行了比较,本文将对「たら」和「なら」的用法详细讲解,并对「と」「ば」「たら」「なら」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以达到对四者的异同进行辨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黄丽琼 《考试周刊》2011,(35):96-97
「と」「ば」「たら」「なら」都能表示假定条件的意思。不过除了假定条件的意思以外,其还有各自的特点和独特的用法,这四者的用有相似点也有不同点。本文通过对四者用法的详细说明和对比,来总结它们用法的异同。由于它们之间的关系较为错综复杂,在此先对用法较多的「と」和「ば」进行讲解和比较,「たら」「なら」的用法及四者之间的综合比较在后续的文章中进行。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英语词汇示例在文化教学中的作用,认为通过英语词汇示例实施跨文化教育,不仅能够将英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为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开展跨文化教育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途径,而且能够将词汇教学从传统意义上注重语言层面的用法讲解转变为语言层面用法讲解与交际层面用法阐释相结合的轨道,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日语教学中,有关「こと」的用法和意义多而复杂,由于容易混淆,大部分学生都感到难掌握而经常出错。但是由「こと」所组成的语法项在国际日语能力测试2级、1级中,几乎每年必考,非常重要。所以由这个语法项组成的,如:「~ことだ」「~ことか」「~こととて」等等,以及和它们近义的语法项,是区别的重中之重。本文就「こと」的用法和意义分别进行详细归纳、分析、解说,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们知道,俄语难学就难在语法上,名词的变格和用法,动词的体、时的变化和用法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初学者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十分伤脑筋。不讲,学生不懂;一味地讲解,又枯燥乏味,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不妨利用简短的笑话、猜谜、文字游戏等形式,有的放矢地教学。在讲解语法之前,根据授课的内容,先读一则笑话,引出语法项目,或者讲解  相似文献   

6.
「それで」「そこで」「だから」是日语中常见的表达因果关系的接续词,它们意思相近,极易混淆,无疑是日语学习上的一个难点。本文试图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从前后文关系、句末表达方式等方面分析三者的用法,并结合中国人日语学习者的实际习得状况,进一步明确三者在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7.
杜老师:汉语中的决定在做名词的时候,跟名词决议的用法不容易区分,请您讲解一下两者在用法上的区别。谢谢!韩国留学生李明子  相似文献   

8.
英语词汇教学一直以课本阅读篇章为中心,采用"用法——造句——听写"的讲解模式,既破坏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没有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强调弱化词汇用法讲解,而是通过大量的课外篇章阅读帮助学生在地道的语境中体会词汇用法,巩固词汇含义,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词汇教学中,除了教读者和拼法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讲解词义和用法。《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要使学生了解一个词的确切含义并掌握其用法,往往需要教师的讲解和举例以及学生的反复使用。”对词汇的讲解和举例是联系在一起的,讲解就是释义和讲它的语法特性,举例就是  相似文献   

10.
王祖嫘 《现代语文》2009,(11):120-122
本文结合现有教材内容和学生常见偏误,从趋向补语的分类、结构、意义和语用四个方面提出了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些设想。在分类上建议把趋向补语的本义和引申义分成两类,教学时进行分级处理;结构呈现上建议突出“把+NVC1C2”结构;在意义上,建议重点讨论趋向补语引申用法的意义,归纳出“来/去”(X来/X去)的两大意义范畴,并提出了引申用法教学中反义趋向补语成对教学和讲解趋向补语意义中心的设想;最后建议在教学中讲解四种趋向补语主要结构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一个教师的认知水平远远地超出教材的时候,他就能将注意力主要放在学生对自己讲解的反应上,而不是自己讲解的内容上。语文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自己的讲解上,在课堂上可以想办法“激“学生。1.“激“学生的兴趣点。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抱」     
在日语中当用汉字使用"抱"构成的动词里,「抱(だ)く」「抱(いだ)く」「抱(かか)える」可以说是最为日语学习者所熟悉的词汇。但正是由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熟悉汉字的这一先天优势,导致了很多时候,仅凭借对中文的"抱"一词的固有印象去理解、使用这三个日语动词。本文通过具体例句「抱(だ)く」「抱(かか)える」进行词义分析,希望加深日语学习者对其用法的理解,进而对学习者今后的日语学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汉日关闭义动词都有“关门”的用法,该用法可以看作共时层面上的基本义。“关门”的动作过程可以分解出[+使受事发生状态变化]、[+使受事与其它部分重合]、[+施加约束]和[+行为的结果产生阻断功能]4个语义特征。汉语动词“关”、“掩”和日语动词「しめゐ」「とじゐ」「ときす」都具有表示“关门”的用法,另一方面又各自侧重不同的语义特征。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进行数学题讲解的时候,如果只注重解题方法的讲解,而没有注意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那么学生在遇到同类型题目的时候,就不能灵活地运用自己的知识。本文从初中数学的教学实际出发,并结合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分析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解题习惯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目前学界在现代汉语叹词的归属、分类上都需深入探讨,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语音、字形和语用上的难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高级阶段要在教材中具体、系统地体现叹词;口语及听力教学中教师根据叹词的应用频度予以讲解和回避,要讲清叹词的读音、意义和用法、引导学生体会叹词读音等方法让学生体会叹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魏培红 《中学文科》2007,(10):96-96
一、教学的侧重点 语言教学既要给学生讲授必要的语言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摆正这两方面的位置,必须把教学的大方向转到通过有限的知识讲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上来。很多教师习惯于进行知识教育。有时为了一个词的用法而讲半节课,结果越讲越糊涂,不但没有使学生掌握这个词的用法,反而在学生思想上造成混乱,更是浪费了本应该用来培养学生能力的宝贵时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一、要走出文言文教学的误区语文课上文言文时,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偏重字词句的详细讲解与死记硬背,偏重于对文章内容进行先入为主的分析。一节课下来,学生根本没有品尝到其中的文学韵味和文化魅力。出现这种情况不能怪学生。长期以来,在文言文教学内容上基本是:一些词的用法、词类活用、通假  相似文献   

18.
日语中「と」「ば」「たら」「なら」都表示假定条件,翻译成汉语是"如果~就""一~就"。这四种形式因存在类似的用法,有时可以互换,但它们各自具有典型性的特征,有时不可以互换。即使互换,强调的意思也不同。本文从条件句的主从句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句末语气,从句谓语性质三点出发,试分析四种形式在表示假定条件时的异同。  相似文献   

19.
定语从句是高中英语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语法,它贯穿于高中英语的始终,可是学生对于这部分的知识掌握的并不是很好,很多学生就是到了高考的时候也经常容易犯错误,可这部分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必会的,所以教师要重视对它的讲解。本文主要介绍了定语从句的有效讲解方法,希望通过这些方法能够让学生掌握定语从句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20.
教者曾前后两次教学《标点符号歌》,不同的观念,不同的设计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效果。第一次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师: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标点符号歌》。(多种形式检查学生朗读后,教师一边范读一边讲解:儿歌每一句都从用法和形状两方面来介绍标点符号。)师:请同桌对读,并说说各标点的不同用法。(师读一句儿歌,请一名学生说说是什么标点,让另一名学生在黑板上写出来。然后举例说明四种标点的不同用法。)[简评]本次标点符号练习是让学生初步认识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以及它们的用法。歌中用四句话介绍了这四种符号,每一句都是从用法和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