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艺然  王玉 《学前教育》2005,(12):16-17
我们组织的合宿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分期分批延长幼儿在园时间,即由原来一次连续在园9个小时左右,延长到33个小时左右(第一天早上入园至第二天下午离园)。把原来在家庭中发生的晚餐、晚间活动、盥洗、睡眠、起床等生活活动放在幼儿园里,教师可将晚间活动与日间活动进行整合,为幼儿的全面  相似文献   

2.
陈华 《甘肃教育》2000,(12):20-20
一、寄宿制幼儿园的优势  1.幼儿每天生活安排合理。寄宿制幼儿园的幼儿每周有五天生活在幼儿园里,全园一切工作都是以孩子为中心展开。生活作息时间遵照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进行合理科学的安排,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日晒;能够平衡膳食、花样调配,保证营养供给;创设适合孩子生活游戏的环境,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孩子愉快地生活,满足其与同伴交往的需求。  2.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寄宿制幼儿园一天的生活包括早起床、早盥洗、早餐、午餐、午点、晚餐、晚盥洗、就寝等内容,幼儿在生活方面有更多独立练习的…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保育与教育是紧密结合,难以分割的。只有树立科学的保教观,保教有机结合,才能跟上现代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才能使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重复性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特点,在每天的进餐、盥洗、睡眠、入厕等生活活动中,可以使幼儿学习最基本的生活经验。一、在盥洗活动中,教幼儿学习正确的盥洗方法。我们教孩子按正确顺序洗手,洗手后用自己的毛巾擦手,并在老师的提醒下,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随时洗手的习惯。在组织幼儿盥洗时,我发现幼儿一是不易掌握正…  相似文献   

4.
“宽心小站”的朋友: 我是一个从事幼教工作多年的老师,每天都是在给孩子盥洗、开饭,带孩子活动中度过的。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带,面对一些个性极强的孩子,我有时感到束手无策,而家长的要求又很高,因此我产生了许多烦恼。每天走上工作岗位我都感到压力很大,总是快乐不起来。“宽心小站”的朋友,你能帮助我解除心中的烦恼吗? 李琳  相似文献   

5.
在咨询中,经常遇到家长向我抱怨孩子做事拖拉、磨磨蹭蹭,作业做到大半夜也做不完,影响了睡眠;每天早晨吃饭、穿衣、盥洗要花去很长时间,上学总是迟到。许多家长认为做事拖拉、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甚至影响将来生活质量的一大障碍。家长的担心并非没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托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体现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当中。经过观察、了解,我发现我们班的幼儿因为年龄小,在家自己动手的机会比较少,存在着很强的依赖心理:在入厕、盥洗、进餐、喝水等环节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娇生惯养,家长对孩子过分关心、照顾,连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都包办代替了,不知不觉中压抑了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和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文  沙维 《辅导员》2012,(27):19-20
一、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对家长们而言,孩子是全家的希望,从孩子来到这个世界,爸爸妈妈们就在考虑怎样教育、培养自己的孩子,如何让孩子将来"出人头地"或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尤其在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将来就有可能后悔莫及。所以,幼儿时期,孩子行为习惯的培养最重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  相似文献   

8.
宫陈 《福建教育》2014,(3):61-61
天气逐渐炎热,幼儿园午睡室里的空调又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一天,保育老师照例在睡前半小时开启了空调,调控到了合适的温度。我仍旧分组组织孩子盥洗、如厕。走进午睡室时,只见几个孩子围着空调仰着头在看,还不时地和旁边的孩子嘀咕几声:“快了,快了,马上就有了……”  相似文献   

9.
晚间黄昏时段界定的范围是每天下午17:00~20:00,黄昏分离焦虑是指在这个时段中,寄宿在幼儿园的孩子表现出的一种不安情绪和行为。每个寄宿的孩子都会有这种焦虑,只是轻重程度不同,但如果引导不好或持续时间过久、过分严重的话,则会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作为一所寄宿制幼儿园,我们以“晚间科学探索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为主要内容展开实践与研究,从满足幼儿晚间愿望入手,构建了一套以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开发和运用为隐性课程、  相似文献   

10.
幼儿一日活动中主要的生活环节有进餐、睡眠、盥洗、入厕等。大多数保教人员比较重视幼儿的进餐和睡眠,而相对忽略入厕这一环节。其实,在幼儿入厕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不少,也很值得保教人员深思。比如,你知道孩子不肯在幼儿园大  相似文献   

11.
晚餐时,给孩子吃些面包,可以使他们晚间容易入睡。因为在消化面包的时侯,在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中,被保留下来的色氨酸,能变成五羟色胺,而五羟色胺有催眠作用。最近,美国精神卫生学院的杰·拉波特,还发  相似文献   

12.
学会独立生活,是我们对幼儿园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心理特征,从孩子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逐步渗透自我服务方面的教育。如小班幼儿,如何入厕、盥洗?怎样进餐?如何穿衣服?对于孩子自理方面的进步及时肯定、表扬。在循序渐进中,孩子们会掌握洗手、入厕、进餐等多种技能技巧,小手会变得越来越灵活,而且能逐渐意识到“自已事情自己做”是光荣的。然而,要真正用好孩子的“小手”,让其充分动起来掌握生活的技能与技巧,单靠幼儿园的教育还远远不够,许多事情需要家园达成共识,使之有机…  相似文献   

13.
正天气逐渐炎热,幼儿园午睡室里的空调又到了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一天,保育老师照例在睡前半小时开启了空调,调控到了合适的温度。我仍旧分组组织孩子盥洗、如厕。走进午睡室时,只见几个孩子围着空调仰着头在看,还不时地和旁边的孩子嘀咕几声:"快了,快了,马上就有了……"对孩子这一看来没有什么"出格之举"的行为,我选择了"漠视",依然按部就班地帮助其他孩子脱衣裤、盖小被子,并不时用眼睛的余光去关注一下这几个对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幼儿园的孩子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历来由老师安排,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为了照顾好孩子,教师要求孩子听话,即一切行动听指挥,盥洗、进餐等活动都得集体进行。班里孩子多,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有限,动作较慢,排队、等待就必然难免。孩子们消极、无奈地等待着,他们的时间被白白浪费,他们的主动精神就逐渐被磨没。过多的批评,造成幼儿与老师的关系紧张;过多的指责,又使得他们的自尊心受挫,失去上进心。  相似文献   

15.
寇丽娟 《父母必读》2013,(9):98-101
谁说哄孩子上床睡觉让人精疲力竭?本期设计的9个小游戏,可以让每个家庭成员尽享惬意的晚间时光,轻松进入甜蜜梦乡!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与调查     
儿童午睡可能影响智力日常生活中,人们都认为孩子睡午觉是个有利于健康的好习惯。但据英国《每日电讯》6月30日报道,午睡不仅会影响孩子晚间的正常睡眠,而且会削弱他们的大脑活动,影响其心智表现。  相似文献   

17.
黄晓梅 《早期教育》2006,(10):28-29
每所幼儿园都很重视家园联系工作,家长们也非常想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而幼儿园的“家长开放日活动”正好满足了广大家长的需要。在幼儿园的开放日,每年班级除了正常展示上午的晨间锻炼、早操、教学活动、区域活动、盥洗、餐点、散步和午睡外,还会精心准备一些特别活动。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进行家访过程中,发现有部分家长对幼儿下午离园后至入睡前这段时间的活动,缺乏科学、合理的安排。家长忙家务,或自顾自地娱乐,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这显然不利于孩子成长。那么,怎样合理安排幼儿的晚间活动呢?  相似文献   

19.
丁婷 《早期教育》2007,(2):54-54
每天下午的餐点都会为幼儿准备些水果,我常在其中渗透出谦让教育,如讲《孔融让梨》的故事。久而久之,孩子们为了谦让,先拿的总是拣小的拿,但由此引发了一些问题:一是盥洗速度快的孩子总是先来拿水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学会自己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如独立地吃饭,穿脱衣服,整理被褥,入厕,盥洗;进而会洗小件衣物,用具、玩具用完、玩完后放回原处摆整齐;将上小学的孩子会自己按时起床、入睡,会整理自己的用具、文具、书包等。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对形成孩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培养独立性、爱劳动的品质及形成良好的个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有的家长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替孩子做了,即使孩子不会做,长大自然也会傲的,无须要求孩子。还有的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太劳神,不如替他们傲来得省心、省事,看来似乎如此,其实不然。由于年龄和能力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