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凤子,中国职业教育的先行者,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一生办了许多学校,但是,最值得一提的当属正则职业学校。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于今日的职业教育,仍有很高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许幸之是我国左翼美术运动先驱之一、影剧编导诗人、画家和美术理论家。1904年4月5日他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自幼酷爱艺术。1916年拜江南画家吕凤子为师,学习水彩画,1919年考入上海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学习,受教于画家王济远、汪亚尘。他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1992年毕业后结识了当时“创造社”的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这对他的绘画和诗歌创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孙旭  理想 《出版参考》2007,(7):43-43
虽在20年前考克第罗斯刚开始在人才公司工作时.他就一直盯着人才。他在多年的工作中为艾克森公司、IBM及通用电器公司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可就在考克第罗斯已经在这个领域即将成功时.他的客户却变得找不到工作了——这些客户常常在面试过程中或面试之后被赶出来。考克第罗斯发现.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招聘已经和过去有所不同。因此.他不再简单地推荐人才.而是开始教客户求职。经过几年的努力.考克第罗斯终于有办法使这些求职者更容易就业.他将这些经验写在《求职的秘密》一书中.以下就是他发明的求职成功的五条新法则.  相似文献   

4.
世界戏剧史上有一部迄今为止最短的戏剧,它出自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勃纳德之手。亨有“法国马克·吐温”盛誉的勃纳德,一生写了40个剧本、50部小说,他的《小咖啡馆》和《说英同话的人》都是法国戏剧中不朽的杰作。他在1932年写的一部“芝麻”剧《流亡者》堪称世界上最短的戏剧,全剧如下:  相似文献   

5.
普鲁斯特(1871—1922年)是以他的代表作《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简称《追忆》)确立他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的。这部巨著长达200多万字,共分七部,分别是:《在斯万家那边》、《在少女们身旁》、《盖尔芒特家那边》、《索多姆和戈摩尔》、《女囚》、《女逃亡者》和《重现的时光》。作者在这部巨著中没有描述离奇曲折、首尾相连、循序渐进的故事情节,也没有刻划“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而是以艺术的形式展现内心世界和对已逝的生活的种  相似文献   

6.
徐(火勃)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和文学家,他作有大量的藏书题跋,记藏书来历,论鉴藏之道,写随想心得,校勘辨伪,品评议论,内容丰富,见解精到,学术性与文学性兼备.写法上多篇幅短小,挥洒自如.文章梳理评议徐(火勃)的藏书题跋,期望于徐(火勃)藏书活动、学术思想以及文学成就等方面研究的深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7.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他晚年常被世人描述为"活着的最伟大的英国人",不仅因为他是天才的战略家和鼓舞人心的战时领袖,还因为他是伟大的雄辩家,有天赋的画家和具有深刻历史感的当代作家。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属于他。  相似文献   

8.
黎明 《档案时空》2003,(9):24-25
1934年10月至1936年4月,英国人勃沙特曾随中国工农红军一起长征。离开红军后,他根据自己在红军中的亲身经历,写出了一部传奇纪实作品——《红军长征秘闻录》(原名《神灵之手》)。1936年11月,这部作品在英国伦敦出版发行,比埃德加·斯诺写的《红星照亮中国》(通译《西行漫记》)还早一年。勃沙特作为红军长征的见证人,中国人民一直没有忘记他。寻找勃沙特1984年,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为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专门来中国采访和搜集史料。在采访原红六军团军团长肖克将军(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院长)时,肖克向索尔兹…  相似文献   

9.
徐(火勃)字惟起,又字兴公,明闽县人。以布衣终其身,博闻多识,其诗典雅清稳,万历中主闽词盟,后世称为“兴公诗派”。徐(火勃)藏书(包括乃父兄)共五千余种,五万三千余卷。作为藏书家,徐(火勃)很开通,很希望自己的藏书能为更多的人所利用,认为这样可以给自己带来许多好处,主张“传布为藏”。他有两部关于藏书的著作,一为《红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文化史上,丰子恺先生(一八九八——一九七五年)是一位奇才,他多才多艺,是著名的漫画家、中国画家、书法家、散文作家、翻译家(兼通日、俄、英文)、美术理论家、音乐理论家和艺术教育家,先后出版的书法和画集、散文著作、美术理论和音乐理论著作、外国文学和外国艺术理论译著等共达一百六十部以上,这在文学艺术家中所罕见。  相似文献   

11.
正清末翰林、著名教育家兼书画家李瑞清(字梅庵,晚号清道人),有四位得意门生:一位名叫陈墨西,是台湾著名女作家琼瑶的祖父;另三位是大画家张善仔、张大千兄弟及徐悲鸿的书画老师吕凤子。吾爱吾师更爱真理1903年,南京两江师范(中央大学前身)招生,招70余人。时任该校监督(校长)的李瑞清亲自主持面试,收了一个才智过人的大龄学生陈墨西。陈墨西在读书时,对李瑞清执弟子  相似文献   

12.
摄影术自1839年诞生以来,先后经历了“达盖尔摄影法”(又称“银版摄影法”)、“卡罗摄影法”(又称“塔尔博特摄影法”)、“湿版摄影法”(又称“火棉摄影法”)、“干版摄影法”(又称“玻璃版摄影法”)与“胶片摄影法”等。近百年来,无论在专业摄影还是业余摄影中,影响最广泛、运用最普遍的是胶片摄影法。通常所说的传统摄影方法就是指采用胶片的摄影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是信息的载体,构图是新闻摄影必不可少的遣型手段。当我们确定了报道选题的时候,首先要过的便是构图这一关,这也是拍摄是否成功的关键。研究新闻摄影的构图,有助于突出地、鲜明地表现新闻题材的主题和内涵。新闻摄影构图的误区摄影术是法国物理学家、画家达盖尔(Da-guerre)在前人的基础上发明的,摄影术从诞生始便于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摄影与绘画是  相似文献   

14.
爱德华·默罗(1908——1965年)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负盛名的节目主持人。他在第二次大战时期对于欧洲战局的报道使他誉满欧美。五十年代他与麦卡锡主义的斗争,更使他赢得了广大听众的赞扬。他被称为执着地追求真理的人,正直的  相似文献   

15.
科技与摄影几乎是无法想象。最初,人们照一张像,曝光要足足等上30分钟。如今,高速摄影每秒钟可拍下1亿幅照片。从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画家达盖尔公布银版摄影术,150年间摄影技术飞速发展:1889年美国发明35mm 胶卷;1925年德国发明莱卡相机;  相似文献   

16.
厚朴 《湖北档案》2005,(8):43-44
勃沙特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基督教会派到我国贵州一带传教的牧师。1934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勃沙特闯进了红军长征的队伍中,他在这支队伍里呆了18个月。随着他对这支特殊军队的了解,一本首次向西方世界介绍红军长征内幕的著作——《神灵之手》诞生了,在外部世界对红军长征充满误解的时候,这本书打开了西方世界了解红军长征的窗口。1、红军长征中扣押外国传教士事件勃沙特,又名薄已,薄复礼,1897年生于瑞士。他早年随父母移居英国,后供职于英基督教会。1922年10月1日,25岁的勃沙特来到中国后,被派往贵州一带传教。1934年l0月2日,当时任贵州镇远教…  相似文献   

17.
自从法国画家达盖尔在法国科学院大厅展出他发明的世界上第一张“银版法”照片以来,摄影技术就以这种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特性引起人们广泛的兴趣和重视。这种逼真地再现客观事物的性能,被人们称之为新闻摄影的纪实性,得到摄影理论界的公认。新闻摄影纪实性的含义是什么?怎样看待许多新闻照片中出现的对“纪实”的“变异”现象?在摄影报道实践中如何掌握“纪实”与“变异”的关系?这是新闻摄影理论工作者应该深入探讨和回答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宝婧 《兰台世界》2013,(13):122-123
<正>李叔同(1880—1942),原名李岸,叔同是他的号,浙江平湖人,是我国近代音乐家、书法家、画家,也是中国近代话剧的先行者之一,在各艺术领域皆有高深造诣。1905年他东渡日本求学,1910年回国从事音乐教学和文艺工作。1918年8月李叔同在杭州的虎跑寺出家为僧,法号弘一,于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李叔同才艺满腹,诗歌、书法、绘画、篆刻、话剧、词曲几乎无所不能,特  相似文献   

19.
侯咏萱 《今传媒》2020,(4):151-152
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作为新古典主义最具影响力的画家之一,在他艺术观念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古希腊罗马艺术、佛罗伦萨画派和人文主义以及其生活时代的影响。他坚持追求绘画作品中的真实感,主张艺术要忠实于自然,同样"美"对于安格尔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主题,甚至是他艺术风格的全部,他致力于追求古典艺术中那种理想与完美的形式。"真实"和"理想之美"作为其绘画中非常重要的艺术观念,也完美地融入在其作品之中。  相似文献   

20.
据史料记载,最初参加长征的外国人一共有5位。除李德外,还有朝鲜人武亭和毕士悌、越南人洪水以及法国人勃沙特。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德国人。武亭,朝鲜人,中共党员,是红一方面军炮兵团的创建者,他率领炮兵团参加长征。长征结束后,于1936年入保安(志丹)红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