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学校教研活动的质量,决定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成效。在新课改背景下,将教师的学科理解作为教研的主线,以教学现场研修作为教研的主要方式,构建“一线四场”新型教研模式,能找到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有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场所,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效益起着重要作用。在当前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重要性凸显出来,也存在一些培养瓶颈。如何使我们对课堂教学能力培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这是摆在课程改革面前一项急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本文试图从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与“活”课堂的形成来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辅导员》2012,(18):73
2012年5月27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自主能力培养研究’总课题组第三届实验学校负责人业务培训及交流研讨活动"在西安高新国际学校开展。本次活动旨在探讨小学学科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推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小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我校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引领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学离不开语言,教学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许多名师都非常珍视自己的教学语言,精心推敲、筛选、打磨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课堂教学用语也是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特别是在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形势下,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反映出对新课程和课堂教学的理解。这里选录了几句课堂用语,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的教学强势和对新课程理解的偏颇。  相似文献   

5.
柏梅 《教师》2013,(11):54-54
"有效教学"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今天,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高效率是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终点目标。同时我们要赋予"有效教学"丰富的时代特征,只有这样,探究"有效教学"才不会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针对性。在我区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的背景下,结合自身的工作反思,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如下认识。一、注重过程,追求实效问题分析:课程改革十多年来,全国对本次课改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在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为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保证。课程教学过程设计是职教课改回归课堂、落脚在课堂的具体实践,也是教师先进职业教学理念、手段、方法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体现和落实。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为例,详细阐述了项目课程设计中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复习教学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教师在不断探索着提高复习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但由于部分教师认识的偏差,复习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着重复习,轻梳理;重记忆,轻提升;重共性,轻个性等几种现象,导致复习教学低效,这是值得我们关注与思考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课堂教学的普遍问题是缺乏深度,集中体现为学生体验不深切、思维不深入和理解不深透。缺乏深度的教学难以对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深度教学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实质与方向。走进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深处,触及学科的本质与知识的内核,打开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内部转换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发现和真正理解,是深度教学实践的四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推进,教师应当科学理解有效教学的真谛与内涵,关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尤其是精心设计好"开场白",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真正提升.  相似文献   

10.
赵翠 《中小学电教》2014,(12):68-68
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课件制作能力也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体现,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能够加深对教学设计的理解和认识,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还对目前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对话教学是体现新课标"以生为本"理念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角色是影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重要因素,新课改要求教师角色从传统角色向现代多元化角色转变,但目前中小学教师的角色认同与新课标理念并不一致。对话教学的师生主体间性特征,要求教师重塑课堂角色,教师应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与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启迪者与帮助者、教学过程的推进者与协调者、学生学习活动的指路人与主持人。  相似文献   

13.
外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外语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是深入研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应扮演的角色,并迅速完成其角色转换。外语教师应该花大力气去研究如何引起学生学和帮助学生学,以培养能力为目标,进行精心细致的备课,用实践活动作课堂教学的主线,使外语课堂教学从知识灌输型转化为能力培养型。如此,则必然给外语课堂教学带来革命性变化,实现大幅度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教师教育:职前培养专业化教师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教育强国的高度来看,拥有和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措施。美、德、英等国家教师培养机构已变迁,我们在向西方学习时,要注意到其改革与变迁各自的“背景”。开展教师教育改革,“形”可散,而“神”要聚,要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改革的价值取向。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在教师专业化中,“理解”应该扮演重要角色。教师对两个专业的理解分为两种水平,即对执教学科的操作型与概念型理解和对教学的操作型与概念型理解。教师只有对教学的理解处于概念型水平,对执教学科的理解也处于概念型水平,才能自觉、有效地实施理解性教学。促进师范生对教学的深刻理解,不能完全由教育类课程独自承载。促进未来教师加深对执教学科与教学的理解是促进教师双专业化的有力环节。  相似文献   

15.
日本未来教师教育实习实践探析——以名古屋大学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实习是未来教师投身职业准备的直接途径。世界各国的教师教育改革都十分重视教育实习的作用,并把它作为教育理论与课堂实践联系的桥梁以及考察未来教师的教育素养及其综合实践能力的切实途径。日本名古屋大学的教育实习颇具特色与代表性,本文将描述其教育实习的过程、内容与方法,以期为我国的教师教育实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明确要求教师“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自己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理念、教学决策和过程、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以及课堂语言活动作为反思的主要内容,通过写教学反思、课堂观摩、问卷调查以及教学行动研究的方法改进英语教学,这对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教学行为对课程实施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调查表明,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呈现出多元和复杂的特征。多数教师认同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要践行这种理念会遭遇很多困境,教师教学行为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变革教师教学行为的有效路径和策略包括引导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认识教育的价值,提升教师变革动力;建构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教育理想的学校文化;重建合作开放的教师专业文化;构建基于人格和谐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动态互惠的院校合作伙伴关系;以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为指导改进教师培训模式,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等。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self‐reported classroom goal structures, instructional self‐perceptions, teaching efficacy, and perceptions of students' motivation in a developing East Asian nation. This study's participants were 404 teachers, across subject areas, in 14 high schools in an East Asian nation. Similar studie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western nations, but these cannot be generalised to the East Asian cultural context without direct research. The following teacher perceptions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perceptions of student motivation: learning goal orientations; student ability; instrumentality of instruction; and high teaching self‐efficacy. Among these related factors, learning goals and ability emerged as the strongest predictors of perceived student motivation. Teachers interviewed reported that their students' motivation is primarily extrinsic and performance‐oriented, influenced by external factors, predominantly exam pressure and social expectations. These findings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eacher education and practice, and for school policy and educational reform.  相似文献   

19.
吴锟 《天津教育》2021,(2):113-114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将学生作为主体,且初中生表达自己想法的欲望很强烈,因此教师教学时要想提升教学质量就要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表达机会。初中地理知识对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效果不高。为了有效培养学生思考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地理教师可以将合作教学方法应用在教学中,这样既能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还能满足新课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相似文献   

20.
Recent government reform of initial teacher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teachers’ responsibility for training students in schools, bringing about som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the profess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hools,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HEIs),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is paper reports on primary undergraduate student teachers’ and their class teachers’ perceptions of school-based training to teach art. Class teachers were interviewed about their preparedness to train students and questionnaires and interviews were used to gauge students’ view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university-based courses and the support given to them by teacher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eachers were able to support students in matters of classroom management and resources but that they were mostly unable to assist them in developing subject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art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raises concerns about teachers’ subject knowledge and their confidence in training student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is significant room for improvement in the partnership arrangements between schools and HEIs in order to better support students’ teaching of 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