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华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1):110-111,133
互联网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文章从网络健康生活方式的定义入手,反思了网络成瘾对大学生的危害,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提出了如何对大学生网络健康生活方式进行重构,这对网络文明和大学生的成长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2.
健康网络生活方式是网络信息社会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分析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探讨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拓宽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理论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3.
网络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积极改变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不可忽视。通过问卷的方式对大学生的网络生活进行调查,从不同的侧面、多方位地深入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并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如何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和帮助已经沉迷于网络的同学调整状态,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和领域,高校大学生更是深受其影响。网络在改变着大学生学习、思维和生活模式的同时,也影响到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生成。文章从网络道德的特点出发,分析了网络对大学生道德意识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进而探讨了培养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网络生活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指出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养成教育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网络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情感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五个层次的内容,并从理想信仰、道德法制、心理辅导、情感认同、文化熏陶、社会实践六个方面论述如何构建大学生健康网络生活方式的养成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6.
网络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道德观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网络对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大学生诚信心理提出了挑战;二是为大学生的失信行为打开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泉州地区几所高校大学生网络娱乐生活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法和访谈,总结了90后大学生网络娱乐生活方式,探讨了网络娱乐生活对90后大学生发展的双重影响,并就培养90后大学生健康网络娱乐生活方式提出相应的对策,倡导90后大学生拥有健康科学的网络娱乐生活方式,从而健康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8.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网络正以迅猛之势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蔓延。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其生活、学习、工作方式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的影响。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发展等方面的渗透,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文章从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角度出发,深入剖析了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缺失的根源,并探讨了大学生网络诚信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发展变革了教育的方式方法,未来教育中基于互联网的学习会成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大学生是未来的主人翁,其网络自主学习水平对以后的工作学习生活都有重要的影响.在明确当前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的意义与重要性,找出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从教师与学生、...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悄然发生转变,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接受新事物能力最强的群体,自然成为网络的主要用户。然而网络在对大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心理行为等方面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部分学生甚至达到网络成瘾的程度,网络成瘾这一现象已经成为日益突显的教育难题和社会难题。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及互联网的广泛使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方式,特别是现代大学生,对网络虚拟世界表现出了积极的参与热情。课题以问卷方式调查研究大学生网络交往情况,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动机和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反映出来的主要社会问题,提出怎样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交往及解决大学生网络交往中反映的社会问题应采取的可行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网络已成为现代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休闲的重要阵地。从思想观念、精神需要、行为和群体存在方式以及学习生活等方面具体分析网络对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和负面效应,阐明网络与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关联所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网络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消费方式的主要因素。尤其在近些年,女大学生的网络安全问题频繁发生。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亟需加强对女大学生的网络行为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4.
随着微时代的到来,微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也成为了大学生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它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产生巨大冲击,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微博里更易形成网络舆情,影响高校的和谐稳定。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树立危机意识,采取相应对策来应对微时代网络舆情给大学生带来的各种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社交既拓展了他的交往空间和社交行为,同样,也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框架。以扬州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社交网站访问情况、好友特征、社交基本属性、社交行为、态度与感受五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基于社交进行学习的行为特征。旨在指导大学生能正确、积极地使用网络社交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络飞速发展,网络文化正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从开发校园信息资源、强化网络教育、加强网络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时代网络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大学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大学生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同时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对大学生也存在危害。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深入分析信息化时代下网络对大学生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和购物方式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引导大学生行为方式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张兵 《成人教育》2012,32(3):91-92
网络生活方式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影响.作者通过问卷方式调查了大学生网络生活现状,归纳了大学生网络亚传播圈存在的四种形态,即:信息圈、交际圈、生活圈和舆论圈.根据大学生网络亚传播圈的现实表现提出了教育引导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网络正在渗透入每个人的生活,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学生是接触科技成果最多的人群,也是受到影响最大的人群,大学生的网络心理问题也伴随而来。大学生的网络心理特征主要有:认识盲目化、道德庸俗化、意志薄弱化。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几项导向对策,希望能够帮助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免受其危害。  相似文献   

20.
作为当今社会网络生活的主要参与者,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交往空间,大量的生活资讯以及丰富的学习资源。面对浩瀚的数据海洋,人们的思维应从传统方式转变为现代方式,即从封闭转向开放,从单一转向多样,着重从整体出发,学会系统、综合地看待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