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后现代主义电影并不是一种电影类型,而是后现代主义和大众文化的产物。好莱坞的后现代主义电影充分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特征,它颠覆了一切深度模式,抛弃了精英文化,而走向消费文化、世俗文化、游戏文化。  相似文献   

2.
基于后现代理论分析周星驰电影及其代表作《大话西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考试周刊》2011,(1):38-39
周星驰的电影在其无厘头搞笑和荒诞不经的外表下.反射出了现代社会下人们对颠覆传统消解意义的一种渴望,简言之.他的电影体现了后现代主义的某些特征。后现代主义电影以反文化的立场颠覆传统艺术.不再相信人类解放的宏大叙事.也不再相信主体人的伟大神话.本文以周星驰的《大话西游》为例分析影片中的后现代主义元素。  相似文献   

3.
新版《小红帽》是充满反讽意味的以童话为题材的后现代电影。从新版《小红帽》人手,看后现代主义对传统童话的颠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对传统形象的颠覆、对叙事模式的颠覆以及对童话主体的颠覆。其颠覆有成功的一面,它融入的一些现代元素给儿童文学注入轻松活泼的新鲜血液;但另一方面,它又难免会陷入颠覆的误区,造成传统童话精神的流失,对儿童文学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成就了周星驰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地位的香港影片《大话西游》,一方面固然使用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方式破除了古典小说《西游记》的权威话语、颠覆了唐僧等人的传统文学形象,而另一方面它却也从更为人性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深刻意义,弥补了《西游记》小说创作的缺陷.本文将以小说和电影对取经主题的表述分析入手,从电影“孙悟空”形象的的塑造角度进行分析,去论述《大话西游》对小说西行取经主题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成就了周星驰后现代主义喜剧大师地位的香港影片《大话西游》,一方面固然使用了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方式破除了古典小说《西游记》的权威话语、颠覆了唐僧等人的传统文学形象,而另一方面它却也从更为人性的角度重新阐释了唐僧师徒取经的深刻意义,弥补了《西游记》小说创作的缺陷。本文将以小说和电影对取经主题的表述分析入手,从电影"孙悟空"形象的的塑造角度进行分析,去论述《大话西游》对小说西行取经主题的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后工业社会下的国际大都市香港出现了不少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影片。这些作品多以边缘人为主要关注对象,以一种较为激进的方式,怀疑、弱化、反叛并消解了传统,以黑色幽默,讽刺,夸张,戏谑等为主要表现手段,颠覆了传统电影表现模式,传达香港人特殊的都市文化心理,形成了深度平面化、主体零散化、价值多元化等明显带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电影风格。  相似文献   

7.
唐纳德·巴塞尔姆是后现代主义代表人物,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后现代主义特征,是对文学传统的戏仿和颠覆。本文通过对其短篇小说《玻璃山》的结构与内容的分析,揭示出这个童话模式之下隐藏着的一个社会政治批判的潜文本,是对美国主流社会中存在的“美国梦”的戏仿、解构和颠覆。  相似文献   

8.
著名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家唐纳德.巴塞尔姆的代表作《白雪公主后传》,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家喻户晓的格林童话《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然而巴塞尔姆这部小说无论从人物塑造、故事情节还是主题上,都彻底颠覆了人们熟知的格林童话故事。文中大量的后现代写作技巧尤其是戏仿的运用,对格林童话故事进行了挑战、否定与颠覆,使之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品的经典之作。研究《白雪公主后传》中的戏仿手法,可以窥见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独特的颠覆魅力。  相似文献   

9.
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打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叙事原则,不仅颠覆了小说这一艺术形式,而且也解构和颠覆了小说的叙事策略,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语言上都导致了传统小说及其叙事策略的解体。虽然传统的叙事策略衰竭了,取而代之却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策略。后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策略主要表现为:错乱零散化、非线性化、荒诞化、重复性和悖论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从王家卫电影后现代主义风格产生的基础说起,力图展示他是如何在其作品中将后现代主义的元素一一展现的,同时探讨王家卫电影的成功对内地电影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曾经在文坛引发争论的“互文性”理论,因有网络文学的出现而变得十分普遍,其写作手法与文本内容对传统“纸张文学”进行了极大的挑战与颠覆。本文试图就“互文性”这一理论对网络文学作品《悟空传》进行分析,其所表现出的对电影《大话西游》的明显模仿与对经典作品《西游记》的戏仿和颠覆,都鲜明显示出“互文”理论在网络文学中的应用。而这一应用,也为后现代主义文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赵利翔 《海外英语》2011,(8):327-328
解构主义,可以提供一种多样性和异质性,其突出特点是对传统和经典的消解和颠覆,提供给文学批评和鉴赏一条崭新的思维模式。该文将从后现代主义及其解构主义的视角解读《怪物史莱克》:影片颠覆了传统童话故事的定律——英俊帅气的王子拯救美丽善良的落难公主,两人一见钟情,最后白头偕老;从而揭示这一电影文本的主旨,强调一种全新的价值取向:不是只有王子才能娶公主,不是只有所谓的美丽与美丽才能结合;只要有爱,男女之间是不分等级的,也没有绝对的美丑之分。  相似文献   

13.
从"第五代"到"第六代",中国当代先锋电影经历了从启蒙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流变,其演进脉络反映了新时期中国社会整体文化思潮的运转逻辑。先锋电影思潮的基本特征表现为颠覆模式与整合模式的对立统一,前卫的艺术实验中蕴涵着回归传统的因素,边缘的反抗姿态里隐匿了对于中心的向往。作为一个现代艺术范畴,先锋电影与大众文化相伴相生,存在着否定自身的倾向,在成功中趋于媚俗。  相似文献   

14.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不断深入的今天,中国内地的某些电影已经体现出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姜文的一系列电影作品具有无中心、无根据、拼贴武、多元主义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艺术风格。从碎片式语言、不确定性以及黑色幽默等三个方面对姜文电影的后现代特征进行分析,能帮助人们更好地体验后现代主义电影的魅力。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评析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后现代主义为教育思想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为教育理论研究注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本文从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对现行教育研究方法的颠覆、教育目的观、课程观等方面进行评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列出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代表作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磊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51-152
席卷全球的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中国的电影产生了很大影响。《越光宝盒》是刘镇伟的又一恶搞力作,他就是运用拼贴、戏仿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完成了电影的拍摄。试探讨《越光宝盒》中的后现代元素,并对《越光宝盒》此类中国后现代主义电影形式主义多于深刻内涵的现象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7.
余娟  陈杰 《文教资料》2012,(7):29-30
美国生态文学在20世纪60年代走向繁荣,这一时期恰逢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社会盛行。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美国生态文学的核心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基本主张相一致,主要表现在对现代理性主义神话的颠覆,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批判与消解,以及对后现代的"有机主义"的推崇上。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主义对权威的嘲笑、修正或颠覆,对元叙事的废除,对知识神秘性和神圣性的取消,对权力语言、欲望语言和欺诈语言结构的消解,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拼贴的使用,拼贴原则成为后现代主义作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中心原则,成为后现代派文学的创作核心。  相似文献   

19.
《公众的怒火》被认为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借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去重新解读这部后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之作,可以看出,通过对官方话语的颠覆,文本实现了对“罗森堡间谍案”的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20.
后现代美学作为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当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一股重要美学思潮,在很多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重要代表,凯特·冯内古特的《五号屠场》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该小说对传统美学价值进行了彻底的颠覆,显示了强烈的后现代美学特征,即黑色幽默和削平深层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