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赤峰学院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数学与科学方向的专业必修课程.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毕业后能否适应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要求.因此,作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必须随时关注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在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上不断创新,使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高师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的一门必修课程,其课程内容体系一直在变化发展之中,因此,相关教材也层出不穷。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材建设非常必要,同时,教材应该将课程与教学四个方面,即小学数学学习能力指标、小学数学教材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小学数学教学过程设计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然后加以编写。  相似文献   

3.
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是培养新时代教师的主要学科,其教材建设为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提供着内源性的支撑。文章基于教材演化的历史逻辑,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为切入点,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舶来与依附、恢复与重建、开放与援引、创新与自足、稳步与深化”等五个阶段的历史嬗变,并从价值、理论、内容、治理等维度对教材的发展困境进行审视。针对存在的教材中国话语体系建构缺失、教材内生性理论质素供给不足、教材内容结构一体化程度不够、教材治理效能需要进一步优化的问题,提出“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教材以及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的纾解策略,即“厚植中国本土现实,坚定教材价值立场;把握学科逻辑之基,加强教材理论供给;超越边缘学科层级,统整教材内容体系;创新教材治理机制,重构教材发展生态”,以更好地满足处在全新历史起点上教师教育发展之需。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数学课程标准》的出台对中小学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也为高师院校数学教学论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为了培养合格的数学教师,提高数学教学论课堂教学质量,我们将案例教学引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是数学教育专业一门专业必修课程。为了进一步主动适应并服务引领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的内涵意识,较好地实现毕业生与教师岗位对接,高师院校在其数学教育专业建设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的内涵建设。立足于主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构建与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对高师院校数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吴静 《考试周刊》2011,(63):16-17
本文阐述了高职数学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摆脱传统的数学学科体系,重新整合数学课程。将高职数学课程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在一起.从教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1986年国际数学教育委员会议(科威特)列出的(五个)专题中有《学校数学课程和内容》;1988年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布达佩斯)列有《2000年课程展望》专题;1989年美国数学教师联合会(NCTM)给出《学校数学课程与评价标准》;英、日、德、法、苏等国先后作出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或改革计划;1991年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有关数学课程论的研究课题》列出六个方面27个专题。综上可知,数学课程论将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我们愿对此提出一些探讨纲目,以便为早日建成我国数学课程论体系而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为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毕业后对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适应能力。所以,作为研究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小学数学的改革动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才能培养出更多新时期社会需要的教师人才。  相似文献   

9.
韩华球 《教育学报》2008,4(4):39-44
近年来我国学者构建了较具典型意义的三种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依据外域学者的有关理论,建构“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内容体系;采用相对分离的组合形式,综合反映有关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重建一种具有“开放”“整合”与“整体”特质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体系。上述三种教材内容体系各有其特点和值得商讨的问题。据此,在构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时,应特别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课程论与教学论、体系内部各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数学课程教学论课程为依托,以小学数学数与运算内容为例,对数学师范生的SCK的发展进行研究发现:数学课程教学论的教学能够有效促进数学师范生的SCK增长.但是数学师范生的SCK仍旧薄弱,有待提高,对影响数学师范生SCK的因素进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教学论学科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两种理论体系,一种是以演绎为主的逻辑体系,另一种是以归纳为主的经验体系。目前,我国教学论的发展现状是以演绎体系为主流,少有归纳体系,导致教学论的知识远离教学实践。事实上,这两种知识体系之间是密切相关的:归纳体系为教学论提供"源头活水",演绎体系为教学论构建"高楼大厦";没有归纳的演绎只能是一种智力游戏,没有演绎的归纳只能是一种经验总结。教学论的知识转型就是要引导更多的研究者从演绎式的理论构建走入归纳式的实践研究,进而为教学论的丰富与完善提供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赵一博  李烨  潘建勋 《大学教育》2023,(6):105-108+141
山东女子学院大学数学课程借助数学文化的相关知识、数学思维和科技创新的元素融合,建立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深入挖掘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以加强大学数学教学与思政育人融合,建设大学数学课程教学与思政育人协调发展的优质平台,在落实思政育人方式与深度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数学素质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我校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体系设置特点与教学现状,阐明了构建理工科研究生数学课程梯级弹性体系的必要性,并就建设研究生一流数学课程体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针对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高职数学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提出了构建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基本原则和切实可行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新框架。  相似文献   

15.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师的职教能力不能适应教学要求,高职数学课程的体系与专业教学目标不一致,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模式不协调.因此,高职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联系,改革教学团队结构,以提升职业能力.按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重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教学做评"合一的整体设计,采用讨论与评价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以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教学论自建立开始,就在研究范式上更多地遵循着体系构建的逻辑,这一研究取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同时也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体系取向的研究更多地关注概念、范畴本身的确定性和概念与概念、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而问题取向的研究更关注教学实践中具体问题的解释和解决。作为一门研究教学现象和教学问题、揭示教学规律的实践性科学,教学论应在研究本土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和构建开放的、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教学论研究中的构建体系和关注问题二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而是共存、互补关系。教学论应重视变化了和变化着的教学实践以弥补过去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17.
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完善,是课程与教学论成熟的标志。近年来,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发展在我国引起了高度重视,但其学科体系的建构还不完善。基于此,就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类型进行阐述,指出当下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构建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高职数学教师的职教能力不能适应教学要求,高职数学课程的体系与专业教学目标不一致,高职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工学结合模式不协调。因此,高职数学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加强与专业教学的联系,改革教学团队结构,以提升职业能力。按基础模块、应用模块、提高模块重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下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对高职数学课程进行"教学做评"合一的整体设计,采用讨论与评价相结合的课堂模式以及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高职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改革高职数学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是包括示范校建设在内的高职课程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传统的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数学的应用性与专业的结合不够.高职数学课程的重构应广泛吸纳智能科学、数学学习论、现代职教课程论的成果,以契合专业需求为主线,兼顾数学课程教育的多元属性.教学应突出案例与问题导入,淡化繁复证明,考核应体现系统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