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地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各有独特意象,且分别体现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社会性别角色定位,二者的审美偏好分别对应西方美学理论中的壮美与优美范畴。目的地的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主要特征是由具体意象引发个体内心触动,进而折射出的社会性别角色期望与价值导向。与西方既有品牌性别气质研究成果相比,中国旅游者对目的地性别气质的感知既有相同之处,更有独特之处,尤其体现在对目的地男性气质之“毅”、“勇”偏好和对女性气质之“婉”、“雅”偏好。  相似文献   

2.
Jock 《成长》2005,(4):78-79
在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在进行着“性别认同”的社会化过程,都按照基于性别差异的社会期望来履行和实践个体的性别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关于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议论更是成了热门话题:男人追求真正的“男性气质”,女人追求十足的“女性气质”,仿佛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相似文献   

3.
所谓个性,就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人性既包含有先天的生物特点,也包含有后天的社会特点,还包含有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特点,而这三者都可以在个体上反映出来而构成个性.前苏联心理学家布拉托诺夫提出的个性结构观认为个性由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心理特征、个人经验、气质、性别特点、年龄特点等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主要依靠后天形成;个人经验来源于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心理特征和气质受到生物遗传与后天的共同影响;性别特点、年龄特点主要是人体自身发展的阶段特征.……  相似文献   

4.
科幻电影中的虚拟身体是身心分离哲学的技术想象产物。虚拟身体的银幕建构凝聚着社会消费欲望和文化实践的印痕。虚拟女性形象的银幕具身化构成了一个性别书写、协商与博弈的场域,其身体书写逻辑折射出传统父权社会的性别想象,以及消费主义下女性气质的商品化运作。同时,电影媒介的具象化特性使得虚拟女性在身体展演中,释放出一种技术“怪怖”,中断影像流,形成瞬间的“反凝视”,从而达到一种富有抵抗意义的性别政治表述。  相似文献   

5.
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个体的心理—行为、人际关系、社会观念的形成与存在受到社会影响和个人建构这两个维度的作用。由此出发,个人基于生理/生物差异的性别心理—行为、性别关系、性别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也是社会针对性别的影响和个人针对性别的建构这双重作用力形塑的结果。在今天,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两分固化心理对个人的生活和社会发展都造成了诸多不利影响,我们可以从自我重构和改建、社会重构与改建这两方面入手,开创一种新型的社会性别心理,促进社会性别心理从矛盾、冲突走向协调、和谐。  相似文献   

6.
加强个性教育全面提高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杏芬 《文教资料》2006,(26):95-96
所谓个性,就是人性在个体上的表现或反映。人性既有先天的生物特点,也包含有后天的社会特点,还包含有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特点,而这三者都可以在个体上反映出来而构成个性。前苏联心理学家布拉托诺夫提出的个性结构观认为个性由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心理特征、个人经验、气质、性别特点、年龄特点等组成。其中个性倾向性主要依靠后天形成;个人经验来源于对社会的认识和实践;心理特征和气质受到生物遗传与后天的共同影响;性别特点、年龄特点主要是人体自身发展的阶段特征。由此可见,一个个体的个性既有生物遗传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市场经济的发育和逐渐成熟,不仅没有带来女性地位的提高,女性作为弱势群体,其权利、地位和个人价值实现从建国以来第一次受到挑战,“性别回归”、“女人回家”等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思潮,充斥了整个社会舆论环境。在这种大背景下,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虽有所增长,但从接受高等教育的质的层面和隐性角度看,女性接受高学历教育正面临社会性别回归思潮的影响;来自女性自身的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社会竞争中的弱势、社会多重角色期待形成了女性追求高学历教育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岑雪静 《成人教育》2012,32(2):68-69
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女性作为男性的附属角色,其自身所具有的创造力和生产力长期受到压抑和禁锢,从而在社会生活中难以获得应有的地位和身份.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则为现代女性争取自身合法社会地位,实现个人价值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和现实渠道.文章在梳理女性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同时,探讨了职业教育和培训对女性人格、身份的影响和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青少年社会性别教育出现一些问题:性别刻板印象影响不同性别个体的社会性别定义,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造成青少年社会性别角色意识缺失,父亲角色边缘化导致青少年社会性别气质缺乏。运用性别表演理论审视我国青少年的社会性别教育,有助于揭示社会性别培养方式背后的认识误区,培养青少年“完整的”个性品质。性别表演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社会性别教育应从以下方面进行:突破传统性别观念,消除性别刻板印象;端正性别角色期待,树立多元性别意识;培养性别“敏觉”,建构社会性别身份;传播科学“社会性别气质”内涵,营造多元性别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有关数据统计发现高校科研领域女性与男性相比,女性层次结构低下,高端人才稀缺,呈现女性“高端缺席”现象.女性“高端缺席”现象一直是国内外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现有研究归结为三类:生物决定论、个人选择论、社会选择论.但从以上三方面影响到女性个体行为如何发挥作用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环节,即女性主观因素,正是这一因素对女性的科研活动起着行为导向与规范作用.文章试图从主观因素视角剖析高校科研领域女性“高端缺席”现象,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国高校的一部分专业出现了“女多男少”的性别失衡现象,小语种专业尤为凸显。这种性别失衡现象对学生心理性格形成与气质生成、课堂教学、学生的视野和思辨能力、学校教育管理、女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发展方面都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曦 《考试周刊》2012,(6):24-25
“女性哥特”被阐释为体现以男权为主导的性别身份观对女性个体造成的影响的有效载体。“女性哥特”恐惧的源泉就在于女性对自身性别身份的焦虑,在父权社会受到的禁锢。《弗兰肯斯坦》通过塑造怪物这一形象与男权社会的代表弗兰肯斯坦的斗争,集中体现了这种矛盾。同时,利用“封闭意象”体现了女性所处的现实环境。女性哥特小说是时代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
以当代女性主义批评和性别研究以及西方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据,以史湘云、薛宝琴为中心,跳脱出人物单纯的生物性别,重点把握人物更深层次上的社会性别,对人物的性别视角进行多方位解析,探讨并重新阐释《红楼梦》中众多女性形象身上特殊的文化意义,并在特定角度概括《红楼梦》中“女性的男性气质”这一超越人物所处时代的人格特征,揭示出其超越生物性别的独特性,从而展现出作者曹雪芹卓越的艺术追求和人文创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双性同体理论分析库切的《等待野蛮人》,可以看出主人公行政长官身上兼具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两种性格特点.由此体现了从双性同体视角分析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建构的机制,有利于男女两性树立正确的社会性别意识,促进男女两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教材文化中的性别偏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孕育于社会文化之中的教材文化,对于个体及社会群体性别角色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考察古今中外的教材,均在不同程度上普遍存在“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的性别偏见现象。它既是社会文化影响的反映,也存在扩大化的倾向,结果又再生和强化了社会性别偏见观念,尤其是影响了青少年对所属性别角色的认同和归属,并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理合情化.从而使女性在学业及职业成就发展条件上处于不利地位。为了社会的今天和明天,为了人类的幸福利繁荣,教材文化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作为对20世纪90年代部分女性写作的一种描述,“私人化”一度成为评论界的热点.时过境迁,冷静观之,“私人化”写作从女性的自觉指向对生命个体与弱势群体的关怀.这种关怀基于性别意识,又超越性别对立,体现了文本的超性别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后现代女性主义运动的推动下,女性文学及其性别研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作为女性主义者,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在剧作《娜拉离开丈夫以后,又名社会支柱》中刻画女主人公娜拉的生动形象,从社会性别建构的角度出发,重点表现其身上兼具的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文学特征,充分显示出女性气质书写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中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佤族女性气质与女性角色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佤族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之一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佤族通过生产劳动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性别文化。由于性别气质和性别角色是两性生理差异转变为社会差异的具体表现 ,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引入社会性别视角来分析佤族女性气质和角色的历史和文化建构。  相似文献   

19.
我国欠发达地区女性在就业上存在人口数量大、就业层次低、受教育水平低、思想观念陈旧等问题。职业教育应针对该地区女性就业特点解决就业问题以促进经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发挥教育扶贫。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了教育起点、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的性别公平,分析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欠发达地区女性职业教育所体现出的不公平状况,力求职业教育中女性的资源获取配比及重视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呼吁社会认可女性的技术能力、培育平等的性别文化。  相似文献   

20.
小说《孙行者》中的主人公阿新对性别的焦虑、对男性气质的追求,反映了华裔男性在美国主流社会被女性化、被阉割的华裔移民史。在写作策略上,汤亭亭跨越性别界线,以女性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者,正是其颠覆男性叙事者、女性主人公这一传统二元对立,改写女性被书写、被构建的“他者”形象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