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7 毫秒
1.
吴铁鸣  戎融 《今传媒》2014,(7):33-34
新闻伦理规范只有能够切实贯彻到新闻实践中去,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因此,实践精神是新闻伦理的价值指向,实际上需要我们思考的则是,构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精神的有效途径。所谓的新闻传播伦理就是指,新闻工作者在职业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职业道德底线。真实性是新闻传播者在传播的过程中,应当也必须应当去遵循的最基本的新闻传播准则。虽然我国目前对这一基本法则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这一准则是作为社会人最基本的一个道德底线。他同时适用于我们传播主体,并用来进行新闻道德判断。或者我们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新闻传播真实性准则是,我们判断新闻传播人道德底线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新闻真实实现的含义与内在要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实现新闻真实,是新闻传播最基本的要求。新闻真实的实现需要良好的新闻传播与收受环境,更需要所有参与新闻活动者的共同努力。这是《新闻真实实现的含义与内在要求》一文阐述的观点。文章通过对实现新闻真实的基本含义及内在要求的深入分析,提出完整的新闻真实实现是由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双重主体即传播主体与收受主体共同完成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图片作为传播新闻信息最直接、直观的传播载体,占据了传播中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每天积极主动关心的新闻,也正是有了图片的报道才使我们增强了现场感,使我们更进一步的相信新闻真实性。然而图片的真实性决定着新闻真实性,也直接关系到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使我们慢慢的对新闻图片最基本的要求——真实产生了一定的质疑。真实,是新闻的第一生命!新闻摄影的真实性,是建立在新闻  相似文献   

4.
余莉 《新闻前哨》2008,(10):79-79
消息是新闻写作和新闻传播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什么新闻啊”——人们常说的新闻指的就是消息。  相似文献   

5.
微博不仅带来新闻传播的新格局,也让新闻采编方式发生了改变,其之所以传播作用凸显,与它的特点和传播模式不无关系。一、随时随地发信息简明扼要易阅读微博的最大特点是微小迷你,而新闻最基本的特征则是讲求时效,如果在新闻现场,还能够随时对现场情况进行直播,无需任何写作技巧就可以轻松叙述新闻现场。与传统  相似文献   

6.
陈强  郑贵兰 《新闻窗》2010,(1):113-114
对任何一门人文学科,历史都是最基本的课程之一。《中外新闻传播史》作为新闻传播三大基础课之一(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传播史),其重要性毋庸置疑。陈力丹教授在《世界新闻史》序言中谈到:“当一位新闻工作者完全不知道本行业的历史(许多行业的知识其实就是由历史构成的),会出现类似情况,他不知道什么是新闻,也不会抓新闻。  相似文献   

7.
新闻的传播过程,表现为媒介发出信息到受众接受信息的分享过程。确切地说,新闻传播是指新闻信息从记者到受众的空间延续过程。新闻信息发出却没有被受众接受,称之为新闻半传播。新闻没有被受众接受,标志着新闻在传播中失落,是新闻半传播现象的外部特征,也是最基本的特征。 剖析常见的新闻半传播现象。我们可以发现这里存在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从客观上说,由于受众的多样化,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渠道多元化,使得  相似文献   

8.
周骅 《新闻窗》2005,(3):56-56
信息时代,新闻时效性与新闻深度报道的融合已成为媒体挑战竞争的有效途径。新闻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和新闻传播客观规律的必然要求。毛泽东同志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中明确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新闻时效性追求的是新闻传播速度的时新性,要求记者以最快速度对新闻事实进行真实准确的报道。  相似文献   

9.
按通常的理解,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信息交换和沟通均称之为传播,它是人们相互联系、结成社会关系的基本方式。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交换活动,毋庸置疑是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中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人类社会传播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从新闻的五要素来看,新闻传播应是最客观、最真实、最严肃,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一种信息交换活动。但事实上,现在我们从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上所看到的新闻却并不那么严肃,或说是相当的不规范,有一种媚俗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闻理论的发展,学者们纷纷开始寻求新角度来重新认识新闻的定义。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对话理论也被应用到新闻研究中,为新闻研究者理解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巴赫金曾认为对话是人类进行交往和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传播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话,传播只有在对话中才能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新闻是相对旧事而言的,是对正在发生,或者已发生但有价值的事的及时报道,它有很多特性,如时效性、准确性、真实性等,其中时效性是其最基本的特性,因此新闻传播对新闻至关重要。如今新闻传播媒体有网络、电视、报纸、电台等,形式纷繁复杂,已可以达到即时传播。在古代,同样需要新闻传播,那么古代新闻是如何传播的呢?一、烽火我们最早的烽火记忆也许就是周幽王为博宠妃褒姒一笑,而冒天下之大不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烽火,也叫烽燧,是古代军情报警的一种措施,即敌人白天来犯燃烟(烽),夜间来犯点火(燧),以可见的烟气光亮报警,是古代最常见的信…  相似文献   

12.
在新闻传播活动和新闻理论研究中,“什么是新闻”是最基本的问题;而新闻又是对事实的报道,因而“什么是事实或新闻事实”就成了更基本的问题。如果说“新闻”是新闻学大厦的基石,那么,“事实”就是新闻学大厦的地基。陆定一晚年还说:新闻工作,搞来搞去,还是个真实性问题。而真实性问题,说到底,就是如何准确把握事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传媒是当前最引人注目的文化载体,人文关怀一直是我国新闻传播的基本视角,尤其是近年来,人文关怀的理念逐渐成为新闻传播主流中的一个亮点。本文主要采用资料分析、例证分析等方法,阐述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渗透下,各类媒体新闻报道的内容和主题悄然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史体系的三维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昆 《新闻大学》2007,3(2):30-35
新闻传播史呈现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一个完整、混沌的系统结构。要将新闻传播史的研究推向深入,必须对这一混沌的整体进行解析。合理的解析是将其细分为三个层次或子系统: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新闻传播观念。它们彼此依赖,相辅相成。其中,新闻传播事业始终是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新闻传播制度则相对地比较滞后,具有一定的持久性、适应性和稳定性;新闻传播观念虽然是主体对于新闻传播实践的能动的反映,但是科学的观念能转化成物质的力量,成为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设计的指南。要解构披着历史外衣的政治与社会神话,必须建构起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制度和新闻传播观念彼此交融的统一的三维历史空间。  相似文献   

15.
韩正 《青年记者》2012,(11):41-42
背景 新闻传播最基本的职能是为社会公众提供量多质优的新闻信息,以便大众能及时了解与掌握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最新动态,适时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社会的发展.①新闻传播还能通过提供新闻信息实现舆论监督功能,适时地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记者以什么样的职业道德来对待或实现新闻传播事业的这些功能,也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闻理论的发展,学者们纷纷开始寻求新角度来重新认识新闻的定义。俄罗斯文艺理论家巴赫金提出的对话理论也被应用到新闻研究中,为新闻研究者理解新闻传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巴赫金曾认为对话是人类进行交往和生存的最基本条件。传播究其本质而言就是对话,传播只有在对话中才能达到效果的最大化。①随着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  相似文献   

17.
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它肩负着向受众表述新闻事实,传递新闻信息的特殊使命,是构筑新闻报道的最基本元素。新闻语言作为新闻媒体的重要传播载体,首先要求的是其准确性与规范性,但随着媒体技术的迅速更新,媒体普及面的不断拓宽,语言自身的发展流动,  相似文献   

18.
金兰 《声屏世界》2016,(4):28-29
真实性本来是对新闻最基本的要求,但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的来源方式、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多的人可以更容易参与到新闻行业中来,使这个行业的成分变得复杂化,导致了越来越多不实新闻的出现。  相似文献   

19.
<正>摄影记者如何用手中的相机,记录具有传播价值的新闻,其最基本的功夫是,在现实生活中善于发现那些具有传播价值的真实事件。图片在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其最主要的功能有四:一是对新闻源的"可视"性,二是对新闻事件的"定格"功能,三是对表达新闻主题的"放大"作用,四是在新闻传播中的"不可替代"性。正因为新闻图片具有以上四个基本特征,因此,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作为  相似文献   

20.
杨妍 《今传媒》2013,(11):123-123,129
新闻传播最基本的社会价值是保障公众利益和促进社会发展。社会发展需要诚信风气的支撑和助推。本论文主要探讨新闻传播是为何能肩负起构建社会诚信的重任,着重点落在如何塑造社会诚信,及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可供选择的克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