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华大学以北京地区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为契机,详细梳理现有工作,认真思考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新背景下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的深刻内涵,并尝试回答这样三个问题,即怎样保持示范性就业中心的生命力,怎样发挥示范性就业中心在带动和提高北京地区就业工作整体水平方面的影响力,以及如何通过示范性就业中心建设项目,推动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学生就业已成为国家、社会和高校最为关注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之一,调查显示,就业压力已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困扰,这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不再仅仅是就业政策的执行部门,而更多地发挥着指导、反馈、服务的育人功能。首都师范大学以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建设为契机,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贯彻“将就业纳入人才培养”的工作思路,着重从建设就业工作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8):F0002-F0002
以促进关注就业的专家学者、企业、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沟通和交流,为就业指导工作提供服务为宗旨的公益活动——“起航就业沙龙”4月13日在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东配楼逸夫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4.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多年来一直秉承"以学生为本,不断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完善和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的工作理念,就业工作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近三年,学校的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2008年被评为"北京地区高校示范性就业中心"、2009年被评为"北京地区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评为"教育先锋先进集体"。总结近年工作,主要经验和感受如下:  相似文献   

5.
从就业文化视域看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全程化就业指导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就业指导过程中开展就业文化建设,必须构建以“入口”、“培养”和“出口”这“三关”为主线,以“为道”、“为实”、“为用”这“三为”为抓手的高校全程化就业指导模式,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满意就业。  相似文献   

6.
高校应当确立“以学生为本、以就业为中心”的发展观.解放思想,深刻剖析高校就业指导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就业指导的新思路。提高高校学生就业竞争力,展终实现大学生的顺利、稳定、合理就业。  相似文献   

7.
《思想教育研究》2010,(5):F0002-F0002,F0003,F0004
多年来,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一直保持高比例就业,连续十年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04年,学校被国务院评为“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是全国受此殊荣的四所普通高校之一;2009年,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被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同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是全国获奖的两个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之一;200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2009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健全就业促进体制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针对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坚持以内涵式发展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转型升级,提出就业政策系统化、就业指导个性化、市场建设信息化、就业服务精细化、队伍建设专业化、招生培养一体化的“六化”思路,以期对新时代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并轨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高校全部实行招生并轨制度改革,并轨后毕业生的就业引起社会的关注,从过去的“双包”逐步变为“双自”,高校就业主管部门要适应新体制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发挥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和有序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为贯彻教育部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促进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借鉴”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和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成功经验.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上开通毕业生就业工作服务平台——就业频道(公网网址http://job.chsi.com.cn教育网网址http://job.chsi.on)。该频道主要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为服务对象.兼顾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集网上宣传、网上咨询、信息交流与就业指导等一体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招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而毕业生就业工作则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坚持“以质量促就业,以就业促招生,以招生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出路为导向,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增强招生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力促学院持续健康发展。加强宣传。保证质量.精心做好招生录取工作  相似文献   

12.
关于高校就业指导中心职能定位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既要担负起政府管理大学生就业的职责,实现《高等教育法》中要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的法律规定,又要与市场紧密结合,满足市场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出的要求,具有适应市场要求的功能。为实现“市长”规定和“市场”要求的功能,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有必要走“减轻负担”和“嫁接功能”的道路,既要简化不必要的办事程序,精炼工作方法,又要主动走出去,引进市场化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13.
芝加哥大学Harris公共政策学院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三位一体模式提升贫困生就业能力。入学前,该学院启动“Harris助学就业计划”助力贫困生提前体验职场情境;培养中,依托职业型联合学位对学生完成跨学科培养;求职中,始终贯穿持续性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以此实现培养手段、培养时空、培养部门的持续联动。三位一体模式的生成与提升贫困生元认知能力、完善贫困生学科理解力、提升高校就业帮扶技能与增强贫困生自我效能感密切相关,这对完善我国高校贫困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形成多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代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 ,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 ,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 ;“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 ,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质量 ,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等等 ,这些都将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 ,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 ,为大学生就业铺路 ,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为此 ,我们对即将毕业的高年…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17,(90):182-183
将大数据与考试招生和高校就业指导教育工作进行结合,解决由于招生和就业指导不同部门造成的相关数据资源孤立且不全面的问题,对招生和就业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将专业设置与人才市场的需求信息全面对接,并且能够预测大学生就业、择业的相关思想行为,有利于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通过考试招生就业服务大数据平台,实现考试招生和就业信息向资源的多元化大数据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16.
提高就业能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关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业能力不足是我国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高校应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培养模式、加强就业指导,大学生应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寻找工作、共同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7.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研究生就业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必须通过招生、培养、就业指导三个系统的改革,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研究生的职业素养和核心竞争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研究生就业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认真贯彻中央政策精神,开展了一系列基层、西部就业宣传动员活动。学生就业指导中心邀请到著名校友、全国十杰法官、北京市海淀区知识产权庭庭长宋鱼水法官到校为毕业生同学作职业指导报告,报告以“基层就业与立业”为题,掀开了学校推动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序幕。2005年12月,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了“基层就业之路——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系列活动”,此次活动在北京市高校中率先掀起了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高潮。校友宋鱼水法官也到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感受,向同学们展示了基层广阔的发…  相似文献   

19.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确立以就业为中心的人的全面发展观;以“全面全程就业指导”促进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全面提高,构建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体系;以服务推进大学生就业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发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保证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上海市女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和上海市教科院高教所于2004年10月联合组成“上海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课题组,通过问卷、座谈等方法对高校大学生就业趋向、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及高校就业指导机构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本报告主要是针对高校在校生中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取向所作的专题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