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鞍山产山葡萄籽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山葡萄籽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山葡萄籽中主要提取出6种脂肪酸,其中主要成分是亚油酸.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7,(6):56-59
以葡萄籽为材料,采用硫酸-香草醛显色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原花青素的提取率并以此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最优提取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80%、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25,提取2次,在此最优条件下其提取率为4.45%。  相似文献   

3.
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葡萄籽原花色素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并用油酸酰氯对葡萄籽原花色素进行化学改性,得到了脂溶性原花色素,研究了脂溶性原花色素在猪油中的抗氧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葡萄籽原花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为:40%乙醇水溶液在313K下浸提80min,其中料液比为1:11,乙酸加入量为0.75%。脂溶性原花色素能很好地抑制猪油的自动氧化,且与Vc有很好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白藜芦醇,由正交试验获得葡萄皮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提取剂浓度60%,料液比1∶12,超声时间12min,60℃水浴时间30min,白藜芦醇提取率为0.014 9%.葡萄籽中提取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提取剂浓度60%,料液比1∶14,超声时间5min,60℃水浴时间30min,白藜芦醇提取率为0.005 7%.在此条件下的提取工艺稳定性好且简便易行,实验结果还显示葡萄皮中白藜芦醇的含量高于葡萄籽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小学教学研究》2015,(3):110-111
近日,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戈登·霍华思研究发现,葡萄籽提取物能对抗结肠癌,并能在化疗过程中保护肠道。研究小组将市面上可以购买到的葡萄籽提取物作为实验对象。他们把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单宁萃取出来,并把单宁冷冻干燥,之后再将冷冻干燥后的单宁磨成粉末,用于实验室进行研究。实验结果非常可喜,葡萄籽  相似文献   

6.
李炜 《襄樊学院学报》2009,30(11):35-38
研究总结葡萄籽原花青素的多种生物学功能,探讨其应用在运动中所产生的功效,尤其在抑制自由基的生成,抗氧化、抗疲劳等方面的作用.研究证明葡萄籽原花青素能在运动中抗疲劳、提高运动能力.说明其较适合作为运动营养补剂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7.
棉籽毛油色泽较深,经过长期研究发现,预处理过程中的蒸炒工艺、蒸发工艺对棉籽毛油色泽影响较大,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一些预防措施,降低棉籽毛油的色泽。  相似文献   

8.
很多人逛街的时候看到各种品牌的葡萄籽提取物保健品,随手拿起来看看,包装上称葡萄籽具有抗衰老的作用。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既然这种葡萄籽保健品那么好,干脆吃葡萄就不吐葡萄籽算了,直接吃不就得了,还能抗衰老、保持年轻呢。  相似文献   

9.
柯玉升 《成才之路》2014,(17):I0001-I0001
正葡萄籽成了无人要的垃圾。葡萄籽外壳坚硬,牲畜不吃,沤粪不烂。甚至有厂家专门给种植户签订协议,只收葡萄,葡萄籽归种植户拉走。处理掉这些堆积如山的葡萄籽,厂家一年不知要"垫"进多少费用。在北京发展的郑州女孩张丽雯却不这样认为,她说:"葡萄籽不是垃圾,而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既然是宝贝,那些堆积如山的葡萄籽,张丽雯全都要了。消息传出后,北京市大大小小的葡萄酒厂老板乐滋滋地找上门来,只要张丽雯收下一文不  相似文献   

10.
通过热加工法从沙棘果实中提取沙棘油,采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进行沙棘油微囊化,探讨复凝聚法制备沙棘油微胶囊的工艺。研究不同因素对成囊的影响,以微胶囊的收率为制备工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法得到该工艺的最佳制备条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4.1;转速:400转;温度:40℃。  相似文献   

11.
对酿酒后山葡萄皮和籽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酿酒后山葡萄皮和籽中的脂肪油,以氢氧化钾甲醇溶液对脂肪油中的脂肪酸进行甲酯化,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酿酒后山葡萄皮鉴定出9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72.59%,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4.98%、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25.35%;酿酒后山葡萄籽鉴定出5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脂肪酸总量的87.30%,亚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69.58%、油酸占脂肪酸总量的14.90%.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萃取葡萄籽原花青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在提取葡萄籽原花青素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原花音素的抗氢化性及其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从选种、整地、定植、栽后管理等方面,研究保护地葡萄与草莓的套作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以茶叶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得到茶叶籽油,通过分子蒸馏富集提取茶叶籽油中抗氧化成分,并采用UHPLC-TOF-MS分析其组成。结果表明,CO2流速对萃取速率影响较大,采用超临界CO2梯度萃取的模式,不同萃取阶段得到的茶叶籽油的酸价存在一定规律,在萃取初期,茶叶籽油的酸价较高,随着萃取过程的进行,酸价逐渐降低,说明游离脂肪酸更容易溶解在超临界CO2中。茶叶籽油分子蒸馏馏出物中主要的抗氧化成分包括:山茶甙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阿福豆素,表儿茶素及表没食子儿茶素等5种。  相似文献   

15.
采用索氏提取法对马兰籽中马兰籽油进行了提取,进行甲酯化处理后,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马兰籽油中共鉴定出16种脂肪酸,占马兰籽油总量的98.66%,在马兰籽油中鉴定出的脂肪酸主要为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烯酸、十六酸.  相似文献   

16.
茶油在医药方面的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油是一种纯天然高级可食用油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具有"有种珍品"之美称,在我国作为医用用途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发现茶油除了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外,还含有大量其他微量的活性成分,使茶油具有更多的、良好的医用用途,对茶油中含有的活性成分及相应的医药用途进行了综述,以促进茶油在医药工业中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云南红花油茶籽和白花油茶籽脂肪酸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分别提取云南腾冲红花油茶(Cam ellia reticulatef.simpex)籽和白花油茶(Cam ellia oleif-era)籽油,测定种籽含油量,油甲酯化后,应用GC-MS对它们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红花油茶籽含油量(质量分数,下同)较白花油茶籽高,分别达到38.3%和36.0%;(2)红花油茶油和白花油茶油脂肪酸成分相似,但组成有所差异,红花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占83.5%,饱和脂肪酸占16.6%,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达到16.4%,油酸和亚油酸达到83.0%;白花油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占89.7%,饱和脂肪酸占10.2%,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达到10.1%,油酸和亚油酸达到89.1%;(3)红花油茶油中棕榈酸和硬脂酸较白花油茶高,亚油酸相近,油酸较白花油茶油低.  相似文献   

18.
葵花油的保色性和不泛黄性优于豆油,其颜色也比豆油浅。本工作利用葵花油、甘油、苯酐等合成了葵花油醇酸树脂,它不仅可作印铁罩光漆、清漆,而且可代替豆油作白色磁漆或其它浅色磁漆,性能指标达到规定要求。本文列举了葵花同醇酸树脂,印铁罩光漆、清漆、磁漆的配方,生产工艺和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