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彝族服饰图纹类型、艺术特点及美学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图纹的类型、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上 ,探讨了彝族服饰图纹的文化品位。按属性把彝族的服饰图纹归纳为 :几何型图纹 ,图腾式图纹 ,花卉、鱼虫图纹和自然景物图纹四种类型。并从多元化整体美 ,以自然美作基调 ,崇拜性思想的反映 ,融入外族及现代艺术成分四要素上对彝族服饰图纹的艺术特点及艺术价值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从彝族对火的崇拜以及火纹样在服饰上的应用来阐述相关的火镰纹、太阳纹及铜鼓纹的类型,在火图纹的类型、艺术特点和美学价值上探讨了彝族服饰火纹样的民族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3.
花腰彝服饰艺术在彝族众多支系中独树一帜。花腰彝服饰是花腰彝族的族徽,其服饰形象地体现在一个"花"字上,是花腰彝人内心情感与自然生活的智慧结晶,融入了花腰彝人拙朴天真、粗犷豪放、贴近自然的原生态意识,也是该民族传统文化的特殊载体和外在表象。服饰上的各种装饰语言都是花腰彝族既往历史、民间传说、宗教信仰、原始图腾崇拜的缩影。其所蕴含的丰富独特的文化符号,使花腰服饰具有神秘的艺术魅力,成为花腰彝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相似文献   

4.
神话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是人们借助于幻想企图征服自然的表现。象征,是艺术诞生的一种原生形态。从服饰神话入手,运用象征艺术理论对其分析研究,对服饰神话上表现出的太阳、火光、英雄的表层原始意象进行阐述,并解释如何产生这些原始意象的象征艺术思维,深入探讨民族服饰神话象征这个斑斓多姿的意义世界,力图对民族文化载体之一的民族服饰神话有所把握。  相似文献   

5.
楚雄彝族服饰的色彩,是彝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色彩对比强烈、大胆、绚丽耀眼。从其服饰表现的色彩上,可以发现历史演变、民族心理、宗教崇拜等方面在楚雄彝族服饰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6.
楚雄彝族服饰的色彩,是彝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它的色彩对比强烈、大胆、绚丽耀眼。从其服饰表现的色彩上,可以发现历史演变、民族心理、宗教崇拜等方面在楚雄彝族服饰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7.
节庆是人类社会各个民族普遍传承的一宗重大的显形文化事项。在节庆族群活动中,它具体而微地涵盖了文化的三个层面,即物质、精神和行为,其中服饰是最引人注目、最赋予情感特征的表达形式。本文基于彝族节庆文化的视角,从民俗事像、文化意念和审美趣味等方面,探讨在传统节庆时节的服饰民俗与生活状态及审美意义,以期对彝族节庆服饰艺术的传承和现代设计能起到积极的参照作用。  相似文献   

8.
孔梅  孔明 《文教资料》2007,(19):109-111
本文围绕彝族服饰图纹的三种类型,初步探讨分析了彝族服饰图文中所蕴含的彝族审美观、宗教观、传统习俗,从一个侧面展示了彝族文化。  相似文献   

9.
大姚彝族因支系较多,服饰各异,每个支系都有自己的传统服饰,形成了自己彝族服饰的特殊风格。各种服饰的款式、装饰纹样和装饰品都是同他们民族的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信仰、婚姻恋爱等联系在一起的,它包含着特定的社会内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民俗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贵州黔西北彝族的着衣情况来看,产业化是彝族服饰的必经之路。目前全国彝族服饰产业化程度总体偏低,各区域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从生产现状和市场需求来看,其产业化的突破口在于制作既保留传统彝族服饰的核心要素又符合现代彝人审美观念的改良版服饰,而改良的关键在于把握继承性保护与改良性开发并重原则、文化性视野与盈利性目标兼顾原则。  相似文献   

11.
浅析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腰彝民族服饰的艺术创作中,花腰彝人通过对造型、色彩、图案、工艺等装饰语言的综合运用,在创造出灿烂多姿的民族服饰和装饰艺术的同时,也实现了装饰艺术和民族文化的融合。对花腰彝服饰的装饰语言进行分析和研究,对于诠释花腰彝服饰的民族特点和装饰艺术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羿神话一直是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特别是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对羿神话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如忽视从开放的角度对羿神话所隐含的文化意蕴作深入的剖析,很少从纵向上对羿神话发展、流变及展衍情况进行梳理与考察,没有从整体上挖掘羿神话在文学、美学、主题学等方面的价值。在未来的研究中,还可以从主题学角度探索其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对其展演情况作整体梳理、注重道教神仙思想对羿神话的渗透和利用等方面进一步开拓和深入。  相似文献   

13.
彝族叙事长诗《阿诗玛》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阿诗玛》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根据其所改编的艺术形式也多种多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其教育传承过程中对人的德智美方面产生着重要的有益影响,具有特殊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4.
"洪水再殖型故事"是一个世界性的著名故事类型,彝族洪水神话是茂缅亚型的主要代表,彝族与他民族间在洪水神话这一主题上体现出诸多明显的联系与相互影响。纵观洪水再殖型故事,主要存在四类典型母题,而彝族的四大创世史诗之一《查姆》则统摄了这四个典型母题。现以《查姆》为例,从时空的角度,以纵向的历史观和横向的地理概念剖析文化的时间性和空间性。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一体化给民族服饰国际化提供了国际环境.西部大开发和发展旅游业的战略,给民族服饰的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政策机遇.中国服装业应当以民族服饰为资源,以旅游业为依托,建立国家级开发机构,吸引民族服饰的专门人才,吸纳多方投资,走专业化、技术化、工业化、产业化的道路.构建民族服装产业的新格局,要建立若干生产基地,实行现代化管理,高起点,树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实现民族服饰向国际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支格阿龙”是彝族神话中的英雄偶像,其神话传说广泛流传于滇、川、黔、桂彝族地区.该神话主要思想集中反映了彝族母系社会末和父系社会初的意识、婚姻形态及其信仰.支格阿龙所处时代虽仍是母系社会,但父系社会的意识已开始崛起.某种意义上,支格阿龙正是这时期男人们为了建立父系社会的需要,并集男性力量与生殖力于一体而树立起来的一位英雄偶像.当然,支格阿龙最终的死也昭示了母系社会对其衰落命运的激烈抵御与抗争.  相似文献   

17.
彝族传统花灯主要流行于云南红河、楚雄、玉溪、文山、曲靖、普洱等州市彝族聚居地区,是中原汉族文化和西南彝族边地文化交融的产物,主要源于彝族原始宗教祭祀活动,是一种歌、舞、剧相结合的地方民间戏剧,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剧目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具有宗教、民俗、歌舞、娱乐等多种功能,也有祭祀性、娱乐性和庆贺性为一体的特点,也具有灵巧、大方、豪爽的审美情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并将念、唱、做融为一体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8.
广泛流传于彝族民众中的洪水型兄妹婚活态神话以民间信仰为源头,并借助定期、反复的信仰仪式展演而不断活化和强化。民间信仰又运用口耳相传、文本记述、媒体录制等方式,唤醒并加深彝族民众关于洪水型兄妹婚神话的记忆。彝族洪水型兄妹婚神话中的主人公或神物即是民间信仰中的祖先神、崇拜物,在供奉、祭祀祖先的活动中人们的神话思想逐渐明晰,神话寄托愈加强烈。依托民间信仰这一载体,神话的自然传承便有序、顺畅地延续开来,所以说,神话与民间信仰水乳交融,难分彼此,两者在强化对方的同时也加强了它们之间的存续关系。  相似文献   

19.
苗族侗族的文化绚丽多姿,尤其苗族服饰更是异彩纷呈。运用人类学、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比较分析广西融水、三江地区的苗族侗族服饰刺绣文化存在的趋同与存异现象,通过服装上图腾图案及其他故事场景、人物图案的比较①,探析苗族与侗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审美意识和民族性格对其刺绣文化的竞生共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