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早期小说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者按:本文是赛珍珠的中国小说系列专论之一.全文追溯了中国小说的发生和发展历程,并为中国小说作了有力的辩护.文章对于我们认识赛珍珠的中国小说观和她本人的文艺观,颇有价值,故译出,以供赛珍珠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与早期传教士小说相比,<中西教会报>"喻道要旨"栏下的基督教小说,以其自有之特色,成为基督教传道播教的有效手段.传教士小说虽然参与了中国近代小说的进程,但并不能"主导"或"引导"其发展,中国近代小说有其自身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小说理论,与近代小说创作一样,是中国近代文学革新运动中发展迅猛、成绩显著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带着鲜明的时代气息,带着西风欧雨的信息,突破了中国小说理论长期停滞在序、跋、评点的形式局限,使小说学逐渐为社会所重视,形成具有中国近代时代特色的小说理论休系,对当时的小说创作起着明显的指导作用,对五四以后小说的繁荣发展也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代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一大关键变局.俗小说的出现及雅俗共融的态势的发展,使宋代小说整体呈现如下三个特征:一是渐趋“言文合一”的独立语体,二是“体用一源”的小说思想,三是题材与读者意识的文化下移和由此带来的文体嬗变.这三方面的新变,开启了中国古代小说成熟之路,也奠定了明清小说美学思想基础,使宋代小说成为近代小说的源头.  相似文献   

5.
关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起源问题, 自古至今,众说纷纭.笔者在前人关于中西方小说起源诸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化渊源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小说起源及发展轨迹问题.从文化渊源层面进行剖析、考证,论证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战国时期,而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纸草文献小说则是西方小说的起源.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出发,论证中西方小说不同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理论研究应该期待与实践对话,由此而延伸出来的实践意义远远超过了理论本身.在小说泛滥的当下,人们思考消费时代小说生产的前景和出路问题,更对小说创作理论研究怀有一种强烈的期待,希望小说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之间开展真正有效的对话.有鉴于此,本期刊发涂昊博士和任东华博士后之间关于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对话,以期学界能进一步加强中国小说创作理论的研究,促进中国小说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小说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本文从<剪灯新话>中与佛教有关的作品入手,分析了佛教文化中的因果报应、明心见性、转世及地狱等思想观念对小说的影响,简单说明了佛教转世观、地狱观在作品中呈现出来的中国世俗化色彩.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小说从诞生时已经沿着两条道路行走,即形成了所谓"雅"、"俗"两种类别的小说模式.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两条道路合流交叉的倾向日趋明显,张爱玲的小说成为雅俗合流之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通过对其小说集<传奇>里通俗性特征进行分析,为中国现代小说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刻书中心之一的福建建阳,刊刻了大量通鉴类图书.这一刻书背景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代历史演义大多以"按鉴"相标榜,也确实多参照通鉴类图书通俗演义而成.这些"按鉴"演义有的艺术成就不高,但是它们在明代的大量产生有其积极意义,满足了读者阅读的需要.从小说艺术和小说观念发展的角度来说,"按鉴"演义是小说艺术精致化、小说文体独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第一人称叙事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学自觉地发展,又受到近代翻译小说的影响.<浮生六记>、<断鸿零雁记>以及<沉沦>三部带有自叙传性质的作品反映了中国小说叙事角度从传统单一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向现代第一人称叙事转变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魏翔 《文教资料》2009,(27):6-7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过程中,汉魏六朝时期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一时期的社会习俗对小说的影响也是十分深远的.本文从汉魏六朝时期的社会习俗与小说的关系入手,探讨、揭示了这一时期的社会习俗对小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韩国传奇小说的发展在是中国小说发展的影响下进行的.<金鳌新话>被称为韩国最初传奇小说集,深受明初瞿佑<剪灯新话>的影响.而<金鳌新话>对后世韩国小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作为中国小说发展链条上的重要一环,在群星灿烂的古代文学天空中大放异彩,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页.其中从微观分层的研究角度对明末才子佳人小说与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更加准确的认识和把握二者之间的联系,了解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内部本身的演变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4.
就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发展而言,六朝志怪小说是唐传奇的前身,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多共性.本文从小说作者的创作意识这一角度,阐述了二者尤其是六朝志怪小说的特点,旨在说明六朝志怪小说与唐传奇创作意识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小说历来被视为"小道",不能与诗文同登文学大雅之堂,但"五四"文学革命开辟了中国文学史上文学的新时代,给小说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使小说在形式、叙事、语言等多个方面出现了革新,这集中体现在这一时期小说的多样创作上.本文试图从"五四"这一特殊时期出发,分析小说理念的刷新和创作上的多样探索.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中国的家族及其文化,<狂人日记>主要从反面透视从而形成了批判和否定中国家族及其文化的题旨;后起的中国现代家族小说则逐渐转变了视角,并逐步形成了赞美和肯定家族及其文化的题旨.<狂人日记>的重要主题是启蒙,而后起的中国家族小说则随着时代环境与文化语境的变化,对<狂人日记>的启蒙意识给予了消解.<狂人日记>塑造了反封建的精神界战士,并深刻地显示了思想革命的伟大意义,而后起的中国家族小说则塑造了用行动反封建的青年形象,形成了注重实际反抗的意义追求.这种不同的意义追求,一方面表明了中国现代家族小说对<狂人日记>传统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是中国现代家族小说自身思想和艺术新质的表现,由此也体现了中国现代家族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六朝志怪小说与诗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受到中国诗歌传统的影响,六朝志怪小说中,有许多诗歌恰到好处地融入小说,这些诗歌与小说相融合,对六朝志怪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及意境的开创具有重要作用.这一形式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成为我国古代小说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中国的乡土文学,是受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以及东北欧等国描写乡村生活小说的启发和影响而形成的小说创作潮流.20世纪的乡土文学创作开始于20年代,以鲁迅及鲁迅影响下的乡土小说为代表.之后,乡土文学逐渐发展成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小说创作现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出现了许多非常优秀的作家和作品.乡土文学逐渐走向成熟,可以看作中国小说走向文学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9.
隋爱国 《文教资料》2008,(34):12-14
郁达夫小说在如何汲取古代小说营养方面为中国现当代小说开辟了一条可以借鉴的路径.本文以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郁达夫小说与中国古代小说在情欲意识上的复杂关系.笔者认为,郁达夫小说有选择地传承了中国古代小说特别是言情小说尊情重欲的情欲观念.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其中的"性不洁观"的影响.但是,郁达夫以现代的眼光.对中国古代小说情欲意识的积极因素给予了新的审视、改造,并将古代的这种情欲意识融入其极具现代性的情欲意识结构中.使郁达夫小说具有了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小说与戏曲传奇同源共流,互相影响和交融,而且,它们都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现象,因而对于中国小说发展与戏曲传奇发展来说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因此.研究小说、戏曲传奇之间的关系,是切合我国小说戏曲传奇现象之实际而又必要的研究.本文试以<娇红记>为例,通过对小说版和戏曲传奇版<娇红记>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两方面的分析,以此来探明小说与戏曲传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