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3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元明杂剧中神仙道化剧所占比例很大 ,而八仙戏又是神仙道化剧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元明八仙戏的情节结构与叙事意向受到唐传奇《枕中记》很大影响 ,但由于时代精神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艺术风貌。元代八仙戏以马致远的创作为代表 ,他与李时中等人合作的《开坛阐教黄粱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明代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是八仙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2.
明代讲史小说文体的兴盛有多方面的原因,本文论述的是建阳刻书对明代讲史小说文体兴盛所起的作用.建阳书坊在典范作品的刊行、作家队伍的建设、新讲史小说的编撰、销售市场的形成与读者群体的培养等方面,都为讲史小说的文体兴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历史小说家自觉地附庸于传统史学家,以文学作品重述历史著作。这一历史小说的传统在近代开始动摇。近代历史小说悄悄地走进了小说的转型阶段,趋向着小说艺术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而李劼人的创作尤以突出的艺术成就突破了传统的束缚,为历史小说创作带来了新的风貌,为历史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艺术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福建建阳是宋元明三代的刻书中心之一,在明代刊刻了大量小说,尤其以万历年间为小说刊刻高峰期。明代建阳书坊的小说刊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其语体选择以白话小说居多,题材类型多集中于讲史、神魔、公案,版式多为上图下文。  相似文献   
5.
包公戏与包公小说的关系(下)涂秀虹四万历二十二年(1594),朱氏与耕堂梓行《新刊京本通俗演义增像包龙图判百家公案》,上中下三册,十卷百回。此书封面上下两层,上层之图绘包公审一猿一女,是本书第二回《判革停猴节妇坊牌》的情景。图左右各有一行题句:“日断...  相似文献   
6.
包公戏与包公小说的关系(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千年的包公艺术史上,元杂剧中的包公戏是其高峰。但宋元说话和说唱的包公故事不仅在故事类型、情节模式、故事细节、人物动作、人物性格形象等等方面,而且可能在音乐与表演形式上,都影响了包公杂剧。也许由于没有文人的参与,在小说成熟的明代,并没产生优秀的包公小说,根据前代包公艺术改编成的包公故事集《百家公案》极为鄙陋,但对明代以后的包公戏有着很大的影响。清代的长篇说书《龙图耳录》是包公艺术的集大成之作,但与其说它是包公小说,不如说是侠义小说。而在清以来兴盛的地方戏中,包公戏或承传前代艺术,或新创,至今仍有着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刻书中心之一的福建建阳,刊刻了大量通鉴类图书.这一刻书背景对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明代历史演义大多以"按鉴"相标榜,也确实多参照通鉴类图书通俗演义而成.这些"按鉴"演义有的艺术成就不高,但是它们在明代的大量产生有其积极意义,满足了读者阅读的需要.从小说艺术和小说观念发展的角度来说,"按鉴"演义是小说艺术精致化、小说文体独立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8.
元杂剧中现存的东周列国戏与《史记》关系密切,杂剧正是在《史记》叙述的基础上加以创造,但杂剧在叙事焦点、叙事意向、叙事意趣等各方面相对于《史记》叙事都发生了明显变化,杂剧敷演促进了历史叙述的世俗人情化,个体“人”的精神在军国大事的历史背景中突现出来,同时,传播媒介的转换也给杂剧叙事带来一些局限  相似文献   
9.
明代“按鉴”演义与建阳刻书背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成熟的章回小说是从“按鉴”开始的,“按鉴”成为明代历史演义的基本面貌。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这一阶段性特征与福建建阳刻书密切相关。建阳是中国古代刻书中心之一,在宋代率先雕刻经史著作,至于今日尚存的刻本中,仍以史部为其大宗,而在史部中,又以普及性的通鉴类图书占绝大多数。正是这样的刻书背景决定了建阳书坊最早产生刊刻“按鉴”小说的创意,大量“按鉴”小说的编撰和刊刻使历史演义成为中国古代小说影响深远之大宗。  相似文献   
10.
三国故事和关于三国故事的表演由来已久,至宋元时期已传播广泛。讲史之“说三分”与杂剧之三国戏为三国故事发展过程中的二种艺术形态,二者同生共长,关系密切。元杂剧之三国戏所演故事基本见于《三国志平话》,三国戏多截取平话中的一段故事改编而成,平话的全知叙事方式、人物性格形象、超越史传的艺术思维、以及尊崇刘备集团的叙事倾向等,都对三国戏的演述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