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为邢台融入京津冀一体化、对接京津产业转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邢台既要抓住区域一体化和国内经济重心北移带来的发展机遇,也要避免在"南北夹击、东西隔绝"中形成"中心-外围"格局,警惕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邢台需要确定自身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功能定位,积极主动参与区际产业分工,精准有效对接京津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2.
邢台地处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和中原经济区战略两大国家级战略的交汇区域,物流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在京津冀一体化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背景下应积极推动物流产业先行。但目前邢台物流业服务质量和综合服务功能落后,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多数物流企业技术装备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科学谋划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物流业持续发展,加强人才培养,推动物流业不断创新,加强信息化建设,使邢台物流业融入全国物流体系为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协同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3.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是一个重大国家战略,而区域生态创新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主要突破口。"一带一路"是新常态下中国发展中的大战略,有"中国梦"的新时代内涵,可以有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一带一路"战略下,基于生态位视角,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三生"承载力,结合京津冀区域三地发展情况,提出了京津冀区域生态创新发展策略:加强区域产业协作,扩大环境容量生态保护空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京津冀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邢台的旅游经济经过近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产品同质化、市场参与程度低等问题的存在又制约了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为邢台旅游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邢台旅游从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旅游整体附加值、提升自身产业素质,加强协同发展等方面,努力提升邢台旅游市场的综合实力和层次,形成一个协同发展体系,使邢台旅游朝着科学、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治理雾霾,保护环境,既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之一,也是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河北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石家庄、唐山、邢台与邯郸等地,污染行业亟待转型升级。产业布局面临突出问题,必须加强产业转型升级、科学规划区域产业、合理布局承接产业、实施严格的工业园区环保监督。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提供的战略机遇,以发展生态经济为前提条件,以城镇建设为空间布局,构建了以四大指标为基础的主导产业遴选模型,进一步阐述了邢台主导产业和产业升级策略。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是区域发展的战略性产业。京津冀高技术产业集中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与全国相比有优势的产业是医药制造业与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京津冀高技术产业内部结构差距较大,但三地间高技术产业结构有趋同的迹象,尤其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之后,产业协同发展效果不尽如人意。因此,应该根据不同产业的分工协作现状,重构高新技术产业分工格局,加快京津冀创新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有效发挥京津冀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通过建立京津冀国家高新区联盟来打造京津冀错位竞争、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高技术产业链条和分工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京津冀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根据2013-2019年数据分析发现,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明显,发展失衡状态有所缓和,协同发展模式多元;然而,也存在高等教育资源增速放缓、京津冀三地发展差距仍然悬殊、协同发展成效有待增强等问题。在国家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京津冀区域高等教育协同发展要强化全局意识、协同意识、改革意识和质量意识,主动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部署,加速推进区域内部高等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式发展,进一步完善区域高等教育协同治理体系,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目前已经从科技、卫生、海关、交通和污染防治等多层面展开深入合作,但实质上的水乳交融式的推进关键在于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因此,石家庄市必须牢牢扭住园区经济这个京津冀产业协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从构建区域经济联动发展机制、创新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式园区等入手,构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强引擎”.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要坚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扎实推进,加快走出一条科学持续的协同发展路子来。至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实施一年有余。在过去的2014年,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地共同制定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近期即将颁布;开展了对口合作,签署了多项协议;组建了多个平台;成立了多家整合区域资源的大公司……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经从顶层设计走向"落地"。  相似文献   

11.
职业教育服务京津冀区域发展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背景,分析京津冀区域经济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状况,剖析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现状,分别从新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区域性实习就业、科研服务等方面,构建京津冀区域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为职业教育建设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也是河北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河北带来巨大的挑战。与京津相比,河北在经济、技术、人才等方面都相对较差,对京津产业转移的承接力较弱,为能够抓住机遇,尽快适应协同发展的步伐,河北需要在制度保障、人才培养、产业升级转型等多个方面重点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京津冀地区承担着引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第三极"的重任。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框架下进一步对京津冀地区提出了具体要求。京津冀都市圈产业一体化动力的基础和重点是构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市场联动体系、产业合作体系和机制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基于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各城市金融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发现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探索京津冀金融协同发展的策略。由此得出结论为:北京应定位于京津冀地区的金融决策中心;天津应成为京津冀的金融创新示范区;河北应为京津两地提供金融后台支持,并有效承接京津的金融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15.
从经济实力、产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三方面分析河北省区域经济差异现状,依据其地理区位优势和港口资源优势,从地区共同发展、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效应、增强港口发展对腹地经济的带动效应、优化产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促进河北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廊坊素有“联京津之廊、环渤海之坊”之称,在京津冀城市圈构架中,位置非常独特,以京津做一个纵线,廊坊正好在中间,区位优势明显。随着推动“京津冀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圈”的呼声越来越高,廊坊市的“走廊”和“后花园”式经济特征日趋明显。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廊坊成为了京津地区产业转移的缓冲地,同时廊坊市也提出了打造“京津...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山区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山区生态建设,改变山区生态致贫因素,保障京津冀地区利益,促进河北省山区和谐社会建设。构建河北省山区生态补偿机制,需建立河北省山区生态补偿民众参与机制,确立京津冀区域合作联动补充机制,完善河北省山区生态多样化补偿方式,建立河北省山区发展有机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提出以打造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规划,为区域内都市型现代农业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指引。通过阐释都市型现代农业内涵及形成与发展因素,在对环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进行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首都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径,以实现国务院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提出的京津冀地区“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要求和提升河北省相关区域农业产业与京津的对接度。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要形成“交通轴 葡萄串 生态绿化”的城镇空间发展模式;同时,要优先考虑中等城市的发展,尽可能均衡各种资源的分配与使用,通过实施中等城市发展战略,促进河北省从传统、被动的“服务京津”向主动的“接轨京津”转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采用基尼系数和基于收入来源不平等分解的回归分析方法,结合2015年国家卫计委流动人口动态追踪调查数据,研究了京津冀地区流动人口工资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研究结果发现:北京地区流动人口工资优势产业为金融行业、文体和娱乐业,平均工资均在八千以上;天津地区的金融行业,科研和技术服务行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为流动人口的工资优势产业;河北地区流动人口在国际组织、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中具有明显的工资优势;而且京津冀地区行业工资水平与工资分配差距存在着明显的偏差,流动人口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的机理不同。研究结论认为:北京地区流动人口收入分配具有较强的市场化特点,天津地区流动人口收入分配具有较强的宏观政策性,河北地区流动人口的户口影响收入分配问题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