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提升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的志愿者服务,为大学生投入社会实践、提升就业能力提供了载体.参加志愿者服务有利于大学生构建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有利于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中国德育》2014,(19):6-7
正教师[201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做一名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必须道德高尚,有仁爱之心,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志愿服务是无偿为社会及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的公益行为,是新时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广大教师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在实践中提升专业素质和社会服务能力,是坚定理想信念,提高道德情操,用爱心奉献自身学识,引领社会风尚的重要途径。为更好地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按照广泛参与、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活动是大学生思想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和重要补充,体现着奉献友爱的志愿精神。然而,近年来,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一种趋势,然而,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动机却不再是单纯的奉献自我,而是以一种多样化、复杂化的方式呈现。本文以陕西师范大学为例,通过问卷调查、访问志愿者代表以及参与志愿者活动等方法,深入了解了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各种动机,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较高的引导方法。  相似文献   

4.
“西部计划”与大学生就业体系并轨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认真做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深入研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同大学生就业的内在联系和机制,弘扬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进一步加强青年思想道德修养,拓宽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5.
志愿精神集中体现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青年时期是进行志愿精神培育的关键时期。网络作为现代话语权的主导空间,对青年志愿精神培育具有的优势体现在:开放的网络空间增强青年志愿精神内化为自身品质的主动性;网络"场域"有助于形成青年参与志愿活动的"惯习";网络的开放性有助于青年志愿者进行人力物力的优化整合。通过网络促进公益类青年自组织团体的发展、利用网络建立虚拟社区、促进青年网络志愿者团体的发展,从而拓展培育青年志愿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育背景大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毕业后直接面临就业,志愿服务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的重要平台,班主任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挥专业特长,培养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二、教育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志愿服务的内涵、精神与特征。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精神以及能力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高职学生高度认同志愿服务,但对志愿服务认识肤浅;有参与志愿服务,但具体实践不够;高职学生自身的综合志愿服务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建议加强宣教和引导,使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有效组织,深入开展丰富的志愿活动:加强指导和培训,持续提升志愿服务能力;优化高职学生志愿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8.
姚勤 《教育与职业》2012,(28):80-81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广大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援助性志愿服务活动、专项性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等,构建了健全的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在提高志愿者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自2004年9月以来,我校活跃着一支主要由各班卫生委员率领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他们在校内外开展各种环保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服务”的志愿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需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青年志愿者活动是学雷锋活动的重要载体,是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具体表现.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广大志愿者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援助性志愿服务活动、专项性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性志愿服务活动等,构建了健全的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体系.在提高志愿者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同时,也促进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与成长成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大学生也以极高的热情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志愿服务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志愿服务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志愿服务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大学生接触以及了解社会的一种重要途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激励着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国家各项重要活动、赛事以及展会中都会出现志愿者的身影.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实现学生道德素养的提高与社会技能的增强双丰收,初步呈现出志愿服务活动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相结合、与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相协调的格局,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认知有了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城市文化体现在产业层面和文娱层面,而更为重要的体现是其中蕴含的价值理念和精神追求。"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有助于打造青岛和谐、温暖、幸福的文化形象,赋予城市持久的文化魅力。在志愿服务工作上,高校具备开展优势,也负有相应的社会责任。应构建高校志愿服务体系,让志愿服务精神进入大学生价值理念,让志愿服务工作成为育人工作的一部分。大学生将成为播撒志愿服务精神的使者,他们的志愿活动将促进和谐城市文化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志愿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重要体现,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衡量指标,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培育大学生志愿精神观念,切实提升学生的志愿服务意识,能引导大学生提升个人思想道德水平、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平安校园。价值认同是主体在认知指导下的个体行为实践活动,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培育,要在加强学生志愿意识的认知培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并转化为实践活动,实现学生由知到行的内化与转变。  相似文献   

15.
志愿精神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志愿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稳定剂。青少年是美国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高、服务类型多样,这一现状是与志愿精神的培育分不开的,只有将志愿精神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才能长期坚持志愿活动。美国依托家庭、社区和学校三个平台对青少年志愿精神进行培育的方式对于我们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三位一体的培养路径将知识的传授和志愿服务的实践相结合有利于青少年志愿精神的养成和参与志愿服务技能的提升,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16.
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为青年学生提供了重要的人生舞台。学生能通过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效实现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从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意义入手,着重探讨了提升活动质量的有效路径,以期实现爱心、奉献、互助的初心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虽然志愿服务在我国开展的较晚,但是发展势头的非常迅猛。近些年,全国高校都积极倡导开展志愿服务,而大学生也成为了志愿者的重要群体之一。大学生们秉承"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自己的空闲时间里,凭借自己的双手、头脑、知识、爱心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无偿帮助那些处于困难和危机中的人们。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大学生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提升了自己的爱国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校园志愿服务,遵循"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秉承"在实践中成长,在服务中成才"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团体或个体形式在大学校园内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为大学生提供一条全新的实践锻炼途径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发挥高职院校个性化育人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9.
张静 《华章》2013,(14)
大学生志愿者是指热心社会服务和公益事业,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利用业余时间,无偿地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大学生。大学生志愿者行动倡导的志愿者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服务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是大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现实途径。大学生作为志愿服务事业的一支重要力量,必须充分认识志愿服务的重要意义,在志愿服务中提升素质、在志愿服务中充实生活、在志愿服务中实现价值。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兴旺发达、薪火相传。本文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义、作用及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具体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志愿服务是以改善社会现状不求回报的理想,为促进社会进步而自愿付出个人的精力和实践所做的服务性工作,在小学阶段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培养和引导青少年志愿服务精神,使其从小认识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助人为乐,在友爱的氛围中健康成长。实施志愿服务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研究是推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新发展的需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