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湛江市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作,在中小学掀起了认识中医药、学习中医药、使用中医药的热潮,为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示范市培育广泛的社会受众基础.本研究深入阐释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重要意义,分析湛江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存在的不足,提出进一步优化湛江市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4点措施,为下一步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南昌市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为了进一步了解当代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方法,对小学生进行了一次以传统文化和近代历史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的调查研究,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南昌市育新学校的小学生,共发放问卷,,,份,收回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与(,余名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小学教师.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各科教师代表."家长及社会人士分别进行了座谈或个别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主流是好的,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广州市“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的开展现状,为活动推广提供对策依据。方法:随机抽取31所试点学校1319名学生以及25位老师、254名实践小组成员,并为其发放关于授课效果和活动满意度的调查问卷,走访活动主办部门(广州医科大学)和部分实践小组成员,找出阻碍活动发展的问题。结果:84.00%试点学校老师认为其课程能满足学校健康教育工作需要,试点学校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满意度高达93.91%,48.43%的实践小组成员表示会参加下次活动。结论:该活动开展现状较好,试点学校学生以及老师、实践小组成员对活动的满意度高,但对接学校重视程度和大学生授课水平有待提高,指导老师和学生组织未能发挥其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健全学校文化制度,用制度引领学校文化的走向 [案例]校长甲注重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外,更重视探索一条适合学校文化发展的新路子.他发动全校老师、学生以及家长为学校文化建设想点子、出办法,鼓励老师及学生在文化方面创新,并据此形成文化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5.
用好零用钱     
融立 《家长》2013,(7):30-31
一位小学校长对我说,当前小学生花钱大手大脚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他说,今年学校组织高年级学生到郊区春游,老师们顺便了解了一下家长给了孩子多少钱。发现只有少数家长给孩子10元、20元。绝大多数家长给100元,有的多达300元。老师们说:“孩子们花钱如流水,根本不算计。”  相似文献   

6.
通过封我国农村地区小学生闲暇生活状况的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农村小学生拥有充足的闲暇时间,但其闲暇生活较单调,社区缺少供其闲暇活动的场所,家长和学校对小学生的闲暇教育并未引起重视。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闲暇能力和闲暇素质必须依靠学校、家庭和社区形成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我们国家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也越来越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这一活动。特别是在小学学校教学中,学生在这个时期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文化底蕴,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将立足小学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有效途径及方法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8.
针对部分地区促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的举措不合适的现状,结合具体教学实践,从教师学习中医药知识、增设综合性语文活动、文本内容解读等方面,思考和探寻如何让语文课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中小学生学习中医药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进课堂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9.
余洪庆 《教书育人》2012,(35):52-54
宁化县客家学校从2010年起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两年来,进行了一些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客家文化进校园的可行性与必然性1.客家文化进校园是我校特殊地理位置的选择。宁化县客家学校地处世界客家人的朝圣中心、客家祖地——宁化石壁,紧临海西客家始祖文化园,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总占地800亩的客家祖地扩建工程(一期)现已进入后期装修阶段。每年的十月份在此举办石壁世界客属祭祖大典。今年的十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本质和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挖掘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有利于小学生理解核心价值观,学校要将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列入德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家长要正确引导小学生发现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社会要为小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传统节日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1.
目前,教育部门正在掀起一场规模浩大的"减负"行动。那么,苏州市吴江区的小学生课业负担现状是怎么样的呢?为了更全面地了解苏州市吴江区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为教育局和各所学校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设计了一份小学生"减负增效"家长调查问卷,通过各校校长、分管校长、德育主任等进行微信转发,由班主任在各个班级微信群邀请家长接受了本次问卷调查。同时,4月21日,笔者在吴江区迎春花港小学对部分家长进行了现场访谈。截至2019年11月21日,课题组总共收到了2486份有效微信问卷,并对这些问卷进行了数据处理,对苏州市吴江区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甘肃省“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持续开展与深入推进,广大农村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实践上了新台阶。笔者所在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特色教育资源,结合实际设计并实施“身边的本草”校本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中医认识与实践体验,将传统中医文化融入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与做、知与行的过程中理解与传承中医文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并提高公民素养。  相似文献   

13.
李青 《班主任》2014,(7):46-47
在考试压力下,许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有的家长甚至只看重成绩,对学校举行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一概不让孩子参与。因为在这些家长心中,有一份深深的担忧:参加活动会让孩子分心,影响学习成绩。我们班小宇的爸爸就是这样一位家长。  相似文献   

14.
传统文化的教学需要有效的载体,这个载体就应当是中华诗词。结合对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开展的实质与形式的思考,可以得出的基本认识是: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是对课堂学习的有益补充,是深化学生传统文化理解的最佳选择。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实施的策略,具体可以概括为:结合学校发展特色,立足初中生的可持续发展制定活动目标;将中华诗词与学校文化、学校建筑等有机结合,让中华诗词在校园中有一个能够为学生所关注、驻足、学习和理解的场所与空间;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形成良好的教学引导策略,并科学评价中华诗词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效果。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4):17-18
书写是学生接触汉字的第一步,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重视,但是现在的小学生对于书写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尤其是学生在家的时候家长疏于管理,使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在小学开设寄宿制,在寄宿制的情况下对学生习惯的养成进行一定的管理与引导,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小学生的规范书写教学也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将从规范书写的意义和现状入手,对小学生规范书写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高莉 《考试周刊》2012,(38):172-173
一日夜自修,某职业学校两名成绩还可以的中专学生无故缺席,值班老师反复询问其他同学,最终得知:当天下午最后一节课,两人未经请假擅自离校。学校领导、老师,家长、同学四处寻找打听未果,所幸两学生第二天返校。此事虽属偶然,却反映出当前部分学校、部分家长重视文化知识教育,轻视德育教育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自编的《小学生课外活动的调查问卷》对巴彦淖尔市临河区5所学校的小学生、家长和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结果表明:小学生经常参加的校内课外活动与喜欢的校内课外活动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与希望参加的活动有所不同;小学生经常参加和喜欢的校内课外活动既有性别差异也有年级差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学校的客观条件、平时重视程度、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性格特点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微博短评     
正小学生们对当干部之所以热度不减,主要是因为很多家长和学生都认为当干部好处多。一是能证明自己够优秀,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二是能获得老师的足够重视和喜爱,可以换得享受其他"荣誉"的机会。三是能让学校生活更加充实,获得组织活动时的成就感。四是家长们普遍认为当干部有利于孩子在人际交往、管理能力、责任意识等等各方面的培养,有利于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越来越多的学校鼓励传统文化进校园,从而对孩子们进行更为传统、更为科学的传统文化教学活动。一些家长在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有效地渗透了传统文化知识,对孝顺父母、兄弟友爱、待人接物等传统思想进行了有效的渗透和运用,使得孩子的成长更加理性。但是现阶段,部分家庭教育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现状令人担忧,针对这些问题和现状,我们开展具体内容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可比性原则,将2000年与1990年及1995年福建省城市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进行纵向对比,结果发现,福建省城市小学生的视力不良率一直居高不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习任务繁重导致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班生数太多、课桌椅高差与学生坐高不符及每周体育锻炼不足等.对此,学校、家长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