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旭升 《学周刊C版》2014,(2):179-179
“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定主题.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以多种角度组合在一起.在多个文本交融的品读过程中.最终实现主题意义的构建。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围绕“主题阅读”.从“文本激发‘主题阅读’的兴趣、单元主题拓展‘主题阅读’材料、现实生活升华‘主题阅读’感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发掘语文教学资源.改进语文书文字资料匮乏的“薄”的缺陷.让语文书“厚”起来.让语文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厚”实载体.  相似文献   

2.
张志公先生曾感叹:“语文教学在普通教育工作中恐怕算得上一个‘老大难’。而作文教学恐f自又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换言之,作文教学是‘老大难’的‘老大难’。”学生搜肠刮肚却未凑得只言片语。视作文为畏途;教师费尽唇舌始终打不开学生的灵感之门,劳而少功。教学效果确实如吕叔湘先生说的“少、慢、差、费”。  相似文献   

3.
钱梦龙先生早就提出“语文老师如果能够把他的学生都培养成爱读书、会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读书人’,那么提高学生的素养就不再是一个遥远而蒙咙的目标了”。又说“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能力的全部,但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坚实基础,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条,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牛鼻子’,语文教育的‘减负’就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阅读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吕叔湘也指出:“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可见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从主动学习中获得知识,使学生懂得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显驹先生在《对高考语文测试的反思》中,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总体构思。他鞭辟入里地剖析了“语文高考测试把语文教学导入了误区”这一严重现实之后,明确提出“试卷由‘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三部分组成”,并且强调要“提高作文的权重”,这是非常正确的。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大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高考语文测试,理所当然地应该“提高作文的权重”。如果一个高中毕业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文章来,那他们以后无论是升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指出 :“中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已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 ,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考试 ,都不约而同地增大了阅读考题的比重。中学语文教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著名教育家、作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 ,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 152页 )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7.
作家郑义在《回忆我们的语文课》中说道:“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阅读和写作,并非解词、分析段落大意。最好是手段‘模糊’一些,目的‘清晰’一些。”这里的“手段‘模糊’一些。目的‘清晰’一些”,实际上就是指不要刻意追求教学方法。因为,语文教师一旦将教学的注意力聚集在这“法”那“法”上,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学。这种忽视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只能是将学生往教师的教学“套路”里生拉硬拽。实际上这种做法正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学生固然是教学的对象,但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8.
"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定主题,把多篇文章、多种信息以多种角度组合在一起,在多个文本交融的品读过程中,最终实现主题意义的构建。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围绕"主题阅读",从"文本激发‘主题阅读’的兴趣、单元主题拓展‘主题阅读’材料、现实生活升华‘主题阅读’感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发掘语文教学资源,改进语文书文字资料匮乏的"薄"的缺陷,让语文书"厚"起来,让语文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文修养的"厚"实载体。  相似文献   

9.
作家郑义在《回忆我们的语文课》中说道:“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无非是阅读和写作,并非解词、分析段落大意。最好是手段‘模糊’一些,目的‘清晰’一些。”这里的“手段‘模糊’一些,目的‘清晰’一些”,实际上就是指不要刻意追求教学方法。因为,语文教师一旦将教学的注意力聚集在这“法”那“法”上,往往会忽略了学生的学。这种忽视学生学的教学方法,只能是将学生往教师的教学“套路”里生拉硬拽。实际上这种做法正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学生固然是教学的对象,但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有着旺盛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他们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  相似文献   

10.
大语文观念强调紧密结合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综合全面地开展语文教育。《侍坐》篇是《论语》中最长的篇章,孔子思想中的“仁”“礼”“中庸之道”、以礼治国、因材施教等教育观都能从《侍坐》中解读出来。将大语文观念应用于《侍坐》篇教学有利于跨学科学习,继承与发展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等优秀教育思想。在基于大语文观念的具体教学中,可采取“重视语文课堂教学;走向‘大教材’,进行‘大阅读’;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钱梦龙先生早就提出:“阅读能力虽不是语文能力的全部,但它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坚实基础,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一个重要的‘抓手’、抓住了‘培养阅读能力’这一条,就是抓住了语文教育的‘牛鼻子’,语文教育的‘减负’就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2.
著名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教是为了不教.”他说:“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准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学生的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提取书本中的知识,帮助他们在课外时间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是广大语文教师需要共同解决的课题,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与‘学’的有效结合"这一主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认为,阅读行为的实质意味着在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对话和交流的关系,一种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的关系,教师在阅读中是介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人,是引导者、点拨者、启发者、激励者。学生阅读“个性化”,决定了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建构)在阅读中如何合适地倾听、合适地言说,即学会‘对话’——与文本的‘对话’”,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申颖 《基础教育研究》2011,(20):21-22,24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最早提出“语文”一词,意即“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在初中阶段,口语表达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作文能力,从而透过优秀文学作品,品读生活,启迪心智。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实现从“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轨的具体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素质教育。如何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四有”社会主义新人,提高民族素质,是当前教学改革中值得深入研究的新课题。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  相似文献   

17.
中学作文教学的地位如何?北京刘锡庆老师在《略论“中语”教学中的作文问题》《(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4.11)中说:“现在,在教学中,在相当多的学校里,‘语文’课不受欢迎,‘作文’更几乎成了‘阅读’课的‘附庸’或‘尾巴’。”对此,我深有同感。同语文老师攀谈,他们说语文老师在家长的眼里被看作可有可无———因为语文不像数学或其它学科,一道题不会,老师一讲就会了,水平容易提高。而语文,特别是作文,讲一讲,让学生去写,还是写不好。语文水平不是那样容易提高的。翻翻语文教师的教案,讲读课文大都非常重视,非常规范,一个学期,阅读课有几篇…  相似文献   

18.
王荣生教授在给语文学习任务定位时说:“学生今天所面对的学习对象,是‘这一篇’独特的文本,学生今天所面临的学习任务,是理解、感受‘这一篇’所传递的作者的认知情感,是理解、感受‘这一篇’中与独特认知情感融于一体的语句章法、语文知识。”这句话不仅出现在他的几篇论文中,也出现在他的一些报告中,可以说是王教授近几年来研究阅读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个观点把本来只与学习任务相关而并不是学习任务的“理解、感受”“作者的认知情感”,强行擢升至语文学习任务之中,与属于学习任务的“理解、感受”“语句章法、语文知识”相提并论,违背了语文阅读学习的规律。下面试作具体解说,敬请王教授及行家同仁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正>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构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重要组成。由于学生与作品、作者、编者存在一定的时空差,在阅读时容易产生疏离感和畏怯心。而“中国的情境教学的生长环境主要在语文学科,所以它所结合的是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对于情境教学效果的期望,更重‘情’与‘意’。”多样的情境任务,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期待和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与表达,帮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实现阅读生长与思维提升。情境在《辞海》中被阐述为社会环境的一种,是与人本身、外在环境都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阅读教学不去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作文教学不去致力于教会学生如何写作,请问,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自称什么‘语文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