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顾问:听人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可我呢,每逢写了一篇稿子,不改还好,越改越糟糕。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帮我指点迷津。石磊石磊同志:人们都说“文章不厌百回改”,可你却越改越槽,那说明你还不懂得如何修改新闻稿件。所谓“不厌百回改”的文章,主要指篇幅较长的通讯、报告文学、小说、理论文章,有时也指诗歌、散文等。这些文体,或字数多、结构复杂,很难一下子写好,因此要反复修改;或字数虽少却在用词、造句上要求高,非得反复推敲、字斟句酌才能改好。而短新闻作品,特别是几百字的消息或百字内的简讯,是用不着“百回改”…  相似文献   

2.
某杂志中有一篇文章,谈及作者参与发展新华社电视报道的事。文章最后写道:前路漫漫,我们期待着“蓦然回首”时,新华社电视音像事业的一片“灯火阑珊”!这里的“阑珊”,与作者的本意正好相反。作者的本意,是祝愿新华社电视音像事业的前景辉煌灿烂,而“阑珊”是“衰落、稀少”的意思,岂不是大相径庭!像此类意与愿违的用词,在新闻作品中屡有出现,盖因作者或编者对词义的误解或不求甚解。如,“七月流火”的本意是暑热开始消退,但是常被人用来形容天气酷热。又如,“差强人意”本指大体上还能够令人满意,但常被人误用为“不太行”…  相似文献   

3.
何晓红 《新闻窗》2011,(1):80-81
把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排比句读起来使人感到琅琅上口,有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据新华网:“失眠实在折磨人,不吃饭,人可以活20天;不喝水,人可以活7天一脑白金无副作用,为迄今发现的毒副作用最4、的食物之一。”这是刊登于某都市报健康版一篇《你会睡觉吗?》的文章。乍一看,它似乎是一篇关于睡眠的科普类文章,而事实上它是广告主或广告商付费刊登的宣传“脑白金”这一产品的软性文章,业内也将这一类文章称为软文或软广告。软广告是相对于常规广告而言的一种特殊广告方式,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新闻报道、活动赞助、公益事业、电影广告等不同形式。软广告以广告为目的,却以非广告的形式出现。在广告主和广告商看来,在一个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的时代,只有把广告做得不像广告,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文似看山不喜平。”是很有道理的。文章或报道,如果是平铺直叙,读后就让人感到没味道,甚至令人生厌;如果曲折复杂、富于变化,读了就让人觉得有兴味,越读越爱读。文章、报道的起伏变化、曲折波澜,是事物本质决定的。客观事物错综复杂、充满矛盾和斗争。作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文章或报道,应当实事求是,真实生动的介绍事物的曲折性、复杂性,而不能单调、平庸、  相似文献   

6.
《出版视野》2006,(2):43-43
“轶”和“佚”都是散失、失传的意思。“轶事”是指世人不大知道的关于某人的事迹,常指那些因为不大重要而不见于正式记载,但又富有特征或趣味的琐事。有些轶事出于传闻,不一定就是事实。“佚文”是指因为年代久远、专制压迫或散见于报章而失传的未发现的文章。如毛泽东同志早期的文章、鲁迅先生早期的文章等.这些文章往往是见过题目或有所记载,但已找不到正文了。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3日,南方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发表了长篇通讯《为了一个受伤弟兄》,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文章讲述的是一个抢救打工仔生命的感人故事:在武汉“广广蛇府”打工的江海水不慎被毒蛇咬伤,餐馆老板不惜重金包专机连夜送他到广外船救。同时,数百人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江海水的,都不计得失,自觉参与抢救,各尽所能,谱写出一曲人道主义大协作的赞歌。文章见报后,从黑龙江到海南,从陕西到江苏,全国多家新闻媒介或转载或跟进报道,无数读者抑制不住声声赞叹,向“广广”老板学习的声浪此起彼伏,帮“广广”走出困境的活动接二连三。中…  相似文献   

8.
巧设文眼     
所谓文眼,是指文章中驱策全篇的一两句话,关键性的词语或精心描摹的中心,也即揭示全文主旨之处。文眼好比人的眼睛,眼睛能传出人的神情,文眼能传出一篇文章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宝应城内有条“一人巷”,狭小而弯曲,深长而幽静,一眼看不到巷子的尽头,煞是引人人胜,从古到今不知逗起多少有心人的雅兴和好奇。由此想到,倘若我们把文章的结尾写得含而不露,意味深长,不同样能够吸引读者,令人寻思吗! 近来随手翻阅《新华日报》,感到大多数文章的结尾出手不凡,但也有一些结尾过于平直,一览无余,不发人深思;或  相似文献   

10.
蒋剑翔 《新闻记者》2004,(11):64-64
《新闻记者》杂志近来发了好几篇关于编辑记者剽窃通讯员稿件、或在通讯员稿件上随意挂名的批评文章,作为新闻界中人,读后心里确实感到不是滋味。但我又不得不说,这些文章发得好,发得太及时了!  相似文献   

11.
好文章从哪里来? 办报的人,看报的人,都希望报纸上常有些好文章。一篇好文章,给人的印象久久不能消失,过了几年,还常找出来看看。好文章产生的作用也是难以估计的。好文章是从哪里来的?是专门写文章的人关着门写出来的吗?是报纸编辑加工出来的吗?不。溯本求源,是从实践中来的。构成一篇好文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写出好的文章,一定要通过大脑的作用,但是,如果离开三项伟大革命运动的实践,只凭脑子想,只靠表达能力,或依赖加工修改,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  相似文献   

12.
序文四篇     
浪得浮名,便引来不少相识和不相识的朋友为书索序。不相识的,大多婉拒,因为对人不了解,只看文章,有可能弄出一篇评论,却难写出一篇序(即便做评论,也有必要尽多知道作者其人)。相识的,或缘于友情,或碍于面子,大都应承。(有人指出,一个作家如果到了一再为他人作序的份上,他自己也就气数将尽。我或许已经濒临此境?)虽属应酬文字,也不敢率尔操觚。我写序,只写我对所识之人、所读之文的若干印象,尽量不评论作品;作品的优劣,让读者去判断。这或许不是作序的正道,但我只能如此。选出几篇,读者看看,如觉还有点儿意思,我就…  相似文献   

13.
把“人”的文章做足──科技新闻报道之我见郑田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工作者是科技知识的载体,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从这个意义上讲,科技人物应当是科技新闻报道的主体。搞科技新闻,不应当把眼光只落在科技成果、科技活动等方面的报道上,而应当把“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大凡读过有关周恩来回忆文章的人都知道,周恩来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称邓为“小超”;在比他年轻的熟人跟前,有时也遵从他们对邓颖超亲昵的称呼,称之为“邓大姐”。但他从来不用“太太”或当年盛行的“爱人”,更不袭用旧社会读书人谦称“拙荆”、“贱内”、“糟糠”这一类现在一般青年人不知为何物的称谓。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些人爱“刮风”。在文艺创作或新闻报道中,也有人爱“刮风”。一些作者,不是从客观实际出发,去发现新的事物,新的人物,新的问题,而是热衷于追时髦,赶浪头,听风就是雨,甚至捕风捉影。写出的作品和文章,表面看来,轰轰烈烈,煞有介事,仔细琢磨,却经不起推敲,是脱离实际的东西,违反了文艺创作或新闻报道的规律.这样的作品或文章,绝不能感染人,打动人,当然,也不可信。这是写作中的一大忌讳。最近,我读到一些反映农村生活变化的诗稿,  相似文献   

16.
狠刹长风     
问:听说你在’97全国新闻学术年会上对一些人刮长风颇有微辞,谈谈好吗?答:我在会上说过:“今天有些作者全面超过先贤先哲的,就是会写洋洋数万言的大文章,其他方面却矮得多。”这话说得挖苦了些,但长风太盛却是事实。荆柯,司马迁写了3000多字,今人写了40集,情节倒是“丰满”了。可看完得40小时。古人写列传多为千字文,今人动辄一两万,好像铁了心不让人看。这几年,报刊纷纷扩版,这本来是件好事,但版面多了之后,或稿源不足,或编选不精,因而使长风又起,常常见到半版整版的大块头霸占着版面,使人望而生畏。这些长…  相似文献   

17.
《新闻传播》2006,(9):43-43
《新闻论坛》2006年第3期发表苏怀亮的文章《新闻报道多些立体化》。 文章说,我们不少读者批评报纸不真实、不可信,实际上并不是因为报纸发了多少纯属子虚乌有的假新闻,而是那些绝对好或绝对坏的、与事物原貌有距离的新闻报道,在读者中积淀起不可信的因素。克服这些毛病,其办法就是使新闻报道立体化,向读者展示事物的全貌,包括其不同侧面。  相似文献   

18.
我国医学期刊应该少而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镭 《编辑学报》2001,13(5):307-307
我国医学期刊数量相当大,刊名类似,内容重复,不仅浪费人、物力资源,而且其先进性和导向性难以体现.医学期刊和文章多而杂的常见的原因如下. 1)客观工作环境局限或发展不平衡是文章水平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谁在说话     
《档案管理》2001,(5):1
说话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力。但若是没有听话人,或有听话人却不被接受,或接受人太少,说话的权力就会大大削弱甚至消失。人是群体动物,纯个人话语如同一只蜜蜂的嗡鸣,意义不大。只有代表群体主要利益的声音才会受到重视或响应。...  相似文献   

20.
现在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如果抱怨书价贵,不管说得是否有理,是否符合事实,都会受到欢迎。如果说书价不贵或不太贵,或书价贵有贵的道理,这样的文章总会遭到责难。因此,报刊上的文章往往一面倒,出版社很少出来解释,该涨还是涨,贵还是贵。 书价高,读者买不起,望书兴叹,影响销售,影响精神文明建设,害莫大焉。道理很明显,绝对正确。“看书的人没有钱,有钱的人不看书”,这也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但是有的文章说:书价高“限制了图书正常销售”,“不少图书定价大大高于实际价值”,都是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正常销售”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界定?价格与价值是什么关系?怎样算高?怎样算低?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