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感悟散文的“神”是阅读散文的关键。如何感悟散文的“神”呢?一、整体感知,捕捉“文眼”“文眼”是作者的立意之所在,也是构思布篇的关键。晋人陆机在《文赋》中说:“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文眼”是文章中最精彩、最传神、能体现文章主旨在语句,它往往是...  相似文献   

2.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采、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紧扣"文眼",以它为纲把握全篇.  相似文献   

3.
优秀的散文大多设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因此,在散文教学中应紧扣“文眼”,以它为纲把握全篇。  相似文献   

4.
在散文里.有时用安设文眼的方法来突现主题,创造意境。表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所谓文眼,是揭示全篇题旨的文字,是映照全篇,把思想和艺术融成一体的凝光点。文眼,在散文构思中起到艺术聚焦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有一定阅读经验的人会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部(或一篇)作品中常常会出现某些关键性的语句,它们往往统摄着全局的构思或关涉着全篇的主题,因而一般也成为了作品中最响亮的名言或警句。我们不妨借用诗歌中有“诗眼”、散文中有“文眼”的说法,将这些一般由作品中人物之口说出的关键性语句称之为“书眼”。  相似文献   

6.
所谓文眼,是指能够表现主题思想的语句,简言之,文章的眼。文章的“眼”如人眼一样的重要。古代散文名家都很重视“巧置文眼”。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所照映。若舍章法而专求字句,纵争奇竞巧,岂能开阖变化,一动万随耶?”由此看出:巧设文眼,对文  相似文献   

7.
李军 《学语文》2012,(1):24-25
一位老师教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后,学生居然认为朱自清和郁达夫是一对孪生兄弟。学生的理由是:《荷塘月色》有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照应全篇,《故都的秋》也有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统领全文:两篇文章结构上都是首尾照应,写景都是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多种感觉来表达,写法上都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修辞上都善用精彩的比喻……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中散文占有一定的分量 ,因此教师如何教好散文 ,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对学生“阅读”方面的要求 ,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我从事中学语文教学已有三十载 ,对散文教学有自己的体会。我认为中学生初读散文 ,难于把握其要领 ,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师要教会学生“文中寻眼” ,即让学生抓住“文眼” ,找准理解全文的突破口。历来 ,优秀的散文中大多设有“文眼”。所谓“文眼” ,晋人陆机在《文赋》中作如下解释 :“立片言而居要 ,乃一篇之警策。虽众辞之有条 ,必待之而效绩。”“文眼”就是作者“立片言而居要”的语句 ,它以…  相似文献   

9.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其《艺概》中指出:“题有题眼,文有文眼,题眼或在文中实字,或在虚字,或在无字处。”他认为,题眼乃神光之所聚,具有观照全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灯》     
自读导言   《灯》是巴金的一篇含蓄隽永、意蕴深刻的散文佳作。它以“灯”为象征物,通过层层联想,透示出深刻的哲理。因此理解含蓄而意味深长的语句 ,把握“灯”的象征意义及揭示的人生哲理 ,是学习本文的重点和难点。特拟自读要求如下:   1.反复诵读,调动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文中回忆、联想的几个故事串起来所表达的中心。   2.勾画出文中表意含蓄的语句,反复咀嚼,体味言外之意。   3.质疑、评价,能对文中显示的哲理发表富有创意的解释。 自读程序   1.了解作家作品及写作《灯》的背景。   (解说 :自读提示和注释①是…  相似文献   

11.
七 年级语 文上 册 《教 师教 学用 书 》,为 课 文《 走 一 步 ,再 走 一步》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研究”: 1. 开头为什么突出“闷热”? 开 头 一 段 是 说 孩 子 们 怎 么 会想 到爬 悬崖 的 ,写 天 气 闷热 ,就 写了动因,他们是想爬到悬崖上去凉爽凉爽。 2.为 什么 下文 与闷 热 照应 的语句一点也没有呢? 确实没有,看来是个缺点,最好是前后有所照应。 这种“研究”有些草率。 我们知道,理解语句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在阅读过程中依据上下语境迅速地领会、判定语句的含义,是高效阅读的水平标志。而理解文中语句含义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紧扣题眼理解文章──《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纪燕青俗话说:文有文眼,题有题眼。“眼”乃神光所聚,具有观照全篇的作用。九年制义务教育第五册第九课《爬天都峰》是新选的一篇文章。题中的“爬”字就是文章的题眼。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紧扣“爬”字,理解文意。一、由题眼理...  相似文献   

13.
《差别》一文的作者是德国作家克里斯蒂安森,这是一篇叙事散文,还可以说是一篇生活哲理散文,你也可以把它当作一篇小说。文学的文体毕竟只是大体的一种划分,不是绝对的,就像冰心的《小桔灯》,有人把它当作散文,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小说,无论怎样划分,《小桔灯》都是一篇文学经典,感动了很多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14.
俗语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子.这就是说,通过眼睛是可以窥视内心的一切隐秘.文眼亦是如此.刘熙载在《艺概》中说:“余谓眼乃神光所聚,故有通体之眼,有数句之眼,前前后后无不待眼光照映.”所谓“文眼”,就是刘氏说的文章的“通体之眼”,刘氏认为“眼”乃“神光所聚”之处,它必须照映前后,能引起全篇的“开阖变化”,“一动万随”,而使全篇通体生辉.文有“文眼”,诗有“诗眼”,那讲课理当应有“课眼”了,“课眼”,正如一扇窗子,打开它,一课的“文心”奥秘便可以昭然可见.  相似文献   

15.
谈到散文写作,人们常用“散文贵有眼”这样的话以概括散文写作的特点和规律。“文眼”一词,查《中华大字典》《康熙字典》《辞海》《辞源》《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大辞典》以及《佩文韵府》等书,均未见收此条目。人们的通说,是以晋人陆机语“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作解。  相似文献   

16.
《青年必须掌握科学》,是一篇思想性、知识性高度融合的典范议论文。如何才能经济有效地教好这篇课文呢?我采用了“抓住文眼,理清全篇,落实教学重点”的方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一、审题探旨,抓住文眼。《青年必须掌握科学》这个命题是论点式的,它鲜明地亮出了作者观点。所以鲜明,是因为在“青年掌握科学”这个主谓句中嵌进了“必须”这个表示作者看法和主张的状语。抓住了这个文眼之后,我引导学生查阅工具书迅速弄清了“必须”即“情理上必要”的含义。二、揣读交流,理清内容结构。在把握了文眼  相似文献   

17.
诗有“诗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散文贵有“文眼”是我国古代散文一条传统的艺术经验。何谓文眼,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揭全文之指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散文中的文眼,就是一篇散文中用含义深刻的关键性的词语,贯串全文,成为照见全文的窗户;也是作者在艺术构思中所进行的艺术思维的凝聚点。  相似文献   

18.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文化苦旅》一面世,便在读者群中造成空前的轰动效应。可以说,《文化苦旅》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散文的一元化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调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入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本文试图从《道士塔》一文出发,管中窥豹,简要谈谈余秋雨在散文创作手法上的一些革新。首先,余秋雨在写作中始终不忘自己的学者身份,高瞻冷峻的笔触贯穿全篇,人们往往能从他的文章中读出一股学者书生气。他在文章中生动感人地叙述着历史…  相似文献   

19.
永运的森林     
杨朔是散文大家,他所写的散文都是精典之作。《荔枝蜜》一文被选入中学生课本,更是堪称典范之作,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当我正在说这篇散文怎样美的时候,一个学生私下里说:“这不是没有缺点”我于是停下来问他有什么缺点?他说:“文中‘我’与养蜂员老梁的对话就写得很呆板.你说,我说,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想,这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课本中散文占很大比重,学会阅读散文,对学习课文和提高阅读能力很有帮助。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据此,阅读散文可从四个方面入手。1.找文眼文眼是指一篇文章中最能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内容的关键语句,它是“神不散”的具体表现。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一部分有八个自然段,写的内容较多,阅读时可能难以把握住。但是这部分中能起总揽作用的只有一句:“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这句话就是“文眼”。如果我们找到了它,就可以理解作者为什么要费那么多笔墨去写许多种植物和令人生畏的小动物,以及夏夜听故事、冬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