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都在努力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因为一个民族如果不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文化传统,它就必然要接受外来文化的统治,成为别的民族的附庸,从而丧失独立的民族地位。中华民...  相似文献   

2.
当前,文化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单纯地生活在自己的民族文化之中。这种形势下,时代赋予了幼儿教育担负传承传统文化教育的重任。幼儿教育应当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其尽早接触祖国传统文化并对其有粗浅地了解,从小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孩子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和自豪感,继承并发扬民族文化的精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双语教学”的困惑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的民族教育中,双语教学已形成一定的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的重要特色之一。它对继承和发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巩固各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促进民族的相互交流及共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体系,是我国民族教育正在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历史的不断变迁以及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正日益受到限制,但是,加强民族语言的教学仍然具有十分重要而特殊的意义。民族语言文字是各族人民长期以来辛勤劳动和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习和掌握本民族的语言文字,不仅是各少数民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本内容和必要的工具与手段,更重要的是,每一个民族都把自己的民族语言文字看着是本民族认同的重要标志,民族文化赖以传承的载体,而对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外语虽然是我们与世界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学校教育还是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我国语言文化的教学上,教学生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语言文字学好并努力把它推向世界。作为一个教育战线上的教师,都应有义务和责任为我国的民族尊严和民族文化的发扬和继承摇旗呐喊。  相似文献   

5.
加强领导是深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关键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桑逢文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传统的问题,是一个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继续发展的保证。因此,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继承和发扬包括传统美德在内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毛泽...  相似文献   

6.
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论是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角度还是从大学生个体教育角度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途径,旨在为加强大学生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日用家当》是非裔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国内外学者对小说中人物看法趋于一致:褒扬玛姬对文化传统的保护,谴责迪背叛本民族文化传统。本文针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提出一些相异的看法,玛姬和迪都有局限,应该把迪对文化继承的重要性的的认识和玛姬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的技能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继承和发扬黑人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继承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清华大学教授钱逊江泽民主席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把文化问题单独提出来,而且给予了重要的评价,指出它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和实现和平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这样重视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在统一大业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文化复兴与尊孔读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复兴中,如何区分文化复兴与尊孔读经,又如何在继承与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传统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这是一个急需不断深化和正确对待的问题,它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我自己在这个问题上似乎明白又不十分明白.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将其蕴涵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造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这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本人积极将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融会贯通,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正> 任何一个民族要在世界民族之林立足、生存和发展,都必须“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本位文化和优秀传统,并使之发扬光大。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努力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振兴中华民族的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永葆礼仪之邦的美名,是炎黄子孙的神圣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是具有鲜明的人学、人生学特征,“现世”、“入世”特征的伦理道德型文化。在一脉相承、从未间断的休养生息中,中华民族形成极具特色的习尚礼仪、价值观念和生  相似文献   

12.
就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说明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每一种语言都有它自身所特有的语言体系与建构,每一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语言心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散落的明珠:民间游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露 《家庭教育》2007,(8X):28-29
在都市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今天,面对各种外来思潮的涌现,对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问题显得尤其重要。利用民间游戏活动对儿童进行教育,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还是对儿童社会性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每一个民族都需要自己的文化代表,这种代表必须是对本土文化传统和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在全球化时代,当下的中国更需要自己的文化坐标而不是任何偶像.文化偶像应让位于文化对话,以及对生命的体认和对人的终极关怀的珍视.  相似文献   

15.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它的表达力和造型美也是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中无与伦比的。每天都在使用它,所以应该练好书写,充分发挥它的作用,继承和发扬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汉字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祖先智慧的结晶。如果说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教育学生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首先必须继承的就是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张蕾 《中国教师》2013,(14):21-23
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是其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脉,需要这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共同维护、继承和发展。中学美术教师肩负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艺术精随的责任和义务。继承古代的传统文化与艺术,既要秉承"传统"之根,又要彰显"现代"之灵,在交流与融合中"继承"和"发扬"。一、世界的认可,历史的责任国际艺术大师毕加索非常崇拜我国艺术大师齐  相似文献   

17.
段丽 《海外英语》2023,(4):131-133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而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国家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所不能缺少的精神支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心里,潜移默化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大学教育作为我们国家最高的教育层次,必然要承担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该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论述中华传统文化如何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希望大学生们通过学习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黄艳武 《学语文》2011,(5):34-35
中国以五千年传统文化为立国之基.中华传统文化创立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个中国人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心系天下的无私气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谐友善的人际交往、崇高的爱国主义、追求统一的民族精神,滋养了一代代人的身心,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做中国人,写中国字。汉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代表,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写好汉字是每个炎黄子孙必做的一件事,是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基础工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体美感染了每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要尽自己的绵薄之力把汉字文化传承和发扬下去,写字要从孩提时代抓起。如何写好字呢?语文教师又怎样进行写字教学呢?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每个中国汉字如一个个跳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字是“负载文化的交际工具”,我国历来就有“文以载道”的教学传统。对传统文化的“扬”(即继承)主要包括: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个性,探究民族特性沉淀的过程,继承民族优秀传统,重塑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的“弃”(即批判)主要包括:继承和发扬“五四”新文化运动传统,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性糟粕,构建“民主”、“科学”、“和谐”的民族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