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借鉴结构主义叙事理论和批评方法,系统解析和概括何顿小说的叙事结构和内在模式。何顿的以现代都市“玩家”和都市漂泊者为主人公的诸多小说,其叙事展开大致包括47种逻辑顺序基本相同的“陈述”;在此基础上可以抽取出其叙事的11种序列;进一步即可概括出其叙事的抽象结构。这也是主人公群体的心灵轨迹的集中呈现,即:社会规约面前的失意人生与生存的漂泊一原始基点上的生存意志的激励与自我蜕变的朦胧愿望一物质追求的满足与价值目标的迷失一价值理想的自我否定与人生行为的再度沉沦。从这一抽象结构中,我们可以揭示出作家独特的艺术思维和认知范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典型文本的分析 ,概括出莫言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崇拜意识及其成因 ,进而分析了这种意识对其叙事特征的影响——主人公的“边缘”性、叙事视点的非成年性、叙事者处境的尴尬及感知程度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3.
都市牧歌:张欣审美的古典情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现代都市生活为背景的张欣小说 ,表现出来的却是自然经济体制下滋生出的古朴审美理想。注重道德情操 ,赞美情深义重的亲情和友情 ,弘扬刻苦耐劳的传统精神 ,是张欣小说主人公塑造的审美理性观照。实际上 ,作家是将自然经济体制下维系人际关系的种种情意 ,抹去其封建色彩 ,理想化为超越历史时代的普遍的人格人情美。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郁达夫《迟桂花》的评论有争议,本文把小说主人公"莲"看做一个内涵复杂的意象,借助叙事学理论细读这篇小说,还原其以女性形象塑造为支点、宣泄心灵压抑、寻求人性升华的叙事思路,指出小说叙事强调男性的反思和升华,女性仅仅承担了引发反思的中介功能,这既可以看作郁达夫的一贯的叙事策略,也体现了其小说创作的某种局限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探讨《船讯》是如何运用成长小说这一特殊的文学体裁展现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根据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原型,论证《船讯》这一个体中存在着规范的成长小说叙事结构,从而指出该小说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  相似文献   

6.
小说的起源与小说独立文体的形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小说的起源和形成,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小说发生学模式,即:故障-史书-小说。从叙事意义上说小说起源于故事,而从小说的孕育母体上看也可以说小说起源于史书。从早期小说的类型、题材来分析,作为小说叙事源头的故事大体可以概括为五大类,即神话传说、地理博物传说、宗教迷信故事、历史遗闻,人物逸事。从故事到小说,中间存在着史书这一过渡五。这是和史书的分化密切相关的。故事向小说独立文体的过渡,存在于史书的分流过程中,当史书分离出一种合乎小说文体的独立文本时,那便意味着小说的诞生。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人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其代表作《所罗门之歌》始于飞翔止于飞翔的U型叙事结构是《圣经》中U型叙事结构的变体。小说结尾处主人公从所罗门高地飞向黑人的故乡——非洲这一过程使他明白了"只要你把自己交给大气,你就可以驾驭它。"  相似文献   

8.
在中师生物教学中,采用检索表式观察法,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观察→抽象概括→实践运用”四个步骤探求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异同,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补丁小说的特出,首先在于巴子营、大汊河、原庙等西部乡土意象的创造上。这些意象既概括了当代西部乡村的生态状况以及卑微的生命存在形态,又显示出壮阔、苍凉、凄美的审美格调;其次在于他的短篇小说所具有的命运感。"命运"被其置于小说叙事元素的首要位置,其叙事重心也就不在传统乡土小说的"情节"和"性格"刻画上——它以小说元素的重新配置凸显了小说叙事内在结构的意蕴;再次,他以小说叙事的新探索——以叙事的抒情性、写意性和心理描写,丰富了沈从文、孙犁以来的现代抒情小说与乡土小说艺术美的内涵,从而显示了西部文学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在长于叙事艺术的现代小说名家中,张爱玲因其文字与影像的完美结合而堪称独步,其小说的"影像"化叙事的主要特征可以大致概括为:内蕴性、杂糅性、独创性。这不仅使她的小说作品历久弥新,焕发出永恒独特的艺术魅力,而且还为当代小说"影像"化创作趋向提供了某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张恨水的小说虽然沿袭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模式 ,但在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和叙事结构等方面吸收了一些现代小说的叙事技巧 ,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为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作出了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学习和借鉴"五四"新小说以及西方小说创作技法的基础上,张恨水在其小说文本的叙事中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小说的显著特征.他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间三个方面均对传统章回小说做出了富有现代性的改造.相对传统小说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全知全能叙事,张恨水小说的主要叙事特征表现在以"人物"为结构中心的限知叙事,及其文本的缓慢叙事和多变的叙事顺序上.  相似文献   

13.
张欣小说以描写南国都市生活和都市女性为主,其关注当下生存的创作主题,着力刻画都市平民的形象塑造,以及富于个性的艺术表现手法,都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折射出岭南文化的地域特色和时代内涵,这使其作品在都市文学和女性文学中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  相似文献   

14.
张欣小说的叙述主角大都为清丽淡雅的白领丽人,好驾轻就熟地为读展示当下都市女性生动质感的情受画廊的同时,在更深层次上,从都市丽人的生存本真反思传统,审视都市化精神的时代变迁,是一首沉浮于都市欲海中的士的挽歌,透视出了化转期都市人性的缤纷的芜杂。  相似文献   

15.
张欣和张爱玲两位女作家的作品不约而同地都以大都市为背景、以女性为对象,反映形形色色的人生.同样的女性叙事角度,同样直言不讳对情欲与金钱的欲望和对人类本性的赤裸裸的揭示,及共同走过的通俗文学和"纯文学"之间的都市小说的创作道路,使读者把她们联系到一起.但张爱玲笔下描绘的人性因禁锢而扭曲的灰色情调与张欣笔下创造的温婉平和的旋律,又体现着她们时代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章回小说大家",其文学史意义不仅在于将中国传统的章回小说发扬光大,而且在于继承"以诗入小说"的传统,成功地使用对联这一艺术样式,将其引入小说创作,使对联成为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小说中发挥了审美功能和叙事、感事功能。对联与张恨水小说的水乳交融,共同构成了张恨水小说的美学特色。张恨水小说中对联的叙事、感事功能是对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通变与创新。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与张恨水的言情小说塑造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叙述者形象,主要表现在:一是话语模式不同,二是叙述节奏有异,三是文本内部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有别。  相似文献   

18.
从叙事学的角度来解析兼具修辞学者和古典小说研究专家身份的吴礼权教授创作的史传小说《冷月飘风:策士张仪》,该文本在叙事修辞上呈现了三个特征:以线性时间串连块状空间的叙事结构,以全知的视角进行情节补缀和细节描写,在深层叙事理想的指引下围绕传主的主导特征进行详略调适。  相似文献   

19.
疾病是人类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削弱人的身体,还可以摧垮人的意志,使人产生悲观、厌世之情。人类自生命伊始就一直在与疾病对抗,作为一种痛苦的生命体验,疾病自然也成了文学叙事的母题之一。晚清以降,古老的中国封建政体积弊重重、病入膏肓,曾经的中华健儿也被讥讽为"东亚病夫",于是"国衰民弱"成为现代有识之士挥之不去的隐忧。在"五四"启蒙思潮中以"反传统"为主调的现代小说纷纷把"疾病"作为叙事的基本手段,鲁迅笔下的"癞疮疤"、郁达夫书写的"结核病"、老舍小说中的"脏病"、张爱玲都市女性的"精神变态",凡此等等,现代小说的人物画廊可谓是一个"病区群像"。疾病叙事成为现代小说的一种叙事策略和高远旨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