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3.统计与概率(1)统计以下内容应当受到关注: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知道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的结果也不同.能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表示(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会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在具体情境中不仅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而且能理解这些统计量的意义.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用样本估…  相似文献   

2.
复习目标 能进行分析数据活动,并能运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理解平均数、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极差,并能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计算,能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来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能用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能用极差和方差判断数据的离散程度。  相似文献   

3.
中考动向分析 本单元的实际应用性特别广泛.近年来本 单元内容的分值平均占到4.7%左右.试题反映 的考点主要有:①能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考查 辨认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四个基本概 念;②理解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标准方差、 中位数、众数本身所反映的实际意义,会求一 组数据的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标准方差、中 位数、众数,而且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 法解决一类实际应用问题:③会整理一组数据 列出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知道 每小组的频率是该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 比值,并会用它们估计总体的分布规律.本单 元主要考查统计思想方法,同时考查学生应用 数学的意识和处理数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一、中考试题分析 1.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表示,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并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计算加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统计知识的简单应用;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大量重复实验中的频率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一、中考试题分析1.统计与概率这一部分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能指出总体、个体和样本,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分析和表示,用计算器处理复杂的统计数据并根据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计算加权平均数、极差和方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和离散程度,频数、频率的概念,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统计知识的简单应用; 概率的意义,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大量重复实验中的频率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统计与概率”分布于整个初中数学的六册教材中,知识体系从初一到初三呈螺旋上升的趋势.《数学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知识内容的学习要求作了详尽的介绍.1.统计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1)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并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2)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3)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4)探索如何表示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会计算极差和方差,并会用它们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5)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  相似文献   

7.
余贵祥 《数学教学通讯》2012,(7):36-41,59,62
基础练习1.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概念;会根据所给的样本数据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会用样本方差、标准方差估计总体的方差、标准差.2.了解概率的意义,了解计算一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相似文献   

8.
统计初步     
知识要点统计初步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是,初步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和有关的基本概念,会计算平均数与方差,会整理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会用样本的平均数、方差及频率分布去估计相应的总体的平均状态,波动情况及分布规律。统计初步的重点是计算平均数与方差,列样本频率分布表和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关键是理解统计的思想方法。填空: 1.____叫做总体,____叫个体,______叫样本,____叫样本容量。  相似文献   

9.
(一)课标要求 1.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 2.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体会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3.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4.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并会计算加权平均数;根据具体问题,能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集中程度.  相似文献   

10.
1 理解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意义.2 掌握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概念,并能熟练地运用.3 正确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理解频率分布的意义.4 理解概率的意义,能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状图)计算简单事件发生的概率.5 领悟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能从各种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能按照要求对获取的信息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11.
统计的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利用样本的特征估计总体,具体有两大方法:一是用样本数据的特征估计总体的分布;二是用样本图表的特征估计总体的分布.反映样本数据特征的量有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标准差等;反映样本数据特征的图表有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折线图和茎叶图等,这些统计图表也能体现样本数据的特征,它们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12.
随机抽样与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研究如何合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为人们制定决策提供依据.它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鉴于抽样方法与用样本估计总体所体现的统计思想在新课标中的重要性,所以抽样方法与用样本估计总体成为高考每年必考的内容.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抽样方法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面对实际问题能合理选择抽样方法抽取样本;绘制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频率折线图、茎叶图,会计算方差和标准差,并能计算样本平均  相似文献   

13.
【本章概述】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能用计算器处理较为复杂的统计数据;会用扇形统计图表示数据;通过丰富的实例感受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通过实例,理解频数、频率的概念,了解频数分布的意义和作用,会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相似文献   

14.
考测点导航 1.能够通过具体的实际问题考查辩认总体、个体、样本和样本容量这四个基本概念。 2.理解中位数、众数所反映的实际意义,并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求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会用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从中领会统计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5.
在各地历年中考试卷中,都会有涉及统计内容的试题,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合实际问题,会辨认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四个概念所反映的实际意义;(2)会计算一组数据的样本平均数、样本方差、样本标准差、中位数、众数,并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方法解决一类实际问题;(3)会就一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图,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并会用它们估计总体分布规律.下面举例分析,希望对同学们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考测点导航 1.会求一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会根据同类问题的两组样本数据的方差或样本标准差比较这两组样本数据的波动情况。 2.会整理一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会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知道每小组的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值,并会用它们估计总体的分布规律。 3.会用统计思想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79页例2和“练一练”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初步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找一组简单数据的众数,能解释众数的实际意义,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平均数、众数)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通过比较体会不同统计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并能灵活运用方法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9.
总体、个体、样本以及样本容量是统计学中的最基本的概念.关于这几个概念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能指出一个简单的具体问题中的相应量是什么,而且要使学生了解用样本估计总体的统计思想、方法,知道样本容量越大,样本对总体的估计就越精确.那么,如何使学生理解这几  相似文献   

20.
综观2005年全国的中考试卷,“概率与统计”所占的比例都有所增加.往年在中考试卷中分值只占到6%—8%,2005年课改实验区的中考试卷中平均占到了20%.这类试题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具有情境性、探索性,题型多变,选材灵活,是中考试题的新亮点.下面我们来看一些新的题型.一、统计的初步认识了解抽样的必要性,能指出总体、个体、样本.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是统计中用来刻画数据“平均水平”的统计量,极差、标准差、方差是刻画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对这些概念,重点不是考查概念的记忆和运算,而侧重于考查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即考查在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