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采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构建加速度的教学设计,教师提供材料,以学生思考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与学生进行交互式讨论为辅,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感受问题解决后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加速度认识的快慢与如何引入加速度概念有密切关系,先让学生从实例中定性认识到,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启发学生用已学的物理量描述速度变化快慢,最后定义一新的物理量——加速度.这样的设计,从感性到理性,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概念教学应有的意境,凸显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新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恰当地组织讨论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依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并选择恰当的时机,是讨论成败和收效大小的关键。一、对难于建立的概念,引入时讨论在物理概念和规律教学中,按照物理学中概念和规律建立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类比等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例如惯性的概念,难于理解和掌握,在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让学生讨论:火车在水平铁轨上飞速直线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核心理念出发,分别讨论了如何进行物理实验、物理概念以及物理规律的探究式教学,并分析了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办法,提出中学物理教师应在实际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充分利用课堂,让学生在探究观察中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相似文献   

4.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采用教师引导下的探究构建加速度的教学设计,教师提供材料,以学生思考探究为主,教师引导,与学生进行交互式讨论为辅,使学生亲历探究过程,感受问题解决后成功的喜悦。学生对加速度认识的快慢与如何引入加速度概念有密切关系,先让学生从实例中定性认识到,不同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同,启发学生用  相似文献   

5.
物理量是指量度物质属性和描述物质运动状态时所用的各种量值 ,是物理学所有公式的基柱。物理量的教学可从为什么要引入、怎样引入、定义、定义式、单位及换算关系、量性等六个方面来展开 ,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物理概念 ,同时又教会学生进行多侧面的思考 ,发展思维能力 ,进而掌握学习物理的科学方法。例如“速度”概念的教学 :1 为什么要引出“速度”这一物理量 ,换言之 ,速度是用来描述什么的 :为了表示物体运动快慢。2 怎样引入“速度”这一物理量 :1)作匀速运动的物体 ,位移S与时间t的比值是恒量 ;2)作匀速运动的不同物体 ,比值S/…  相似文献   

6.
物理探究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方法的教学,都可以在课堂上实施探究式教学,它们都有着类似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策略大致包括以下6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物理概念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初中生学好物理的基础。物理概念教学分为引入、形成及深化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重要的"发生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引入概念、在实验探究中形成概念、在对比概括中深化概念,从而让物理概念教学更有效。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探究式教学的本质是:"不直接把构成教学目标的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创设一种智力和社会交往的环境,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有利于开展这种探索的学科内容要素和认知策略."物理学科中对于物理概念和物理知识的教学,教师不能简单地直接灌输给学生,使学生被动接受,而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结合实验观察和分析进行科学合理的建构.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学物理概念教学之辩证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的关键,也是物理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关于怎样教好物理概念,物理教学法曾将其概括为:教好概念的“来龙去脉”。例如有教师将“力”概念的教学设计如下:显然,该教学设计事例丰富,条理清晰,思维有序,既突出了学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任何事物首先要定其性,所谓定性就是对所研究问题进行简单的区分,如大小、快慢、强弱、高低等.当有了定性的初步认识以后,还需要更精确的研究时,就要用数值来定量分析了.在物理教学中,特别是物理概念的教学中,让学生从定性到定量,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从"毛坯"走向"成品",逐步建立完整的科学概念.下面以高一物理"描述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为例,说明在教学中从定性到定量帮助学生建立加速度概念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1.
物理概念教学是物理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在物理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明确物理概念引入的目的,让学生体会物理概念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拓展物理概念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主阵地1.概念形成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初中物理教学,由于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物理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在概念教学中,通过创设情景,为学生在情景中自主地进行各种学习活动,包括有关问题的思考、资料检索、调查研究、实验操作、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对物理现象采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式再现概念的形成过程.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可培养他们的分析,概括能力.如"速度"概念形成的教学中,因学生对"运动"现象  相似文献   

13.
邓颖 《四川教育》2020,(3):30-30
教师要充分尊重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让数学教学与生活有机衔接,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引入生活素材教师要通过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在教学“容积和容积单位”这一知识点时,我没有直接给出物体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而是让学生动手实验,测量长方体盒子的体积以及盒中黄沙的体积,通过自主比较、概括、思辨和讨论.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1,(77):124-126
初中是很多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大部分学生会对物理产生一种畏难的心理,出现这种心理的根本原因就是学生无法理解初中所学习的物理知识,跟不上教师讲解的步伐。针对这种问题,教师需要运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拥有良好学习方式,积极主动学习物理,从心中认可和喜爱物理,有效提升物理教学效率。文章主要通过分析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优势,探索其引入到初中物理课堂的方式。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0,(80):129-130
所谓的探究式教学,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并在此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学习,进一步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文章围绕目前初中物理教学的探究式教学展开论述,从常见问题为出发点,深入讨论如何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以及如何开展演示性实验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6.
侯霞 《辅导员》2010,(18):I0006-I0006
一、物理概念的引入 概念产生于感性认识,但又高于感性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因此,在概念的引入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归纳,准确地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在教学中,应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利用已有概念,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来获得新的概念。在中学阶段,物理教学中引入概念的方法很多,如从实际生活引入,从实验现象引入,从旧有的知识引入等。  相似文献   

17.
物理概念是物理知识体系的的基础,因此概念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标要求我们物理概念教学要重视概念的引入,让学生积极参与、掌握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物理课程教学中,概念的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对于物理概念教学似乎我们总是觉得很难入手进行展开教学,因此部分教师在讲述物理概念时,将概念的定义直接给出,紧接着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但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将学生引入了误区,甚至认为物理就是死记的"文科物理"。因此,在进行物理教育的过程中,不管是讲授物理概念还是规律,我们都应该注意如何进行讲述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学会而不是背会。本文以密度教学为例,探讨了在进行物理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有效进行物理概念的教学。  相似文献   

19.
马云秀 《物理教师》2003,24(4):11-12
1 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教师演示 :由静止释放一硬币 ,让其自由下落 .教师提问 :轻重不同的两个物体下落的快慢是否相同 ?通过实验加以说明 .有学生到讲台前演示 :将面积一样的硬币和纸片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发现纸片比硬币下落的慢 .有的学生持不同观点 :将刚才的纸片揉成纸团后 ,硬币和纸团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 ,下落的快慢就几乎一样了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 ,教师指出 :由于纸片受到的空气阻力比纸团大 ,因而空气阻力对纸片运动的影响较大 .而硬币和纸团受到的空气阻力都比较小 ,于是下落的快慢几乎一样 .教师提问 :如果没有空气阻力的影…  相似文献   

20.
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从2004年开始使用,教材中设置的许多栏目都为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基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探究式教学已被教师们所接受,逐渐形成一种有益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怎样实施有效探究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此,笔者结合对广东省某中学的物理教师和学生的访谈,以及对一千名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谈谈探究式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