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理性思考教育产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产业化”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后在中国风靡一时,其特征是:利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教育资源的配置、利用市场机制“经营”教育。突出表现在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和缴费上学,社会力量办学等等。本文主张应该理性看待“教育产业化”,着重分析了高级中学教育应属于基础教育,现阶段基础教育不能产业化,但非基础教育可以而且应该产业化。  相似文献   

2.
反思教育产业化对基础教育所产生的影响,通过第一手的材料说明,教育产业化动摇了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削弱了基础教育的育入功能;加剧了教育的两极分化:提供了教育腐败的土壤;挖掘了基础教育的陷阱。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而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对于迅速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和市场化以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要突出政府在农业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责任,保证农科教结合的顺利实施,要始终把为农业服务作为农业教育的根本宗旨,要特别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之间的沟通和合作等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教育交流的增加,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比以前有所拓展。但在一国之内,基础教育和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一样,育人功能才是其主要功能。不能把基础教育的经济功能作为其主要功能,提倡基础教育产业化。此外,在我国目前教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对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的产业化经营行为,可以采取在一定程度上“容忍”而决不提倡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教育产业化释义与高职产业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产业化有三种不同的含义,分别为利润导向的教育产业化、面向产业的教育产业化、产业运作式的教育产业化。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和性质决定了政府必须成为其重要的办学主体和投资主体,即整个产业不能走利润导向的教育产业化道路,但是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却可以通过面向产业的教育产业化和产业运作式教育产业化来解决。  相似文献   

6.
北京市基础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教育发展研究》2002,22(12):38-41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财政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是教育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而现实情况是地方政府在承担基础教育责任的同时,没有足够的财政资源作为实施政策和发展计划的必要保障,因此各级政府间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增加地区教育投入、保证地区间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手段。1.北京市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教育资金的转移支付在北京市早已有之,主要是通过政府间教育事业费、教育专项资金和补助款的拨付来实现的,只不过当时…  相似文献   

7.
对于基础教育,社会上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是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是政府的责任,法律的规定,教育事业不能产业化公司化;二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可以公司化市场化运作。  相似文献   

8.
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是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共同签订的一项教育援助合作项目,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4个民族自治县实施。西北师范大学作为各级政府与国际组织在少数民族教育改革与发展方面重要的咨询机构及合作伙伴,在积极参与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的过程中与合作方逐渐形成了一种“共生、互动、双赢”的良性发展机制。因此,在这个跨度五年的国际性合作项目即将结束之际,对于西北师范大学参与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研究进行回溯与前瞻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9.
省级政府教育投入行为及治理是一个重要问题,对省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界定了省级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内涵,并基于多元排序选择模型,分析了财政分权、政府治理对省级政府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教育产业化”是提出有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教育是否应产业化在这一社会历史背景下讨论才有意义。发展教育产业具有重要的社会政治经济意义,主要表现在:刺激了人们的教育消费,开辟了一个新的扩大内需的领域;为更多希望进入大学的青年创造了机会,直接缓解了升学压力;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解决高等教育自身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加速增减创新人才和专业人才;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大力发展教育产业,要注意避免一种倾向掩盖另一  相似文献   

11.
关于教育产业化的讨论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对教育产业化的讨论进行综述, 运用经济学的理论, 对教育应否产业化进行了分析。认为在市场经济中, 教育是具有巨大外部效益的准公共产品, 应由政府与市场共同提供,教育管理体制必须进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但不应产业化即市场化,教育市场化将导致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从转变观念、确立高等教育产业化和产业创新的意识、建立高等教育产业化市场运行机制,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形成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新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以产业创新促进高等教育水平全面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李敏 《职业技术教育》2003,24(28):26-27
推进高等教育产业化,需政府、高校、社会各方协调努力,树立教育产业观,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投入机制,推进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建立教育与市场的衔接机制,并将市场经济原则引入高等教育中。  相似文献   

14.
从办学主体多元化、办学方向社会化、办学投资效益化的角度,说明入世后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必然性。指出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中,应明确学校、学生、政府等要素的权利与职责,即按照市场运行规律,学校应拥有招生权、收费权,学生拥有相应的学校、专业选择权,政府应实施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杠杆调节社会公平,并有计划、分步骤、有层次地把高校推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15.
农业产业化具有企业化、市场化、规模化、一体化、区域化等特点,其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市场、技术、经营管理、法制和科技文化素质。对此,农业高职教育必须有相应的发展对策。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支持力度;农业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农业产业化为目的,加大改革力度;全社会也要创造环境,构筑农业高职院校人才通往"三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我国政府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做出了一系列相关承诺。受此影响,21世纪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将出现多元化、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走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应当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不断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等职业教育承载着国家工业化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使命.高等职业教育要在发展中求创新,在创新的推动下求发展,必须抢抓机遇,制定好发展战略目标,理顺体制和机制;以改革为主线,以发展为动力,以市场为导向,坚韧不拔,攻坚克难,自强不息,激流勇进,为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学术资本主义是大学或教师为获取外部资金支持所表现出的市场行为或类似市场的行为,学术资本主义在中国兴起的原因除了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政府财政政策、新公共管理等公共影响因素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产业化也是重要影响因素。面对学术资本主义对大学及大学教师学术行为带来的种种影响,文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给出了相应的风险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过程,同时也是体育事业化向体育产业化的转变过程。体育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基础,同时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优化。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是一项兼有教育性、服务性和产业性的事业。在国家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办园的方针指导下,当前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出现了运营多样化、管理多元化的产业化倾向,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矛盾,主要有适应市场与坚持教育宗旨的矛盾、多元化发展与政府干预不力的矛盾、生存为先与儿童优先的矛盾、教师劳动雇佣化与师资专业化的矛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