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科学技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中介陈智,宋烈侠,阎桂芝,王晓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正确执行教劳结合方针的前提是正确理解教劳结合的方针,而要正确理解教劳结合的方针,我们认为,一要正确理解革命导师对教劳...  相似文献   

2.
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理论的新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思想产生于16世纪。几百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教劳结合的理论有不同的内涵,但始终是世界教育的永恒主题。16~19世纪,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家...  相似文献   

3.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原理在中国的新发展朱天利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思想由来己久,它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存在着。但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前人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教劳结合理论的变革,创建了科学的教劳结合原理。马克思、...  相似文献   

4.
构建教劳结合体系的思考喻梦林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一教劳结合体系的前提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什么为结合点,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给教育提出的重要课题。它决定教势结合的层次。内容。方法,关系教劳结合的质量、效果,是构建教劳结合体系的前提。教与劳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5.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教劳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教育原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同志从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出发,提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教劳结合思想.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教势结合原理和毛泽东教势结合思想,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一、邓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体系 邓小平教劳结合的思想体系,概括起来包括教劳结合的方针,教劳结合的宗旨、教劳结合的作用、教劳结合的形式和教劳结合的目标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浅谈教劳结合的定量研究和评价指标体系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张启瑞,郭恒泰一、教劳结合研究应"有论有量"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项综合性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活动。我国理论工作者对教劳结合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讨。但是综观这一领域里的研究成果,我们感...  相似文献   

8.
“教劳结合”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核心;综合技术教育是“教劳结合”的方式,“教劳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人的根本途径;两个“承认”和两个“代替”,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所应确立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原理,在指导我国教育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由于在不同时期对“教劳结合”这一原理在认识和实践上的偏差,曾导致50年代末用过量的简单体力劳动冲击系统的理论教学;70年代用“学工”、“学农”取代学校教育;80年代学校教育中“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重新抬头。为了坚持“教劳结合”的正确方向,避免重犯主观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错误,我们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教劳结合”的原理,探索适合国情的“教劳结合”的内容、形式和途径。为此,本文就目前如何深化对“教劳结合”的认识,以及高等工程教育怎样贯彻“教劳结合”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时期之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在新的历史时期,使教劳结合迈出新的步伐的关键在于认真学习邓小平关于教劳结合的论述,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以此为理论武器指导实践行动。如何理解邓小平的教劳结合思想?笔者认为以下两点应该特别予以注意:一是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原理在中国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二是邓小平教劳结合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们都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作为一种固定的表述,视为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列为我国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的“教”和“劳”分别确指什么?“教劳结合”是否仅指“教育”和“生产劳动”这两个事物的结合?近些年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中,有些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指的是“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的结合”,而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指的是“教育同手工劳动、体力劳动的结合”,二者不是一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城市的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开始出现教育与经济良性互促的机制,所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实践中出现的诸如“城市教育综合改革”、“双元制职业技术教育”及“产学研结合”等模式代表了我国城市教劳结合的正确方向,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当今世界教劳结合发展的普遍规律,很有总结推广的价值。同时也应当看到,这些模式多数不是自觉地按教劳结合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实施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理论体系已基本形成,它由三方面构成: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教劳结合和综合技术教育思想、经过科学总结了的中国实施教劳结合的历史经验、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反映当今世界教劳结合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的思想观点。以这一理论体系为指导,可以确定,具有中国特色的  相似文献   

1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和现实要求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教师进修学校刘江兰,于浩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既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邓小平同志指出:“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要求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求我们在教育与...  相似文献   

15.
回归教育与教劳结合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先分析了回归教育与教劳结合的相关,继而从“产-教”结合和“教-产”结合两个层面论述了回归教育的运施举措。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回归教育与教劳结合的相关,继而从“产——教”结合和“教——产”结合两个层面论述了回归教育的运施举措。  相似文献   

17.
"教劳结合"是大工业生产的客观要求,也是马克思教育思想的核心;综合技术教育是"教劳结合"的方式,"教劳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一代人的根本途径;两个"承认"和两个"代替",是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所应确立的理念.  相似文献   

18.
我校实行教劳结合三十七年的回顾与体会黑龙江省龙江县第一中学李宝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条基本原理,也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继续坚持走教劳结合的道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9.
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与实验》课题组一、课题的提出及其意义自革命根据地建立直至现在,党和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下简称“教劳结合”)的方针。广大教育工作者在贯彻这个方针的实践中创造了大量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全面素质——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等的培养和提高,有着无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根本途径。在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切实有效地实施教劳结合,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一、教劳结合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形成  思想品德素质,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和道德品行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相互联系却又各具独立性,它们各自的形成虽然主要靠学校德育,但又都离不开教劳结合过程中的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