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体面"出局:陈晓离去条件成谜"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是生活!因为我们的一切快乐,我们的一切幸福,我们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祝幸福快乐每一天。"仅仅留下短短数语后,陈晓,出局。  相似文献   

2.
我们身处和平的环境,我们习惯于享受幸福,安逸的生活使我们无暇去多关心一下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动荡和战事,关心一下生活在那里并不幸福的人们,而有时一张照片会深深触动你,在短时间内改变你、使你多一分沉重,多一分责任。  相似文献   

3.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幸福和尊严成为这个春天最温暖也最有力量的词语。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和尊严,表明了国家发展的最终目的——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06,(42):27-27
瑜伽是一种生活之道。它教会我如何生活,平和的。幸福的。引领我们接近自然,接近真实。[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新闻世界》2008,(1):41-41
翻开报纸,打开电视,生活总是试图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幸福的时代。然而现实总是不及想象,生活在浮躁烟雾笼罩之下的人们变得互不信任,累;人们背负着太多的社会、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的责任,累;大部分人都在为别人活着,累;各种心理压力考验着美丽生活中的人群,累…… 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活得如此累?我们用什么办法解除这样的累?  相似文献   

6.
《大观周刊》2010,(30):30-31
你知道吗?每个女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生活风格DNA”.它影响我们的生活作息.也会影响你我的外形及美丽,更因此会决定我们和幸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胡康华 《今传媒》2015,(2):154-155
"我们怎样渡过自己的一生?我们如何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现代伦理学最为重要的哲学命题,也是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无法回避的生命抉择。早在公元11世纪时期,维吾尔族著名诗人和学者玉素甫·哈斯·哈吉甫,在他创作的维吾尔族古代的文学经典巨著《福乐智慧》中,对幸福的来源,如何获得幸福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做了极为深入的思考与研究。对于现代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都有深远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温家宝总理先后在新春团拜会上、与网民在线对话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反复讲一句话: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相似文献   

9.
习以为常是破坏美好生活的罪魁祸首。人一旦陷入习以为常的状态,就会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体验能力。然而,我们生活中有太多的习以为常:对于在图书馆随时都能借到自己想读的图书习以为常;对于在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用手机听到亲人的声音习以为常;对于从小到大父母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习以为常。这些习以为常让我们失去了生命中本该拥有的快乐和幸福。感知能力是快乐和幸福的源泉。如  相似文献   

10.
幸福生活是百姓的追求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相匹配的理想的生存状态。当“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追求幸福的百姓诉求相一致时,新闻就爱上了幸福——“幸福”、“幸福生活”、“幸福指数”便成为媒体钟情的热词和争相报道的重要内容。但是,在幸福生活的定义尚不完善,幸福指数的标准难以统一时,肩负为追求幸福生活营造良好舆论环境重任的新闻媒体,在报道幸福新闻时,暴露出碎片化、片面化、极端化的倾向,百姓时有“被幸福”的感觉。既然幸福已成为重要的报道内容,就有必要研讨幸福新闻业务,为更好地开展幸福报道提供理论支持。目前,业界和学界鲜见这方面的业务研究,本刊率先组织文章,对幸福报道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1.
温家宝总理多次说过: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尊严"二字顿时蹿红网络,通过各种传播手段广为传播。传媒与政府部门关  相似文献   

12.
近来,我们经常被人问道:“你幸不幸福?”或者我们更多地会扪心自问:“我自己真的幸福吗?”——在这个时代,幸福是如此被我们所需要,“幸福”这个词也经常会被如此突兀地摆在我们面前一之所以会这样,正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不幸福或不够幸福。  相似文献   

13.
爱心是石,擦亮生命之火;爱心是火,点燃希望之灯;爱心是灯,带领我们走向黎明!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同样享受生活的美好,同样拥有幸福的家,也同样享有温暖的阳光,自然  相似文献   

14.
职业妇女有职业妇女的痛苦,全职太太有全职太太的痛苦。生活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选择你能承担的,选择让你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15.
解析《老大的幸福》的幸福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剧《老大的幸福》通过傅老大这样一个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向所有和傅老大一样遭遇过生活的磨难却始终乐观向上的普通人致敬,细腻、全面地剖析了普通城市市民的精神世界.关注并认同了一个普通百姓的幸福理念。在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中低收入人群幸福指数成为中国的理想的今天.我们需要这种质朴而大气的人生智慧。  相似文献   

16.
追求"幸福",是过去式,是进行时,更是将来事。讲不清、道不明的"幸福"二字,却成了这一时期社会上热议的话题,"幸福中国""幸福大省""幸福城市""幸福指数"等辞藻催生了书业市场上的"幸福风潮"。什么是幸福的追求,这一话题,谁也道不明。为此笔者走访了杭州市区博库书城、购书中心等,走进2011年末至今的生活励志类书市,探寻这一温暖话题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7.
作者就在与大地的一问一答、在一耕一作中找寻到了那种稳定而满足的幸福感,为我们提供了另外一种幸福的答案样板。幸福的标准确实很难衡量,如同一把奇怪的尺,丈量心灵的细微感受。它的刻度并非物质的富足与生活的声色陆离,而是一些令人心动的细节。丘彦明的这本《浮生悠悠——荷兰田园散记》记录着她朴实的田园生活,而其中漫溢充盈的则是那种幸福的感觉和丰富的细节。打量着满地肥硕的菜蔬,琢磨着餐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部分的媒介与幸福研究都围绕幸福感展开,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变量幸福观却被忽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媒介使用对幸福感的贡献率,相对于社会变迁、生活环境等因素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作为一种效果研究取向,很容易忽视人的主体性。将幸福观引入媒介与幸福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幸福观的研究是勾连历史、文化、社会、媒介与个人精神世界的桥梁,是我们得以窥探文化与个人互动的极好窗口,并认真思考人的主体性。幸福观研究可从三个领域展开,一是对幸福的呈现与投射:媒介内容与个人观念的互动;二是对幸福的记忆与感知: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媒介交汇;三是对幸福的取向与体验:有形与无形的主体性转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大部分的媒介与幸福研究都围绕幸福感展开,而影响幸福感的重要变量幸福观却被忽视。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媒介使用对幸福感的贡献率,相对于社会变迁、生活环境等因素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而且作为一种效果研究取向,很容易忽视人的主体性。将幸福观引入媒介与幸福研究具有积极的意义:幸福观的研究是勾连历史、文化、社会、媒介与个人精神世界的桥梁,是我们得以窥探文化与个人互动的极好窗口,并认真思考人的主体性。幸福观研究可从三个领域展开,一是对幸福的呈现与投射:媒介内容与个人观念的互动;二是对幸福的记忆与感知:文化传统与社会变迁的媒介交汇;三是对幸福的取向与体验:有形与无形的主体性转化。  相似文献   

20.
《传媒》2012,(1):7-7
"微生活,云幸福"3D打造央视网络春晚春节将至,央视网络春晚喊出"微生活,云幸福"的口号,"微"代表新媒体时代产生的"短、平、快"的生活方式,"云"在网络中指的是海量无限。网络春晚将更加关注基层百姓的"微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