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埃及是中东第一人口大国,阿拉伯世界的领头羊,苏伊士运河的守护者,强人穆巴拉克又在此经营数十年。近5年,埃及经济保持了6%左右的增长率,但失业和物价上涨问题突出。要穆巴拉克结束统治,这在几个星期前,还是不可想象的  相似文献   

2.
环球人物     
《中国新闻周刊》2013,(41):14-14
焦点 审判穆尔西 同一地点,同一铁笼,不同的是总统。上次在警察学院受审的是独裁者穆巴拉克,这次是埃及第一任民选总统穆尔西。  相似文献   

3.
埃及两年前爆发大规模示威,迫使穆巴拉克下台,示威者那时形成的合力已经让位于内部争斗。支持和反对政府的两派力量通过暴力来表达利益诉求,是对"革命"两周年最糟糕的纪念2011年的春天,埃及解放广场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民众把中东强人胡斯尼·穆巴拉克赶下台。如今,尽管争取到重新审判机会,但老迈不堪的他早已成为政治弃儿。2013年,还是同样的春天,举着"革命"旗帜上台的埃及总统穆罕默德·穆尔西遭到类似逼宫。尽管他一再呼吁以和平方式纪念"革命"两周年,但近日在全国各地举行的示威游行最终还是演变成流血冲突。  相似文献   

4.
埃及最高行政法院4月1日宣布,驳回几名律师关于要求法院认定2011年2月前总统穆巴拉克被免职系违法行为的上诉,最终裁定穆巴拉克不能重掌政权。这一裁定为终审判决,穆巴拉克不得上诉。埃及司法部长艾哈迈德·马基则主张特赦穆巴拉克,但条件是全民公投也支持特赦。2011年年初埃及爆发大规模民众游行,迫使穆巴拉克辞职,随后穆巴拉克被判无期徒刑、终  相似文献   

5.
视界     
>>01埃及.睡坦克,战总统2月6日,开罗解放广场上,反对穆巴拉克的抗议者在坦克轮子上睡觉或看报。埃及副总统苏莱曼2月11日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军方声明称将保证穆巴拉克之前承诺获得执行,保证宪法改革和举行自由公正的总统选举。  相似文献   

6.
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在去年年终离任回到埃及后,即潜心著作,用了5个月的时间,写成《埃及通向耶路撒冷之路》一书。该书写的是20年前他任埃及外交国务部长时,陪同总统萨达特亲赴耶路撒冷,随后签署戴维营协议,从而开启中东和平进程的经历。这件事对中东局势产生了巨大影响,可是现在中东局势又陷入僵局,加利写此书的目的是希望政治人物设法打破僵局,以推动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7.
曾经的政治强人,被称为"埃及法老"的穆巴拉克,彻底成为阶下囚。这仿佛一个政治隐喻,埃及这个曾经的中东强国也已经是笼中困兽位于开罗市北郊的警察学院,是一处壁垒森严的院落,高墙、眺台、铁丝网显示出院落的与众不同。一起特殊的庭审使这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地时间8月3目上午,埃及前总统穆巴拉克和他的两个儿子、  相似文献   

8.
穆巴拉克的"圈内人"和穆斯林兄弟会候选人晋级第二轮总统选举可能是最坏的结果。前者当选,这个国家将再次陷入动荡,若后者当选,埃及将变得更加保守埃及人对于国家历史上首次公正透明的总统选举极为重视。据埃及官方发布的统  相似文献   

9.
某杂志社1992年的杂志封面,第一期:国家主席杨尚昆与巴基斯坦总统伊沙克汗共同出席山达克铜金工程合同见证签字仪式;第四期:政协主席李先念与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正在为中方某公司承建的埃及开罗国际会议中心工程奠基。承建上述两项工程的两个公司为这两幅封面分别向杂志社付了2000元和3000元的费用。但这两期刊物出版后,受到了国家工商管理部门的查处和罚款。  相似文献   

10.
访穆巴拉克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当埃及总统以前,还不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国际人物。他在萨达特突然被刺、继任总统的时候,许多人不清楚他上台后将执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当时埃及政局剧烈动荡,人们的视线象聚光灯似地集中在新总统的每一个动作上。有的外国记者曾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将是萨达特政策的继承者,还是纳赛尔政策的后继人?”他回答说:“我既不是纳赛尔,也不是萨达特,我是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在就任初期,讲过他的政府对于萨达特政策的“继承性”问题,也多次表示过要调整政策的  相似文献   

11.
在"胡子警察"看来,穆巴拉克时代对伊斯兰宗教的压制,与时下警察因胡子问题被停职一样,都是压制宗教信仰。而在外界看来,穆尔西如果不能使埃及继续世俗化、民主化,而是加重伊斯兰化,才是"危险"的宗教统治9月4日,十几名身着制服、留着大胡子的埃及警察,聚集在位于开罗的内政部门前,进行警察"胡须保卫战"。尽管早先在5月初下令警察不许留胡子的内政部已然易主,这项绵延数月的抗议行动却仍在进行。这些警员乐观地认为,现在的埃及都是穆斯林兄弟会执政了,局面也该扭转了。胡子的"春天"胡子是从2011年2月份开始留的。当时,2010年底始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之春",正如火如荼席卷到埃及。也正是在那个2月,统治埃及30年的穆巴拉克总统被迫下台,同时将其权力移交给军方。  相似文献   

12.
1986年唐师曾考入新华社。 1987年拍摄万里长城步行活动。 1988年在秦岭拍摄野生大熊猫。 1990年在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4个月。 1990年独自潜入伊拉克,辗转交战双方。 1990-1993年任新华社驻中东记者,采访加利、卡扎菲、穆巴拉克、阿拉法特、拉宾、佩雷斯、沙龙等。 1995年参加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神农架寻找野人”。  相似文献   

13.
第29届开罗国际书展将于1997年1月18日至3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 开罗国际书展是非洲地区规模最大的书展,同时也是规模较大的国际书展,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埃及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具有国际性的出版文化活动,埃及总统穆巴拉克曾多次出席书展开幕式。 埃及国际书展展销图书以阿拉伯文和英文版为主。虽然由于文字障碍,埃及人民懂中文的不多,但是对中国怀有深厚感情,对中国展品还是感兴趣的。为加强中埃两国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的友谊,进  相似文献   

14.
尽管埃及目前正在对大量的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但对广播电视业却是例外。埃及政府已明确表示,它不欢迎在埃及出现私营电视台或广播电好。埃及的商业团体一再呼吁,在世界银行资助的私有化议程中应包括国营广播电视,但埃及政府对此表示婉拒。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最近的一次讲话中声称:“埃及的广播电视既不会私有化,也不会被出售。”埃及新闻部长谢里夫也重申了这个观点。他说:“国家对广播电视的控制形成了一个坚实、平衡和灵活的结构。”与大多数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埃及政府对私营电视台和私人电台十分谨慎。埃及的10家电视台全部都…  相似文献   

15.
从民族英雄到铁腕领袖.从平民之子到军界帅才.从埃及英雄到人民公敌。30年的漫长统治.18天的民意怒火,穆巴拉克的结局.为所有推行强权统治、高压政治的国家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6.
西方记者在新闻报道中历来十分注意插入必要的背景材料,并且注意将背景材料与新闻报道巧妙地结合成一体,报道因此生色不少,吸引读者,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如《纽约时报》一九七七年十一月二十日报道埃及总统萨达特访问以色列消息时,其导语是:"埃及与以色列两国领导人今夜在以色列国土上会晤,这两个国家在二十年内打过了四次仗."这后一句话一下子就把萨达特访以的非同寻常突出了.在这篇报道中这种简洁而又说明问题的背景介绍很多,下面再举几个例子:"下午八时零三分,埃及总统萨达特抵达木古里安国际机场,成为自一九四八年以色列建国以来中东历史上第一个访问以色列的阿拉伯领导人.""……萨达特问阿利尔·沙龙是否在场,听说他在,萨达特便与他热烈握手.  相似文献   

17.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但在新闻业起步较晚,开始于19世纪初.奠定现在埃及新闻业格局的,主要是埃及共和国建立以来的一些政策与变动.2011年以前,埃及经历了穆巴拉克长达30年的统治,在他统治的前期较为自由的新闻政策之下,埃及的新闻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仍然由政府直接控制.  相似文献   

18.
入埃及记     
正2010年12月29日,我登上了中国海南航空公司北京至开罗的航班,开始了三年的驻外记者生涯。赴任前,朋友听说我要去埃及常驻,往往会投来羡慕的目光。"可以天天看到金字塔了""埃及是中东和非洲难得的净土",往往是朋友们对埃及的第一印象。谁承想,我刚到埃及不足一个月,席卷西亚北非的"革命"浪潮就汹涌而来,日复一日的示威游行主导了埃及人的日常生活,平静的生活秩序被动荡的现实打乱。从2011年到2013年,  相似文献   

19.
目击     
《中国新闻周刊》2011,(45):22-25
①民主之门 11月28日,埃及开罗,选民们在等待投票站开门。当日,穆巴拉克下台后的第一届国会选举正式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20.
美国最大的报业托拉斯——甘尼特报系访华团,一行53人,分乘两架专机和一架包机于5月5日下午抵达北京首都机场。这是新华社第一次接待如此大规模的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同行。他们将在今年完成飞访六大洲30个国家的“环球壮举”,在此之前,他们已访问过13国,分别会见过古巴主席卡斯特罗,哥斯达黎加总统桑切斯,澳大利亚总理霍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印度总理拉·甘地和以色列总理沙米尔等人,中国是他们的第14站。他们中有不少美国社会知名人士:甘尼特报系董事长、前美国报纸发行人协会主席艾伦·纽哈思,前美联社社长基思·富勒,前美国总统卡特的夫人罗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