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对话,可以使师生、生本在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中激活知识、内化情感、引发体验、碰撞思想、生成语言.因此,师生、生本间是否有效对话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句话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对话,是在学生、教师、文本间进行对话的过程.我们读文章不仅仅是与文字的对话,最主要的是与作者、与文中的人物的心灵对话.因此,我认为理想的阅读教学应该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作者间一种心灵的沟通、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生活的对话的过程.这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初中语文教学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它是在平等地位上产生的一种以学习语言为本体,以文本言语为中介而展开的在认知、情感、精神领域的多向交流,最终在多重对话关系(包括师与生、生与生、师与文、生与文之间)的互动中促使学生产生个性化的感悟,积淀语感,促进言语和思维的同构共生,提高语文素养的动态过程。下面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例就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谈一点浅见。一.走进文本,自读感知,恰当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中,教师从意合角度做对接引导,促进文本和生本的思维融合,能够让学生自然深入文本核心,与文本多元对话,在深度学习中建立情感共识,最终提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从几个角度展开思考和设计,关键词、中心句、过渡段、文眼、读写的创意解读等,都能够为文本与生本对接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行为就是读者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思维碰撞的心灵交流的过程,阅读教学除了这一交流之外,还有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与沟通,这种对话是围绕文本来展开的。这种对话交流的结果,一方面是读出作者,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所传达的情感、意志、观念,  相似文献   

7.
<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文本资源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更多的是对文本的冷漠,或是对生本对话的曲解。其实,阅读教学首先应该是学生和文本的对话,其次才是教师和文本、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对话,否则,学生认识的提高、思维的发展、情感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本来分属于两个范畴。但是两者又都是为着同一的目的的,即为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首先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虽说读是重在体悟感受,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与文本对话交流(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生本交流),其眼界得到拓展,思维打开,潜能得到激发,无论是知识还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一方面产生了强烈的表达欲望,一方面学生思维此时空前活跃。  相似文献   

9.
朱瑛 《宁夏教育》2006,(4):41-41,43
第一,讲在学生“对话”对而不明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是全新的阅读教学理念。它认为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可以获得独立的感受与体验,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实现积极有效的对话和情感、认识的交流。这种对话与交流很显然是“对”而有益的, 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与认知局限,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中有效的对话,可以使师生、生本在相互依存、相互交流中激活知识、内化情感、引发体验、碰撞思想、生成语言。因此,师生、生本间是否有效对话直接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是来自本真课堂上的一次灵动、鲜活的对话,生命的意义在这里彰显,“语文味”在这里飘溢。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文本对话,就要求读者把阅读文本看作是和活生生的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思维的碰撞,使读者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达到感悟和体验。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与文本对话,就要求读者把阅读文本看作是和活生生的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和文本中的人物进行心灵交流的过程。通过彼此之间的相互交流,思维的碰撞,使读者对文本中所包含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达到感悟和体验。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课堂上,我们应尽量地把时间交给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让他们尽情地阅读,在阅读中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并且加强读说、读写结合,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是说,阅读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碰撞的过程,情感交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是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我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相似文献   

16.
朗读是一种视觉、听觉、思维与书面语言相结合的过程,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相似文献   

17.
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互动,即学生在原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与教师、文本的对话交往,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同样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个相互对话的过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坚持生成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交流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以《繁星·春水》为例,在具体的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这种生成性的教学,使学生在问题的生成与解决中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同时也提升了阅读理解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朱凯 《现代语文》2009,(8):43-4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其实是一个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他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碰撞。可以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渠道,而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互动的动态过程。王荣生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个命题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阅读是读者与文本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二是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的主体间的对话过程。”也就是说它混合了阅读对话理论和教学对话理论。阅读教学存在着师本、生本、师生、生生的多重对话,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阅读应成为教师和学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是丰富自我与自我发展的过程.因此阅读教学(尤其是阅读文学作品)更应重视学生独特的感情体验和人生感悟.怎样才能真正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三者对话,使学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和人生感悟,是值得深思与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