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活的生物课     
<正>他认为,按老办法教书不行,要教学做合一才对……姚文采是陶行知的同乡好友,他应聘担任了晓庄学校的生物指导员。当姚文采第一次去上课时,就碰了一个大钉子。陶行知见他抱着一大堆书,就问他:"文采,你是来上课吗?"姚文采兴冲冲地回答:"是呀!"  相似文献   

2.
姚文采先生是南京安徽中学(简称皖中)的创办人之一,从1929年起,一直担任副校长、校长。当时政治腐败,国难当头,先生一腔热血,爱国救亡,克服了重重困难,几经迁校,艰苦办学,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是一位值得敬重怀念的爱国教育家。黄山白岳屹青江姚文采祖籍歙县深渡,生于1893年,家境清贫。少年时代曾在歙县崇  相似文献   

3.
陶城 《生活教育》2011,(1):39-41
伯父姚文采先生与先父陶行知是幼年时的安徽同乡同学,先父在创办晓庄师范时他曾给予大力的支持,并在晓庄兼任生物课教学工作。姚伯伯与先父情同手足,他们一家对我们陶家恩重如山,至今让我感佩,不能忘怀!1930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强行查封晓庄师范,在通缉先父的命令下达前一天,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蒋梦麟亲自到南京相府营6号姚伯伯家,通知先父次日晨要执行密令。  相似文献   

4.
南京安徽公学是安徽旅宁人士,利用在南京的安徽公产,继承前清的上江公学的传统,于一九二三年秋季创办的。校董会推荐陶知行(后改名陶行知)先生为校长,姚文采先生为副校长。安徽公学校歌中有:“十年时事成荆棘,弦歌地变了军声;今日重栽桃李,一堂如见澄平。”的词句,就是说明上江公学的停办与安徽公学的设立。  相似文献   

5.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写作教学中,文采是语文教师经常强调的写作要求,但从教学结果来看,学生作文文采始终难以提高,或是写成了备受争议的“小文人语篇”。写作教学中的文采要求长期存在误区,一是语文教师们的文采观出现偏差,二是文采要求的比重过高。文采要求误区使学生作文出现了“虚假化”“伪圣化”的现象,并使得其它诸如准确性、丰富性、逻辑性等写作能力缺乏充分的训练,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语文教师们的文采观亟需厘正,文采要求和其他写作要求所占的比重需要重新考量。  相似文献   

6.
讲究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刘勰说:“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雕缛”就是修辞和文采。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缺少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不会流传久远。可见讲究文采的重要性。那怎样才算是有文采呢?《考试说明》中对“有文采”的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写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刊登了孙如明老师的文章《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孙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有文采”趋之若鹜,追求“有文采”成为写作的时尚,并认为“在如今中学生的写作实践中,重视文采却成了忽视思想和情感的借口,并导致了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下降”,还从提倡“有文采”不切合中学作文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在语文教学的现实操作中,我们都认为作文难,写文章辛苦,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够富有文采,受人青睐。那么,怎样美化作文的语言,使其"化平庸为神奇",文采飞扬呢?我们认为,灵活运用修辞可以增强文采,恰当运用成语可以提升文采,引用诗词、名人名言可以增强文采。总而言之,只要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有文采。  相似文献   

9.
编辑往来     
《小学生》2016,(Z1):96
来自太原的"木宝贝儿"问编辑部:怎么样才能写出文采飞扬的作文呢?主编说:一篇文采飞扬的作文必定是吸引读者的作文,而要让作文文采飞扬,必须要在语言上下功夫。彤彤姐姐说:首先,可以恰当地引用一些名言警句和古代诗文,能收到言简意丰、增添文采的效果。"好山好水"哥哥说:可以适当运用比喻修辞,使语言生动形象,让人充分感受作者语言的文采和气势。  相似文献   

10.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的一个评分要求。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一直是考生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发现较多的为“有文采”而“文采”的文章,得分并不高。例如:  相似文献   

11.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就是说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因此,作文应从审美的角度运用有文采的语言去表达、去创造。那什么样的文章才叫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12.
一、片面追逐文采目前,片面追逐文采在高中生作文中可以说是愈演愈烈。从近五年的高考作文来看,在"深刻""丰富""有文采"和"有创新"  相似文献   

13.
孙敏  鞠家玉 《文教资料》2006,(29):95-96
公文的文采是指能够增强公文表现力的写作手法。公文的实用性决定了公文必须言及其实、言及其义,朴实无华,实实在在。但朴实并不是不需讲究文采,文采也不是虚情假义、华而不实。公文的文采不一定是华美的语言词藻,因为华美语藻的堆砌,并不能产生文采。正如巴尔扎克所说文采“是来自思想而不是来自词藻”,所以华美的语言词汇固然可以使公文增添文采,但是朴实的俗言哩语也可使公文顿生文采。那种能激起人们思想活力的语言词藻是文采,那种质朴无华、情真意切能浅中见深、平中见奇效果的语言词汇也是文采。关键就在于对语言词汇的选择与加工的方…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刘勰也说过:"言以文远,诚哉斯验."这里的"文"指的是文采,大意是说.文章因有文采,才能流传千古.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有文采的文章的确能够刺激人的大脑皮层,给人带来阅读的兴趣.因此有人会说:"读文采之作,如饮醇酒,令人陶醉;读无文采的篇章,味同嚼蜡,难以下咽."由此可见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即语言的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表现力.那么怎样教会学生在作文时语言新鲜活泼而具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习》2009年第6期刊登了孙如明老师的文章《高考作文评价应淡化或删改“有文采”》。孙老师指出,语文教师和学生对“有文采”趋之若鹜,追求“有文采”成为写作的时尚,并认为“在如今中学生的写作实践中,重视文采却成了忽视思想和情感的借口,并导致了中学生写作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6.
<正>"文采"源自《墨子·辞过》"刻镂文采",意为艳丽而错杂的色彩,"采"跟"质"相对。现代"文采"是指语言运用要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表现力。2016年全国高考考纲对"有文采"表述为:"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学生能写出"文采飞扬"的作文是作文教学的重头戏。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起来呢?一、用词贴切  相似文献   

17.
说起语言表达技巧,有人会想到玄妙的修辞手法,想到所谓的丽词美句。其实,用简单的方法、普通的字词,一样能组合出"有文采"的句子。这样表现出来的"文采",是真文采,不是那种华而不实的假文采。  相似文献   

18.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文采,说明了文采对于写作的重要性。巧妙运用各种修辞格式,会使作文语言文采焕然,瑰丽多姿。  相似文献   

19.
语言缺少文采是当今公文中的一个十分严重,却又未被充分认识的问题。公文语言讲究文采,可以增强公文的准确性、生动性、鲜明性。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使用四字格、拈字可以形成公文语言特有的美质和文采。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否有文采,这是衡量作文质量优劣的一项公认的标准。何谓文采?也就是语言美。文章的语言经过修饰润色加工,能切当地、艺术地表达思想感情,富有美感,这就是文采。写文章讲究文采,能增强表达效果,中、高考作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