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54):73-74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注重初中生在作文写作方面能力的发展,我国目前的初中生写作文普遍存在很多毛病,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加强对学生进行写作方面的训练。本文将参照近几年中考满分作文,为学生提供几种结尾技法:凸现主旨式、前后呼应式、妙引巧联式等,并举了相关优秀作文的结尾例子,供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2.
文章的生命是真实,文章个性的血液是创新。依照新课标作文的思路,进入个性化写作的新天地,我们才能写出具有创意的美文。下面我们就以“巧联妙引话起源”为引子,展示贯彻新课标的教学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3.
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笔者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做法是巧引妙渗、有话可写、起好题目。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程标准进一步实施,许多教师对与新的美术课感到迷茫,如何巧联妙引灵活教学呢?笔者就如下三个方面来打开自己的教学思路,谈谈自己的浅见。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如何写出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呢?以下方法供同学们借鉴: 一、巧联妙引,趣味横生在说明文中引述与说明内容相关的、故事性强的神话、传说、史话及逸闻趣事或是相关的诗词名句,以此来说明事物的特点,在科学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说明文不一定就是板起面孔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如何写出生动有趣的说明文呢?以下方法供同学们借鉴。一、巧联妙引,趣味横生在说明文中引述与说明内容相关的、故事性强的神话、传说、史话及逸闻趣事或是相关的诗词名句,以此来说明事物的  相似文献   

7.
记叙文写作既要求学生写自己耳闻目睹的事情,又要学生抒发真情实感,优秀作文的形成离不开学生动笔前的精妙构思。教学时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构思的技巧,使学生在写作时妙笔生花,寓意明确突出,写出扣人心弦且引人入胜的佳作。结合教学实例,从“巧”“奇”“妙”三方面探讨记叙文写作构思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作文是很多学生头疼的事,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生不会巧写作文,不懂、不讲究角度,没有切入点,所以写出的作文泛泛而谈,空洞无物。本文就此谈谈几种巧写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学生写作文时“无话可说、怕上作文课、写作文就像记流水账”等问题十分突出,给写作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性.王朝闻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作,没有想象也就没有艺术欣赏.”本文阐述了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策略,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及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巧启妙引,用生动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强化课堂教学效果,让课堂意趣盎然。  相似文献   

11.
<正>生活是习作的源泉,小学生之所以在写文章时总感到无话可说,一方面是他们语言不丰富,缺乏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他们缺少生活经验,没有多少生活经历,就无话可说,有的同学以为背出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写作文时就可以派上用场,可到写作文时那些背好了的词语又不知道用在哪里。关键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多少生活的经历和感受。要指导学生学会写作,写好作文,必须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  相似文献   

12.
巧"引"——唤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巧"挖"——树立学习数学的志趣,巧"联"——诱发学习数学的动机。  相似文献   

13.
陈明霞 《学苑教育》2012,(22):31-31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难点问题之一。在当前的写作教学中,学生普遍惧怕写作文。在写作文时,常常会出现没有东西可写,或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以及为了凑字数而写一些没有用的话的现象。这种情况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在写作文时,往往是老师出题目,但有时候,老师没有指定写作的题目时,怎样为文章取一个恰当的、新颖的题目呢?  相似文献   

15.
王力 《语文天地》2013,(13):25-26
目前,中学生普遍不喜欢写作文,甚至害怕写作文。学了那么多的名家名篇,为什么学生写起来还是没有素材,内容贫乏,语言干瘪乏味呢?原因在于教师在处理教材中的名篇时,只把它作为阅读鉴赏的材料,没能将之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一、依据课本,归类整理写作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写作中,素材便  相似文献   

16.
妙联巧对     
花生生花花生、生花、落花生随子、子随、续随子此对上联为二十年代在北京流传的“绝联”。“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将其列为“绝联征偶”第二十五条。  相似文献   

17.
写作文应当是作者真实情感的宣泄,没有真实情感的文学作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没有的,因此,写作总是与作者的某种真实体验相联系,那些反感写作的学生,归根到底是缺乏一种写作时所必须的真实体验与情感。  相似文献   

18.
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接感觉,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体现。语感是新课标倡导的学生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培养语感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任务。语感的培养并不依靠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必须基于语言实践。教师如何巧引妙导,无痕培养学生的语感?本文从妙借情境教学,无痕培养学生的语感;妙引阅读感悟,无痕培养学生的语感;妙搭实践平台,无痕培养学生的语感三个方面阐述。  相似文献   

19.
对高中生而言,语文学习最怕的就是写作文。大多数高中生不知道如何写作文,主要原因在于没有阅读积淀,没有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阅读可以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可以为写作积累素材,本文将从阅读对于写作的意义以及如何以阅读促进写作等两个方面来探究。  相似文献   

20.
许多小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是对生活没有观察,而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以致于凑字数来应付写作文。许多教师也有这样的感觉,孩子平时回答问题挺好,但在写作上却不能准确表达,叙述清楚,以致在写作文时很被动。这都说明学生学到的与写出来的不能很好地衔接,孩子还不能准确掌握独立写作的方法。“微日记”就是让孩子先从细节做起,从短句做起,消除学生写作时的惧怕心理,同时将课堂的“讲读写”融为一体,积少成多,在良性循环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