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四字格成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语,是一种熟语,是语言的重要建筑材料。汉语的成语,它的普遍格式是四字格。从汉语成份产生和发展看,其总趋势是四字格化。成语四字格的节奏美和旋律感,形式的整齐均衡,结构的简明性和多样性,作为组织成员的双音词的不断使用和单音词与单音词相结合的双音化的特点,精炼性和形象性的表现力,这些就是四字格之成为普遍形式的牢实的基础和合理的内在原因。 (一)四字格化是汉语成语产生和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结构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我调查过古今兼收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88.8%,重在收录今人常用成语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94.1%,从古今成语运用来看,四字格成语似有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本试图从民族的社会化背景包括民族化心理来谈谈这个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字本位”是近几年以徐通锵教授为首的一些语言学家提出的最新理论概括。“字本位”即认为“字”才是汉语最基本、最重要的结构单位;汉语是以“字”为结构单位的语言,其突出特点是“一个字·一个音节·一个概念”的—一对应的顽强的表义性。所以“字本位”不仅应该是语言研究、语法研究的一个方法论原则,而且也应该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基础。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摆脱不了“少慢差费”的讥评,这同我们对最根本的环节,即文字教学环节,重视不够,远未达到“字本位”,有着直接关系。教师教字,不外领读、抄写,方法单调,硬性灌输,不讲…  相似文献   

4.
1·1“四字语”是现代汉语中的特殊形式.①它的形式整齐,音节和谐,富于节律美;它表示的意义精炼深刻.我们熟悉的“成语”大部份是由四音节(四个字)构成的.朱剑芒同志说:“用四个单音词或是一对双音词并合起来,那就是口语中最整齐的形式.这种整齐形式的口语,不但讲起来顺口,听起来清楚,还有便于模仿学习的作用.”②以口语为特征的方言,存在着大量的“四字语”.吕叔湘先生根据这种形式的结构、意义特征,给予一个专有术语——“四字语”,③是十分恰当的.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中的"X+如+人称代词"结构语义丰富、语法复杂、语用广泛.X可以是形容词、名词或动词及动词短语,且多是双音节复合词,构成的四字格短语类似四字成语,文言意味浓厚.这一结构的语义差别和语法分类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对其语义,语用和语法上的特点进行分类分析、历时对比分析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和正确使用该结构.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汉语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四字格”结构在成语中占绝对优势。我调查过古今兼收的《汉语成语大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88.8%,重在收录今人常用成语的《汉语成语小词典》,其四字格成语占94.1%,从古今成语运用来看,四字格成语似有增长的趋势。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本文试图从民族的社会文化背景包括民族文化心理来谈谈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倩 《邢台学院学报》2012,(4):104-105,108
作为一种特殊的词组,四字格的语言结构是汉语组词造句规则的"缩影",反映在四字格中的结构关系几乎就是汉语组词构句的关系。通过对间隔反复式四字格结构特征的深入研究,更加验证了这一理论。间隔反复式四字格中,在一、三音节间隔反复的多构成联合关系,在二、四音节间隔反复的多构成非联合关系;联合结构关系中又以并列关系占主要地位,非联合结构关系中是以复句形式关系占多数。  相似文献   

8.
成语的结构分析,有助于正确理解和运用成语,深入认识汉语组合的规律。以“一”字开头的四字格成语结构关系复杂性的特点在成语系统中很具代表性,其内部结构形式和语法关系复杂多样,外部句法功能和组合情况灵活多变,内部结构和外部功能互相制约和影响。要解决成语结构分析的难题,需坚持顾及语源、参考语义、考虑词性、着眼构型等四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种语言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汉语四字格成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因而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烙印.文章分析了汉语四字格成语与俄英成语之阅在地理环境及宗教信仰差异、动植物、数字和颜色意义方面的文化差异,并在“信”、“顺”和“功能对等”为翻译标准的基础上,讨论了汉语四字格成语的不同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0.
人们以四言形式为准则 ,采用径引原文、概括故事、删节或增添词语的方式 ,将成语凝固在四字格中。笔者通过对《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成语的考察 ,说明非四字格的成语实在是微乎其微 ,因而可以得出汉语成语基本上都是四字格的结论。由于汉语成语存在着四字格化的强烈趋向 ,在鉴别熟语中成语与非成语时 ,语素组合的长短是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1.
汉语“四字格”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形成的,一般都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汉语中“四字格”所占的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四字格”成语在英汉翻译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2.
<正>在汉语的音节中,无论音节包含多少个音素,音节发音的长度是相同的。一般来说,汉语中一个字有一个读音,每个字都是一个语素,这就产生了汉语中音节、语素、汉字相生相应的局面。表音文字让人们认识到了音素,而表意文字让人们发现了音节。汉语中音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汉语语法的发展变化,本文拟探讨汉语音节对语法的制约作用。一、音节影响语言单位的组合(一)语素组成词双音化是现代汉语词汇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汉英成语的对比,结合汉语四字格成语特殊的结构特点,提出了英译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四种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汉语"四字格"成语是经过长期锤炼形成的,一般都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的特点.汉语中"四字格"所占的比例至少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四字格"成语在英汉翻译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从形式上看,成语基本上是“四字格”,惯用语大多是“三字格”。这不只是一种音节的选择,也是文化上的一种选择。“四字格”是最具汉语和汉文化特点的庄重典雅的形式,它最符合汉文化中的“以偶为佳”、“以四言为正”的审美要求。而“三字格”则比较通俗,易在口头传诵。《三字经》等之所以选择了“三字格”这种形式,就是因为它短小、通俗、易于传诵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语素是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之一,它不仅是构成词的要素,同时也是构成成语、惯用语的要素。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组,语言的这种层级体系正是由这样大大小小的单位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因此,作为最初一级的汉语语法单位语素,它的切分和确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复音词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以复音词为主。在汉语词汇发展史上,整个词汇系统由以单音节为主发展到以多音节为主是一个很有影响的变化。这种变化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变化对汉语内部各系统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学术界很重视对复音词的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不少学人对汉语复音词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研究,其研究情况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汉语成语是极其精练的语言,它简洁、生动、形象,涵义丰富。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中的许多语法知识都凝固、保存在丰富的成语中。巧妙地利用成语进行汉语语法知识教学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阐述了利用成语进行的四种语法知识教学。  相似文献   

19.
体态语在人类交际中起着重要作用。所谓体态成语就是指描述作态语的成语。之所以有体态成语,是因为人们用有声语言对体态语进行描述而后这种描述语言逐渐凝固为“四字格”的结果。根据对《汉语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的统计,汉语体态成语有600条之多。体态成语的分析研究,有着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体态语的历时变化;(2)可以为社会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提供有益的研究资料;(3)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理解和使用体态成语;(4)可以为不同语言之间的体态成语的比较研究建立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四个部分:一、从语法关系简析,指出三字格语料大体具备汉语语法关系的各种结构类型。二、从语法功能简析。分析了三字格的实词语和文言复式虚词的语法功能,分析了三字格的古白话词语中的有关特异现象和现代口语中的虚实复合结构。三、有关表现内容问题。专就消极、贬义、揶榆性的三字格词语作了例举性的分类,并对其形成因素作了探讨。四、有关表现形式问题,也从近20项的列举分类对三字格词语的表现形式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