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心理防御机制对维护个体心理健康有重要作.对心理防御机制的有关理论、大学生心理防御机制的表现模式与类型、常见的心理应对与调节的反应方式、大学生心理应对与调节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研究该课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与治疗工作,以及大学生发挥自身心理防御机制的积极能动因素,转化和克服消极被动因素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与男大学生相比,女大学生更容易使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来缓解压力,这与女大学生的性别心理和其所面临的特殊压力密切相关.心理防御机制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女大学生使用积极的防御方式,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总的宗旨是:着力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使其人格和谐;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开发潜能,发挥优势能力;增强大学生自我心理防御能力.该文在对女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防御能力、心理调节能力和心理品质等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女大学生特有的心理特点和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从女大学生自身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培养女大学生心理防御能力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网络成瘾是当今面临的新兴课题,本文通过网络成瘾原因的分析,主要包括自我原因、环境原因和社会原因等几个方面的分析整理,探讨防御机制,提出改善网络成瘾现象的方法,包括重视学生心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号召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加强自身抵抗力,提高个人审美能力;健全心理辅助机制、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疏导等。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能直接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满足其心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深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设置上。针对目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人生与未来、爱情、自我意识、休闲娱乐、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实际需求出发,教学内容能直接进入学生内心世界,满足其心理发展需要,促进学生深入审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为更好地发展自我和健全人格奠定基础。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效性的关键在于课程内容设置上。针对目前课程内容结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建构:人生与未来、爱情、自我意识、休闲娱乐、情绪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满足大学生心理需求,才能引起他们的共鸣,教育效果才能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7.
近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基本要求,性和恋爱心理等心理健康课成为大学生必修内容。心理健康课程内容主要由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和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三部分组成,旨在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掌握初步干预方法。这次,各大媒体把教育部设置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炒作点都放在了引人联想的"性心理"上,站在媒体的角度,无  相似文献   

8.
浅析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人在处理挫折和紧张情绪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心理防御机制。自我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具有升华、补偿、表同、幽默作用的是积极的、有益的;具有倒退、压抑、反向、文饰、移置作用的是消极的、有害的。心理辅导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调查,帮助学生以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代替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9.
追求成功与幸福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心理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追求幸福和成功的过程。当前应当将成功教育的理念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去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实现自我。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日渐突出,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非常复杂,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落后,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心理不成熟不稳定及对大学环境的不适应等。建议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训练,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指导、自我调试等,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着重阐述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产生的原因,论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科学的心理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2.
职技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大学生群体高,但不如一般的同龄人,强迫症状尤为突出。心理健康不佳者,易动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来缓解内心的冲突和焦虑。心理健康的各种症状均对不成熟型的防御机制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对自我意识内涵及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的全面了解,不仅能够促进其强化和统一自我意识,而且可以更好地维护其心理健康。可以从引导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三个方面入手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应付方式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付方式是应激与心理健康的中介机制,对人的身心健康起着调节作用。大学生常用的应付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类:一类是自我防御机制,包括积极的自我防御机制(合理化、压抑作用、否认作用)和消极的自我防御机制(白日梦、倒退、投射和发泄);另一类是自我调节机制,包括调整心态、调节情绪、总结经验、转换视角、放松和倾诉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而大学生心理防护现状堪忧,根据大学生心理发育的特点,本文重点致力于研究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成长规律,同时通过提升心理疏导的谈话技巧,建立良好的访谈关系,在二级学院构建学生、班主任、心理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四位一体大学生心理防护体系,协助学生发展有利于成长的思想信念、情感态度和各种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协助学生有序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已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有力举措。尝试把体验式教学法运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是鼓励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学会自我反思、自我辩论、自我体验及自我成长。探讨体验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及模式构建,从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组织与教学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论述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未来取向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恰当开展理想教育;强化职业规划教育,了解并引导大学生的未来取向;增强大学生的积极自我认同感和自我效能感,预防或干预大学生的拖延个性;培育大学生的自立人格;重视开展生命教育;注意同伴因素在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朋辈心理辅导员的作用;重视社会、文化及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重视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通过提高心理咨询的实效性、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等措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大学生心理资本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随机选取大——大三学生718人,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PPQ)、一般健康问卷(GHQ)、正性负性情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大学生心理资本及其各维度的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男生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大学生心理资本随年级上升而增加,大三学生心理资本水平、自我效能和乐观显著高于大一学生;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心理资本水平差异显著,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水平最低。(2)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心理健康有显著相关,心理资本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就越高。自我肯定、情感平衡和忧郁对大学生心理资本有较强的预测力,其中自我肯定的预测力最强,其解释量为35%。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防御机制方面的研究包括:大学生防御机制的特点;大学生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等相关研究;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干预研究。目前,对大学生防御机制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缺乏原创性,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真正干预性的研究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校辅导员是最基层的学生工作者,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高校辅导员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师,就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调节工作,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文章结合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突发案例进行分析,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如何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提供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