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梨园春》节目的主持人,我们代表着栏目的形象,面对的是数以万计的观众。如今随着栏目知名度的不断提高,观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作为主持人,站在栏目和观众之间,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观众的鼓励、支持和掌声,也更切身地体会到了自己肩上担子的重量。 人们常说主持人是一个栏目的“脸面”,就主持人形象的定位,我们也走了一条“返朴归真”的道路。考虑到梨园春是戏曲栏目,而戏曲又是我们的民族传统艺术,于是,我们的形象定位汇成了“东方长者”和“东方娃娃”,无论发型还是服装都极具民族特色。一年下来,我们受益匪浅,可是我…  相似文献   

2.
问题  李艳 《现代传播》2006,(4):154-156
《大家》是一档周播的长篇人物专访栏目,2003年5月18日在央视十套开播,2005年9月13日又成为央视一套晚间黄金时段主打栏目。开播三年来,《大家》始终秉承这样一种理念:抢救性采访那些影响了历史进程、推动了社会进步的各领域“大家”,不仅为了记录他们风雨浮沉的人生,更为了探寻支撑他们上下求索的精神力量,与观众一起感悟“大家”的精神境界、分享“大家”的人生智慧。良好的观众口碑,表明《大家》栏目在人物选取、表现形式、价值定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首先,从采访对象看,高度决定价值。《大家》栏目选取的是我国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云鹏 《大观周刊》2012,(32):280-281
轮椅篮球是残疾人运动会和残奥会的主要运动项目之一,也是深受广大残疾人喜爱的运动项目。残疾人轮椅篮球比赛不仅展示参赛运动员精湛的技艺和强壮的体魄,而且展现了他们克服自身残疾,勇于向生命极限挑战,用顽强意志重新谱写自己人生的积极进取精神。这也极大地鼓舞和感染着所有观赛者,特别是残疾人观众,激励他们有勇气、有信心融人刭社会大家庭中来,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人世间”这个由乌鲁木齐电视台策划推出的社会综合性栏目,到今年元月已向观众播出了IO0期,播出各类专题片&250部(集)。“人世间”栏目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以真诚赢得了广大观众的青睐。栏目推出一年来,专题部收到了许多热心观众的来信或电话,有对栏目表扬的,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有为栏目提供报道线索的。与此同时,专题部还接待了一些来访的观众,回答了他们咨询的一些社会及家庭问题。在1996年自治区城调队对乌鲁木齐地区开路电视台节目调查中,“入世间”栏目是收视率最高的栏目之一,白灵也被列为观众最真务的本法人。“…  相似文献   

5.
【《北京日报》消息】1月27日,首都图书馆二楼大厅里涌来了许多观众,他们对挂在墙上的精美的字画和工艺品,不时地发出了赞叹声。许多人不会想到,这些精美的字画和工艺品,全部是残疾人创作的。此次“世纪之爱”残疾人书画作品展是由首都图书馆和朝阳区残联主办的。参加展出的近百幅书画作品和工艺品,其作者全部是肢体、听力、视力、智力和精神障碍者,代表了首都残疾人书画艺术的最高水平。书画展以爱为主题,充分表现了首都残疾人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首都图书馆展出残疾人书画“世纪之爱”  相似文献   

6.
林立 《视听纵横》2001,(2):94-94
当前,我国电视观众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观众需求的差异性越发明显,这使得以往笼而统之的涵盖一切却又面目模糊的“大众”概念远远落伍,也使得面向所有观众,幻想把所有观众都吸引到一个栏目或一个频道的做法很不现实。因此,把电视观众市场按照地理、心理、职业、化程度等标准划分,聚合成一个个“分众”群体,确立目标观众群,依靠特色经营保持电视节目独有的风格,以与特定的观众群相适应并吸引他们,使他们产生一种新鲜感和信任感,这将是电视节目运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7.
谭宗琪 《视听界》2001,(2):33-33,27
常熟广播电视台《农事五分钟》栏目,至今已办了10年,一个短短5分钟的栏目,历经10年而不衰,几次调整节目设置,上级领导和农村观众都要求保留这个栏目:曾设想改一下栏目名称,观众们说“看惯了,亲切好记”,还是叫“农事五分钟”好,这足以说明这个栏目的生命力之强大,研究这一现象,对于我们电视传媒如何办好农业科技节目有很多启示。  相似文献   

8.
武汉有线电视台从正式开播至今已走过了风风雨雨的5年。栏目"从仅有的一个包装栏目─-"缤纷世界"起步发展到十几个自办的半包装栏目。我台自办栏目主要由文艺部承担。文艺部原有的自办栏目"缤纷舞台"、"时装荟萃"、"今天星期五"的设置,基本上满足了一般层次观众的需求,但对文化层次较高、文化修养较深的观众来说,我们栏目的设置还有空缺。武汉是一个拥有大中专院校上百所的文化城。武汉有线电视台的自办栏目如何拉开观众的档次,提高我台知名度,这对我们来说是个新的课题。走向新世纪的人们需要什么?有人将心灵的祥和与宁静看成是人生…  相似文献   

9.
《温州零距离》是一档关注民生、真实面对观众、力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社会新闻栏目,在强调“三贴近”的同时,如何把握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一直是我们栏目采编人员积极探索的问题。我作为这档栏目的编辑,在栏目开办近两年时间里,在稿件字编辑过程中如何把握好舆论导向,积累了一些粗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杨粟 《新闻前哨》2003,(6):32-32
如何发挥电视传播信息的综合优势?如何看待电视收视所出现的前所未有的宏大文化背景?如何摸准新时期观众的脉搏,对电视人来说,这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责任。 如今栏目收视率高低,已成了衡量编导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为了吸引观众,提高节目收视率,每个电视栏目的编导都在绞尽脑汁,向观众频送秋波:栏目不断创新,栏目改版层出不穷,节目包装日趋精美。按理说,这么多的节目,这么多可供选择的频道,应该让观众满意了吧?可实际情况却是,老百姓对现在的电视节目仍然不满意,他们最爱看的是电视,但最不满意的也是电视。无怪乎许多电视人在说:“今天的观众太难伺候了。”然而,我们是否想过:他们为什么会变得难以伺候了?  相似文献   

11.
陈兵  杨保安  罗骏 《新闻前哨》2002,(11):36-37
从传播学的受众接受心理来看,人们的确更愿意与名人进行交流。“名人效应”之于广播电视节目,一般是指某位节目主持人的出色表现与某一栏目(节目)相映生辉,他们就成为栏目(节目)具体、形象、生动的标志。于是观众容易对他们产生“晕轮效应”、“爱屋及乌”,当主持人到另外一个节目去主持时就把“光环”带到那里,并对这一节目产生“先验”的好感和热情。如后来被誉为“横跨新闻界和文艺界的大腕”的赵忠祥到《正大综艺》创造了这个节目最辉煌的时期,春节晚会他又是导演最放心、观众很满意的主持人,《人与自然》的主持似乎也非他莫…  相似文献   

12.
电视界有个人人皆知的故事:《东方时空》的《生活空间》栏目在开办之初总是找不到自己明确的风格与定位;经过长时间反复思考,最后,栏目制片人陈效想出一句“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于是,这个栏目走上了顺途.为了“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句话,陈虻得了中央电视台台长颁发的600元点子奖.这实际上是一个栏目定位的故事.各种栏目都需要定位,不论是新开的栏目还是已有的名牌栏目,凡在观众心目中能树立起鲜明形象的栏目都是定位准确的栏目。一、定位的目的为什么要搞栏目定位?首先,是栏目自身的需求.栏目,是以特定观众为收视…  相似文献   

13.
袁泉  陈慧 《声屏世界》2007,(5):52-52
现在的经济信息传播活动越来越注重媒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关系。受众早已不再满意处于被动的“受”的位置.他们更希望参与到节目中,成为“传”者的一分子。所以我们在做经济服务类节目时,首先考虑的就是让观众参与进来,通过他们汇聚人气。这点在央视二套的为您服务栏目中的《交换空间》节目已经得到充分印证。两位设计师分别带领红、蓝两个家庭参加房屋装饰竞赛,  相似文献   

14.
贺绍俊 《传媒》1999,(2):44-44
阅读今年的文学期刊,我发现有一个比较普遍的新变化这就是让思想直接登场,如《上海文学》在今年第一期开出了一个“思想随笔”的新栏目。他们在“编者的话”中明确谈到了开设这个栏目的目的:“想为知识界提供一个思想的公共空间,希望能在这里,听到各种思想的声音。同时也为读者,为文学界开辟一个窗口,让我们了解一下知识界正在想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办个栏目,冒易;办好一个栏目,不容易。黄金时间办个栏目,容易;半夜里办个栏目,不容易。然而,山东电视台的《午夜相伴》,却恰恰是在半夜里办得相当出色的一个栏目.因而,在观众中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一个在深梗里开办的电视栏目,为什么会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和众多观众的喜爱烟?这不能不令人深思,不能不去研究和深何它占有屏幕、赢署观众的原因何在?首先,人生主题的关注。一个电视栏目,要想真正受到观众的喜爱,设卓别的刃、法,自然是苗先体现为对人的夫汪。《于模相伴人作为一个子夜时段的特殊栏目,当然更需夫注那些力社…  相似文献   

16.
“监督难”,“难监督”,这是媒体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使舆论监督性节目走出这个怪圈,保持长盛不衰。下面谈谈我们办舆论监督性栏目创新和探索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7.
河南电视台的法制宣传真正形成栏目化的格局与态势,开始于1988年的《钟与鼓》栏目的诞生。近13年来,积累了一些创作经验,也留下了不少值得吸取的缺憾与教训,也正是在认真总结,深入研讨这些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才有了2000年6月19日正式推出的日播法制栏目——《法制时段》。 《法制时段》从鲜为观众所知到收视率的稳步上升使我们对这一课题有了更为明晰的思考与认识。 确立新的创作意识 “时效意识”、“入主流意识”、“平民意识”和“宏观的普法意识”是我们在结合原有“周播”法制栏目特征与风格的情况下要求创作者重…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亲近性新闻,也就是“关于每日生活(Everyday Life)”的记录。它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报道大众在寻找生活的意义与目的时,他们的行为、动机、情感、信念、态度、忧伤、希望、恐惧和成就,亦即在“平凡人生中寻找不平凡”。从20世纪70年代起,关于普通人日常生活的报道经常在美国报纸头版和广播、电视节目中出现,并且受到了受众的关注和青睐。 近年来,我国新闻界也开始了这一方面的努力和尝试。先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推出的“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反响甚佳。而后凤凰卫视首创说新闻的播报方式,更让普通观众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三足鼎立:新闻、社教和文艺节目。它们各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受众的视线。新闻节目靠时效、深度取胜,文艺节目靠娱乐、品位迷人,那么电视社教节目靠什么立足呢?湖北电视台社教中心的成立和新版栏目的推出回答了这一问题。 一、背景由来 当今电视传媒竞争日趋激烈,几近白热化。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级各类电视台有3200多家,电视观众选择的电视频道一般在20到30个之多,电视屏幕可谓丰富多彩。如何使自己的频道、栏目和节目日益被观众所接受、所认可、所青睐,从而在“眼球之战”中成为一个大赢家呢?根本的出路…  相似文献   

20.
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栏目的门面人物,是电视节目能否赢得观众的重要因素。他们直接与观众见面,进行交流,传递信息.观众是如何看待主持人的?主持人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如何?从观众对主持人的褒贬,可见一斑.1.主持人应以平常心出现在观众面前.节目主持人的定位,现在理论界众说纷法,但不管争论如何激烈,主持人是新闻工作者,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他小到代表着他所主持的节目,大到代表着电视台,甚至是党或政府.所以主持人是一个公众形象,因此,必须很好地注意主持节目时的形象定位.可是,有的主持人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而是自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