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庆 《培训与研究》2007,24(4):81-83
“二程”学识渊博,一生诲人不倦,对学生要求又非常严谨,故程颢有“如坐春风”之誉,而程颐则有“程门立雪”之典。杨时的三传弟子朱熹继承并发展了“二程”的学术观点,尤其是继承了程颐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并有极大发展,后世称为“程朱理学”,其思想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而朱熹成为宋代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
《四书集注》是宋代理学学术的重要载体,朱熹为此几乎付出了一生的工夫。《四书集注》表明,朱熹通,过发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这一关键论述的深刻涵义,证明了创建宋代理学的首功者当属二程(程颢、程颐),从而揭示了宋代理学成立的历史逻辑。同时,朱熹还从孟子的“性善论”演绎出“四端皆善”的命题。这个命题是宋代理学的一个元命题。围绕这一命题,宋代理学建立起了它的伦理逻辑系统。  相似文献   

3.
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易》学是程颐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程颐理学的重要理论根据,他的思想理论体系主要来源于对《周易》的解释。他将很多《易》学解释的原则转化为具有普遍性的哲理,而这些哲理是其哲学体系的重要思想源泉。  相似文献   

4.
宋代是理学的发端和成熟期,也是我国“易学”史上的高峰时期。反映在当时的四川涪州,先后有理学大师程颐、学家黄庭坚、哲学家朱熹等化巨人,相继来涪州北岩讲经论道,传授易理学说,学风从,群贤毕至,掀起阵阵易理学浪潮,成为宋代研讨易理之学的一个传习中心,并留下“钩深堂”、“点易洞”两处物古迹和遗址。涪州北岩在宋代易理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理学又称道学。宋代理学,是宋代儒学哲学思想体系。汉儒治经,注重训诂制度;宋儒则附会经义而说天人性命之理,故称理学。宋代理学产生于10世纪,最重要的理学家有周敦颐、张载、程颗、程颐、朱熹、张(木式)等。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宋史》辟有《道学传》,为24位理学家立传,占四卷篇幅。部分理学家另列入《儒林传》或《隐逸传》。入《道学传》的闽籍理学家7人,即游酢(建阳人)、杨时(将乐人)、罗从彦(南剑人)、李侗(剑浦人)、黄干(闽县人)、陈淳(龙溪人)、李子方(邵武人),约占《道学传》人数的30%,阵容相当强大。游酢、杨时与谢良佐、吕大临为程门四大弟子,号“四先生”。杨时先学于程颢,“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宋史,道学杨时传》)。颢卒,又学于程颐。杨时一传而至罗从彦,再传而至李侗,三传而至朱熹。黄干、陈淳、李子方等都是朱熹的弟子。“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氏正宗”。“朱熹、张(木式)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同上注)。  相似文献   

6.
五四以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一语,成为程朱理学迫害妇女最重要的口实和理论污点。然而,考究本原,程颐不仅规约妇女不许再嫁,也对男性提出不许再娶的要求。朱熹与吕祖谦编《近思录》,引用程颐“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同时,也引用程颐父亲“取甥归嫁”一段入“家道”章,其本意不是为了宣扬禁止妇女再嫁。考察我国古代婚姻制度。禁止妇女再嫁源远流长,绝非始于宋代,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古代,妇女改嫁涉及养老抚孤的基本伦常。因此,“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作为基本原则有其特殊的伦理价值。历代统治者为了自身的利益,借理学之名将一种理想化的道德精神制度化,使得无数妇女成为节烈的殉葬品。这样的过错怎么可以委罪于程颐与朱熹呢?  相似文献   

7.
朱熹是我国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自宋以后,元、明、清的教育无不受朱熹思想的巨大影响。考察朱熹关于德育目的、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发展阶段的论述,取其新、舍其旧,对我国中小学德育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程颐是理学发展史上承前启后的核心人物,其所阐发的理学思想大多离不开经学.理学是经学演变的合逻辑产物,理学以经学为根柢,同时,理学又指导并服务于经典解释.具体到程颐的理学与<春秋>学,则是在经世致用的价值观指导之下,以"理"穷经,重在以己意阐发<春秋>义理,并以理学纲常条贯<春秋>伦理,体现了与前人不同的治经取向.在其影响下,宋代<春秋>学的理学化趋势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9.
朱熹集宋代理学和宋代经学之大成,以说经的形式,论证并发展了理学之天理论、格物致知论和心性论。既创新发展了理学,又创新发展了经学。朱熹理学的特色集中体现了其经学思想的特色,而与陆王心学有别。  相似文献   

10.
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在程朱理学中,人性论问题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程颢、程颐和朱熹都非常重视人性论问题的研究,他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唯心主义方面,把人性论的理论推向了新的阶段。程朱理学中的人性论,就其主要内容和思想实  相似文献   

11.
邵雍,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一起并称为“北宋五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邵雍研究着力最多的是易学,因此他的养生思想和易学关系密切。总结他的养生思想可以分为互相关联的的3个层面:  相似文献   

12.
儒学思想体系的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一是西汉时的董仲舒,他为确立儒学统治做了奠基的工作;二是唐代韩愈,他创立了道统说;三是宋代的程朱理学。宋代理学思想的形成,除了社会原因,还与韩愈和柳宗元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宋时儒道与佛教进一步融合。南宋时才显露的程朱理学是一些读书人追求的时尚。当时僧形儒语随处可见。朱熹推崇理学,他把儒学系统化定格到社会里,成了不可撼动的金科玉律。朱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后来七百年的封建社会。柳宗元是博古通今的大儒,他主张大中之道与韩愈和程朱理学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3.
儒家、法家两个对立的学派关于法律许多对立的观点,到朱熹这里发生了融合。朱熹作为宋代理学大师,他的法律思想与之前的儒家观念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的关于法律价值、司法公正、重刑主张等思想可直接溯至法家,这些思想对宋代法制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理学派作为宋学的一个派别,对后世影响最深的既是它的文道观。由被称为宋代理学创始人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始,到程颐的"作文害道"偏执发展,再到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以平和心态提出的"道文合一""道不离文""文道并重"终,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不同理学家求同存异的文道观。然而,其消极影响与积极贡献同样并存。由此我们反思其弊端,借鉴其成果,为以后文学发展注入新鲜元素与活力。  相似文献   

15.
阳明哲学是对宋代理学集大成者朱子学之反动,但这种反动不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外,而是源于宋代理学之内的,甚至可以说是宋代理学自身内在逻辑理路的必然发展。与朱熹理学相对,阳明哲学一直被冠为心学,心学一词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阳明哲学的特点,但也遮蔽了阳明思想的实践内容。阳明哲学中的重要概念皆体现了一种强烈的实践特征,故作者将阳明哲学的性质定位为:实践的良知之学。  相似文献   

16.
朱子理学诗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熹不仅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而且也是一位成就卓著的文学家和诗人。本文将朱熹的一些诗歌和诗论放在宋代诗史发展的大背景里,并结合朱熹理学思想的一些特点,进行简要评述.以阐明朱熹诗歌无论是在构思技巧上、表达手法上、内容意境上,都是成就非凡的,而且是集宋代理学诗之大成。作为理学诗派的代表呈现在宋诗发展史上,为宋诗发展开辟了一块新天地,也为理学家阐发义理道德开拓了一块新阵地。  相似文献   

17.
理学诗派不限于宋代,不过成就较大的、研究较为充分的还是宋代的理学诗派。本文从诗学思想、诗歌创作两个方面总结了理学诗派整体研究的成果,重点评介了邵雍、朱熹这两位理学诗人的研究成果,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也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思录》是朱熹、吕祖谦编纂的一部理学入门教科书,该书作为对北宋“道学四子”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著作的选辑,涉及治学、教学、处事、修身、齐家、治国等方面内容,是学习、研究宋代理学基本内容和框架体系的经典文献,被梁启超列为国学必读书之一。姜锡东教授《(近思录)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对《近思录》这部儒学名著做了忠于历史的细读和追寻现代意义的评析。姜教授对宋代理学回归原点的反思,对当下中国古代思想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晚年自称晦庵,江西婺源人。他是孔子以后,我国封建社会博学的学者之一。朱熹生在福建,所以后人称他的学派为“闽”派。宋代的理学有“濂”、“洛”、“关”、“闽”四派,作为“闽”派代表的朱熹是理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朱熹的理学思想被封建统治者视为“正宗”,对后来的各代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程颐是宋代理学的奠基人,他借助对传统儒家经学的解释来建构新的儒学体系———理学,这对后来的经学解释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他对于《春秋》的解释,就是一个突出的范例。程颐对于《春秋》的解释,具有自己的特色,如会通三传、义理解经、以四书说解《春秋》、注重"春秋笔法"、以理学解读等,这些都为后来理学家解释《春秋》,即理学化《春秋》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典范。可以说,程颐《春秋》学在宋代经学解释学史上具有突出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