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管理层面:建立电子档案备份体系,保障电子档案备份工作顺利开展电子档案备份工作要顺利开展,政府机关应在管理层面做足工作,档案馆应建市档案馆馆藏重要电子档案容灾备份。应用上级政府提供的电子档案安全备份系统,采取具有抗震功能的小型磁盘阵列作为备份系统,完成档案原文的异地容灾备份。政府机关应加强档案信息安全环境建设,对内网服务器和网站服务器进行扩容升级,定期查杀网络病毒,修复网站首页和网站数据,实现网站数据在线和离线备份。在电子档案载体选择上,应开展磁盘阵列和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信息化和档案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档案网站建设已逐渐成为档案界关注的焦点,而档案网站作为档案部门在互联网上的档案站点,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档案网站是由档案部门建立、被链接在一起并通过互联网或各级公共网络向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查询服务的电子文档集合,主要包括档案部门政务公开和档案信息网上查询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3.
张瑞 《湖北档案》2011,(8):24-24
目前,国内许多单位档案馆(室)利用互联网开展的网上服务,已成为为社会和单位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档案工作者要以网站为基础,进一步加快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尤其是电子文件全文数据库建设,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数字化、数据库化,档案信息服务利用网络化,档案管理工作自动化,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4.
《兰台世界》2019,(Z1):84-85
<正>"档案利用者不必亲自到档案馆检索与阅读档案,只需登录档案馆网站,就可轻松查找到需要的信息。"[1]这是美国电子档案利用的情况。信息化社会已全面到来,电子档案如潮水般大量形成和积累,将成为未来档案工作者管理活动的主体。开发利用电子档案信息资源既是信息化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档案工作者的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于是如何利用好电子档案就成为摆在档案学界面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下面笔者将对此问题作一些阐述和思考,以期对电子档案的  相似文献   

5.
档案网站作为档案文化的展现平台和宣传阵地,在档案文化建设工作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怎样把网站建设得有特色,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并以此扩大档案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是档案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制订明确的建设目标档案网站的定位首先应是服务型的政府网站,因此建设目标应该以服务为主线,以整体协调统一的形象全  相似文献   

6.
档案网站是由档案部门建立,被链接在一起并通过因特网或各级公共网络向社会提供查询服务的电子文档的集合.它是档案部门服务社会的窗口,档案网站的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之一,与国外相比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受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带动,加上国家的支持,网站建设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整体上看来,省、市级的档案网站相对来讲建设水平较高,版面合理,内容较完整,信息量较大,但基层档案馆(主要是县级)由于自身条件限制,网站建设显得被动,存在了许多不足.基层档案馆网是档案信息化的基本环节,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档案事业的发展,需慎重待之.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机关的文书档案基本处于半封闭状态,对机关和系统内部提供利用.档案法规定经过上级机关的同意,机关档案室可以对外提供利用,但由于手续的繁琐和受保密观念的影响,极少对外提供利用. 1 机关文书档案运行模式的转变 通过电子政府这个信息平台,机关的部分现行文件及半现行文件通过文档管理人员信息存储和输送,文件利用在电子政府网站上得到实现.但部分内部文件,如会议记录、工作笔记、任免、奖惩等文件;专业性文件,如诉讼档案、商标档案、专利档案、科研档案等这些文件具有机密性,或涉及知识产权专利等问题,需要有所控制,不适宜在政府网站公布,只能直接归档,根据特别的申请提供有针对性的利用.  相似文献   

8.
在现今社会要求信息透明化的环境下,政府部门为了更好地开展社会管理,实现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需将档案信息网站的建设作为突破点,向公众展示档案信息,满足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档案网站的建设不是简单地把档案馆搬到网上予以展示,也不是将资料通过电子形式进行简单的复制和重现,而是通过先进的技术开辟的一个全新的服务空间,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一、档案信息网站概述1.档案信息网站建设的目的。根据信息化社会的要求以  相似文献   

9.
公共卫生所面对的是社会众多领域,服务于人民大众,提高服务功能就要从创新工作上入手。随着互联网的开展,网上服务已成为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一种重要形式。加快卫生医疗档案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档案工作者以网站为基础,在网站上实现电子文件的实时管理与利用,实现档  相似文献   

10.
网上档案宣传工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档案信息上网在档案界已是得到公认的发展趋势,只不过由于各级各类国家综合档案馆都归属机关事业单位,是社会公益部门,依靠国家拨款开展各项工作,档案信息电子数据化等现代化基础工作还十分薄弱.如果没有国家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和资金投入,加上网络高度自由开放性与档案信息安全的突出矛盾,档案馆要想保证整个馆藏档案信息都能及时上网,提供档案全文检索查询服务,决非一朝一夕的事.我们认为,在因特网与档案结合的初创阶段,把握中央精神,坚持突出重点,选择能够产生重大影响,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档案宣传网站的建设为突破口,通过政府上网工程,实现档案信息上网,开展网上档案宣传工作,档案馆是完全可以有所作为的.  相似文献   

11.
张晓春 《兰台世界》2008,(11):42-43
在我国档案工作的未来发展中,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趋势,档案信息化建设包括的内容相当丰富.研究制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的制度与办法,推广国家标准,试点接收电子档案进馆,加快实现档案的数字化进程,推进档案服务的网络化和档案网站建设等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内容中,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网站和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占有突出地位.  相似文献   

12.
今年,青岛市城阳区档案局继续大力实施"电子公文与档案信息共享工程"(以下简称"共享工程")建设。"共享工程"建设是青岛市电子政务工程重点项目,以市档案局网站为主体,将全市12区市网站作为子网站,形成一个强大的网站集群,整合涵盖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以满足机关工作者和社会  相似文献   

13.
档案网站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档案网站是由档案部门建立、被链接在一起并通过因特网或各级公共网络向社会提供服务的电子文档集合.它的建设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阶段和基本内容,是档案部门应用网络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拓展局馆服务功能的新兴渠道和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我国档案网站中信息公开服务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调查背景1、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新时期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网站作为档案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应用网络技术加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拓展局馆服务功能的新兴渠道,是展示档案部门自身形象和为用户服务的主要平台。档案局(馆)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网站群中的一个节点,是指定的政府信息集中公开平台,通过档案网站实现信  相似文献   

15.
目前,档案部门公开政府现行文件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三种:文档资料服务中心、档案网站、电子文件中心。笔者对这三种组织形式分别予以介绍,并对这三种组织形式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国50个州档案馆网站的调研和分析,总结其电子公共服务的特色和优势,包括家谱档案、公共计划、数字档案馆、RSS、网上商店、社会媒体、网站地图等,从而发掘出有助于我国省市档案馆电子公共服务改进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一、电子档案管理系统要与政府机关政务内网连为一体、同时开发 政府机关政务内网是电子档案管理的源头,因此电子档案管理是政府机关政务内网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所以,在理论或实践上将政府机关政务内网与电子档案管理隔裂开来是不科学的。政府机关政务内网所产生的电子文件要能成为电子档案,档案部门就必须将其职能延伸至政务内网中,对电子文件进行前端管理、全程管理和文档一体化管理,也就是说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一定要与政府机关政务内网同时开发。  相似文献   

18.
<正>档案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战略在档案领域的具体体现,是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档案业务,不断适应数字环境下档案活动的发展变化、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档案需求,是档案信息化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档案信息化工程建设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档案数字化)、应用系统建设(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电子文件中心建设、档案网站建设、数字档案馆)、标准规范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安全保障建设等硬、软件系统工程建设。档案信息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在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文件归档后形成的电子档案将成为档案的主体.电子档案的形成,促进了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推进了政府信息公开,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利用.现就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要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物权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及实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众法律意识与档案利用意识;档案网站、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为档案利用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