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声屏世界》2011,(10):32
赢得了消费者,就赢得了市场,消费者是企业产品的直接使用者,同样也是产品口碑的奠基人,与他们的深度沟通至关重要。在真果粒的目标消费群体中,时尚白领和大学生是两个最主要的阵营,在以话剧的形式与白领实现沟通后,真果粒也找到了和大学生进行深度联系的平台。2011年初,真果粒参加了第九届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作为命题企业之一,借助创意活动,将  相似文献   

2.
李辰 《大观周刊》2010,(39):37-37
近日,昆明的创意人齐集翠湖公园北门,享受了由亚洲顶级的虎牌啤酒与《城市画报》携手带来的集音乐、绘画、设计与创意产品的户外狂欢Party——iMART创意市集。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经济舞台上一个活跃的角色,广告已经无也不入,然而,一项调查结果表明:面对成百上千不同形式的广告冲击,消费已经麻木不仁,只有那些创意独特,手法新颖,令人拍案叫绝的广告才能够让人过目不忘,因而,展示个性,追求不同凡响是时代对广告创意人提出的全新课题,也是创意人共有的美好心愿,以笔之见,情感诉求是实现这种美好心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胡明媚 《声屏世界》2011,(11):76-77
尊重策略发挥创意许多年以前,陈阳带领的威恒创始团队就有个情结:想把在海外求学和4A工作的经验,用来帮助国内本土品牌发展,创造本土品牌的成长奇迹。说到4A就不能不谈创意,作为一名曾经以4A公司为沃土,扎根成长12年的广告创意人,陈阳依然认为做创意是一件难事,但是比创意人更难的是作为专业广告传播  相似文献   

5.
唐彬彬  侯华为 《新闻前哨》2012,(10):113-114
电视广告片看似“广告中的广告”,其实是市场推广中杀伤力最强的重武器。所以,电视圈里有三十秒定江山之说。它不仅制作费用高,而且播放费用也高,广告效果的好与坏也是它最明显、最直接。因此广告主及广告人都十分重视广告片的创意及设计技巧。当其广告的策略制订好,“对谁讲”、“讲什么”都明白时,而“怎么讲”就是最见广告人功力了。如果把电视广告创意比作是根火柴,那么目标受众就是根蜡烛,火柴只有先点燃自己,才能点燃蜡烛。所以创意人首先要让好创意点燃自己,才能点燃观众。要吸引并打动受众,就应高度重视电视广告的创意和设计技巧。  相似文献   

6.
何竞平 《视听界》2014,(5):85-88
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增添了新的机遇。本文以2014年贺岁档电影中票房成绩令人瞩目的《爸爸去哪儿》为例,借鉴营销的4C理论,分别从消费者需求、成本、便利、沟通四个方面探讨电影的市场营销策略。新媒体时代,电影营销宜以消费者为中心,充分把握新媒体时代给电影营销带来的机遇,明确并分析目标消费群体,采取符合目标消费群体电影消费特点和信息接触习惯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7.
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正式开门纳客,本次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是全球创意人和创意产业的“奥运会”。世博会上各种创新思想、新理念、新文化、新产品的交流碰撞也将激发创意人才思维模式的转变与创新,从而推动创意产业、创意经济迈上新台阶。创意经济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升级。  相似文献   

8.
八十年代末,经济工作中许多领域内政策解禁,重商之风日炽,由此反映到此间电视广告创意策划与步骤上,就是广告策划者、创意人开始在广告实践中从多功能的视角看待、利用社会角色,由此遂成广告传播技巧的“新潮”一族———“引证”和“印证”法滥觞。“引证”、“印证”,即在广告中引据消费权威示范、运用名人效应,或者介绍典型消费实例,以谋广告对  相似文献   

9.
创意的理想,存在于每一个有想法、有才华的人心中,然而摆在创意人面前的现实,是行业的低产业化、低产品化和推广的高成本化。创意人才需要有一个聚合的平台,从培训到工作,从产品创造到展示再  相似文献   

10.
张莉 《青年记者》2012,(17):68-69
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旅游广告作为促进旅游营销和创立品牌的手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旅游地甚至把广告创意作为增强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这促使旅游广告层出不穷,设计创意花样翻新,宣传手段更是种类繁多.但作为一种宣传手段,旅游广告无论对设计者自身而言,还是对受众群体来讲,情感设计无疑是这一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换言之,搭建情感沟通的桥梁是旅游广告设计最关键的一环.如何把握旅游广告情感设计的技巧,提高旅游主体与客体情感沟通的质量,成为旅游广告探索和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李丹 《声屏世界》2006,(6):51-51
商业广告对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宣传,引起了人们心灵上的波动,并对原有的消费观念形成冲击。如近几年来,商业广告大力宣传现代消费文化的观念,“及时消费”“、超前消费”“、个性消费”等观念通过各种媒体进入人们的视听之中,人们心中一直压抑的消费欲望被唤起,消费热情陡然高涨。一、中国传统消费文化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对商业广告创意的影响。中国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反映在中国老百姓的消费行为上是讲究节俭、实用,突出团圆等,所以在商业广告中人情味很浓,创意人通常习惯把情感通过创作反映到广告作品中。雕牌洗衣粉广告中小女孩听话…  相似文献   

12.
有"创意伟哥"之称的中国著名创意人黄伟,作为第一个登上英国D&AD"设计&艺术指导大奖"颁奖台领奖的中国人;中国唯一获得双铅笔的创意总监(英国D&AD黄铅笔和美国One Show银铅笔);中国第一个获得联合国公益大奖(UNDPI AWARD),由联合国部长在纽约亲自颁奖;2008年度中国十大创意总监One Show中国青年评委兼顾问;龙玺全球华文广告奖评委。  相似文献   

13.
创意是天生的吗?是否有办法靠后天练习达到?台湾广告创意人李欣频在新书《非写不可,不写会死》(方智文化)一书中开宗明义道:"创意原本应该是天生的,只是我们长期被教育、规则、别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消费群体的细分,以品位化生存为特色的主题书店日渐兴起。主题书店是由主题书籍和书店展示设计主题所共同构成的文化剧场,是一所微型的阅读学校。对于还没有真正认识主题书店的人们而言,如何激活阅读者的潜在消费欲,除了书店经营者对于书店经营主题的策划、定位和营销,展示空间的设计师对于展示主题的创意性设计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5.
广告创意人是创意的执行者,一则广告创意的好坏与广告创意人的素质及能力有直接的关系,在广告人自身的素质能力上,他的知识与想象力是影响广告创意非常重要的两个因素。想象产生创意广告创意作为一种创作性的思维活动,其真正的  相似文献   

16.
创意与生活是理解台湾无形文化资产保护与发展的重要角度。创意作为策略,使无形文化资产与当代日常生活融通(本文称之为"创意导向生活"策略)。此处的"创意"和"生活"具有特定含义:作为方法的"创意",不仅指运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无形文化资产资源的狭义概念,也包括在公共文化建设和公众日常生活实践等领域运用创意保存与发展无形文化资产的广义性。"生活"又可分为无形文化资产重新回归日常生活或形成新的日常生活功能等属性,亦可基于主体性分析此为"谁的‘生活化’"(如当地人与观光游客,或特定消费阶层、文化群体和年龄群体等)。具体之,"创意导向生活"策略包括"价值重塑"与"功能化","时尚化"与"年轻化","参与体验式"等三组方法。但其也存在同质化趋向严重、应用范围有限、区域与类型的发展不平衡、过度依赖政府资金等局限。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下列公司和机构通常拥有大数据:大型实体商业公司或电子商务公司,如大型连锁商店Walmart、Sears等,或Amazon、阿里巴巴。这类公司大都拥有大的客户数量、长期的客户购卖记录、客户的支付历史等。这类公司最感兴趣的是客户购物的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  相似文献   

18.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人才一直是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然而,目前大学生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低,项目内容缺乏创意。因此,本文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出发,针对大学生创意缺失以及难以找到合作团队的现状,设计并开发了孵化创意的平台——“创意池”教育平台。通过平台推荐志同道合的人和类似创意,加强大学生群体间的交流,并以创意为中心形成网状的资源链接,以期促进大学生创意产生和打磨,从而提升大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兴的战略型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十二五”期间,辽宁大力扶持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有利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0.
电信行业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拥有大量的甚至是海量的客户数据资源.对电信行业客户消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可以为企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客户关系管理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以电信行业的客户消费数据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衍生特征构造、样本调整以及特征选择等数据预处理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可处理混合数据且具有近似线性时间复杂度的一趟聚类算法建立电信行业的客户细分模型.经实证研究表明,该模型可以将电信的客户有效划分成四个具有不同忠诚程度和消费能力的客户群体,同时从各客户群的消费行为中还可以有效地分析出他们的消费偏向和流失倾向.说明提出的方法是一种有效的客户细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