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思维品质是指个体思维活动中表现出的智力特征差异。语文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敏捷性。1.深刻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它反映一个人思维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具体表现在善于思考、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等方面。为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强调以下几点:(1)加强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不仅要知阅读内容的“然”,还要知阅读内容的“所以然”,借此培养学生抓住事物本质的能力。(2)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能听懂对方语言的表层内容…  相似文献   

2.
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总书记提出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运动”的名论断。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形势下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创新思维是高层次的心智活动,具有进取性、深刻性、广阔性、独特性和科学性等思维品质。本就英语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做一些粗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强弱的反映,是个体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是判断智力层次,确定智力的主要指标。物理思维品质是指在研究和解决物理问题以及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并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直接影响工作效率的个体智力特征。主要包括思维的系统性、深刻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课堂教学中利用提问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切实可行的。下面就物理思维的特点及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作一表述。一、思维深刻性的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映了思维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  相似文献   

4.
思维活动是一种极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有许多特征,如深刻性、独创性、广阔性、灵活性、批判性和敏捷性等。在英语教学中,应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思维特征,培养其良好思维品质,因为这是发展智力的关键步骤,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下面就结合笔者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谈一谈如何优化教学技巧,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培养能力,尤其是培养思维能力已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倾心研究的课题.而“思维品质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不同的思维品质必定表现出不同的思维能力”,“发展和培养思’维品质,这是发展和培养思维能力或智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有计划地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本文仅就圆锥曲线的教学,谈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认识与体会.至深化概念,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因此,思维深刻性集中表现在善于透过现象和外部联系…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下面是我在分数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几点做法。  一、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深广度。为了克服思维的表面性与不求甚解的毛病,我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地暴露,使思维深刻。  如题:“一个发电厂原有煤2500吨,用去35,还剩多少吨?”  分析题意时,先这样想:“用去35”,这“35”是哪个数量的35,这个数量就看作单位“1”;要求还剩多少吨,先求出用去…  相似文献   

7.
数学思维问题是教学教育的核心问题.原苏联斯托利亚尔在《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他在列举数学教育目的时把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放在第一位.当前,国内外数学教学改革的总趋势表明:“发展思维,培养能力”正成为中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思维品质是衡量思维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在教学中,数学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这对提高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在圆锥曲线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思维是一个人智力和能力发展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 ,要发展学生的智能 ,首先必须加强他们思维品质的培养 ,把它作为发展学生智能的突破口。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培养学生思维。一、从课文题目入手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复杂的课文内容作概括、归纳训练 ,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集中体现了思维的概括性的特点。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 ,注意从课文题目入手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如教《丰碑》一课时 ,我先在黑板上写出“丰碑”一词问学生 :“你们知道什么是丰碑吗 ?”学生回答之后 ,我又在“丰碑”前面加上“晶莹的”…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数学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种活动 ,也是数学教学的中心环节 .而习题课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的授课形式 ,对于实施数学问题的解决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试从以下五个方面谈谈如何发挥习题课教学的作用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1 利用错解漏解 ,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就是培养学生深刻地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 ,对于数学问题能够独立思考 ,提出自己的见解 ,不轻信、不盲从的思维品质 .在习题…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思维品质的方法与措施 1.以“源”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源”,就是指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全面地思考问题,努力养成追根究底的习惯,以达到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怎样训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慧,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是中学生物教学肩负的重任之一。思维是智力活动的核心。思维品质,体现了每个学生思维的水平和智力、能力的差异。因此,在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上必须抓住思维品质这个突破口,帮助学生完善思维品质,这无疑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仅就怎样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谈谈自己的体会和做法。1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它表现为在智力…  相似文献   

12.
思维品质是人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智力的强弱。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创造型人才,在物理教学中,我在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逻辑性、批判性、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一、多方思考,训练思维...  相似文献   

13.
分数应用题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席亚仑训练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维品质,是小学教学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怎样落实到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去呢?一、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维过程合乎逻辑规律,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永恒的主题。基于此,从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深刻性三个特征出发提出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思维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它是智慧的源泉,理性的使者,创造的火花,情感的母亲。《小学数学教学心理》第七讲集中阐述了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有关问题,《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也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作了具体的要求:“数学教学除了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外,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下面就结合这一讲的内容以及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在应用题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理清思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指思维的抽象程度。它表现在能逐步摆脱对…  相似文献   

16.
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因此,学生的精力不应该集中在记忆上,而应放在对疑点的思考上。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本身的特点,采取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使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上发现、思考、解决新问题,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用“比较”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思维缺乏深刻性的学生,学习上不肯深钻,满足于一知半解,不能从小事中看出大问题来。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的前提,没有思维的深刻性就无所谓思维的创造性。这里介绍的是教师“发谬”,学生通过比较,鉴别正误的一种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思维品质是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基础。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成,有赖思维品质的培养。一、在“一题多问”中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它表现为在智力活动中能深入思考问题,善于追本溯源,见微知著;善于概括归类,逻辑性强;善于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或假象而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见事物的发展进程。在应用题教学中,运用“一题多问”给学生创设适用知识的新情境,引起新的思考,帮助学生同中辨异,异中寻同,从而把握问题的本质。如“,分数应用题…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学教学,尤其是应用题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严谨性,是十分重要的。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学生的思维深度或智力活动的抽象程度。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往往表面化与绝对化,不能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所以,在教学应用题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对各类题型进行分析或比较,不被一些假象所迷惑,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相似文献   

19.
数学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上具有特殊功能 .本文从解数学题的一般思维过程 ,即“观察——联想——变换”,谈一些认识 .1 充分观察 ,精细审题 ,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提高直觉思维能力观察即审题 ,是解题中首先进行的直觉思维活动 ,其目的是明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重探求数字、式子、图形的特征 ,已知的隐含条件或等价形式 ,问题本身的结构特点 ,应用题的数学语言表述等等 ,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直觉思维能力 ,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例 1 已知函数 f ( x ) =x21 + x2 ,那么f ( 1 ) …  相似文献   

20.
人的创新思维过程是一种思维活动,是开拓人类认识新成果、新领域的一种思维活动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敏锐性和丰富性,以及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和深刻性等方面来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